niusouti.com

某公路IV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 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 2004 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 (A) 14.6 (B) 41.4 (C) 46.8 (D) 98.5

题目
某公路IV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 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 2004 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
(A) 14.6 (B) 41.4
(C) 46.8 (D) 98.5


相似考题
更多“某公路IV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 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 2004 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隧道开挖后不衬砌支护
    B.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答案:B
    解析:
    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2题:

    在岩层中开挖铁路隧道,下列说法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松动而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
    B. 围岩压力是隧道开挖后,因围岩变形而作用于衬砌结构上的压力
    C. 围岩压力是围岩岩体中的地应力
    D. 在Ⅳ级围岩中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支持结构的刚度越大,其上的围岩压力越大

    答案:A,B,D
    解析:
    AB两项正确,围岩压力是指地下洞室开挖后,围岩在应力重分布作用下,产生的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结构上的压力,按作用力发生形态,围岩压力可分为松动压力、变形压力、膨胀压力、冲击压力等;C项错误,狭义上,圈岩压力是指围岩作用在支护结构上的压力,地应力是存在于岩体中来受扰动的自然应力,主要由构造应力场和自重应力场组成,因此围岩压力不是地应力;D项正确,刚度是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越大,柔性支护可使围岩产生一定位移而使形变压力减小。

  • 第3题: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

    A.隧道的埋深
    B.公路等级
    C.围岩级别
    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


  • 第4题:

    隧道开挖是控制施工工期和造价的关键工序,保证开挖质量,为围岩的稳定和支护创造良好条件。(1).下面隧道开挖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

    A.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B.台阶法可用于III-IV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
    C.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II-I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开挖
    D.双侧壁导坑法可用于V级围岩隧道开挖

    答案:A,B,D
    解析:
    P391全断面法可用于I-III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开挖。台阶法可用于III-Ⅳ级围岩两车道及以下跨度的隧道。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可用于Ⅳ-V级围岩或一般土质隧道。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V级围岩。

  • 第5题: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所推荐的深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开挖高度与开挖宽度的比值()。

    • A、<1.7
    • B、>1.7
    • C、<2.0
    • D、>2.0

    正确答案:A

  • 第6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开挖顺序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中核土开挖;(4)拱部衬砌;(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和衬砌;(7)灌筑仰拱;试说明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正确答案: 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拱部衬砌;(4)中核土开挖;(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7)灌筑仰拱。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某公路Ⅳ级围岩中的单线隧道,拟采用矿山法开挖施工。其标准断面衬砌顶距地面距离为13m,隧道开挖宽度为6.4m,衬砌结构高度为6.5m,围岩重度为24kN/m3,计算摩擦角为50°。试问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3370.1—2018)计算,该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最接近下列哪项数值(单位:kPa)?(  )[2012年真题]
    A

    14.8

    B

    41.4

    C

    46.8

    D

    98.5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一册 土建工程)(JTG 3370.1—2018)第6.2.2条及附录D,深埋单洞隧道形变压力相关知识计算:
    ①确定计算断面的深浅埋类型:
    根据第D.0.1条,荷载等效高度为:hq=q/γ。
    式中,q为根据式(6.2.2-1)计算出的深埋隧道垂直均布压力,即q=γh,且h=0.45×2S-1ω。
    代入得到:
    hq=q/γ=γh/γ=h=0.45×2S-1ω式中,S为围岩级别,故S=4;ω为宽度影响系数,计算如下:
    ω=1+i(B-5)=1+0.1×(6.4-5)=1.14因此可得:
    hq=0.45×24-1×1.14=4.104m根据附录D.0.1条规定,矿山法施工条件下,IV级围岩浅、深埋临界高度取:
    Hp=2.5hq=2.5×4.104=10.26<13m故该断面应按深埋隧道计算。
    ②确定深埋隧道垂直均匀分布围岩压力:
    q=γhq=24×4.104=98.50kPa③确定隧道水平围岩压力最小值:水平围岩压力按规范取侧压系数,取K0=0.15~0.30,取小值0.15。则可得:
    e1=K0×q=0.15×98.50=14.78kPa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8题:

    单选题
    关于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作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隧道开挖后不施作衬砌支护

    B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C

    隧道开挖后根据经验及时衬砌支护

    D

    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新奥法施工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利用围岩自承能力,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其中新奥法的要点包括:①围岩体和支护视做统一的承载结构体系,岩体是主要的承载单元;②允许围岩产生局部应力松弛,也允许作为承载环的支护结构有限制的变形;③通过试验、量测决定围岩体和支护结构的承载—变形—时间特性;④按预计的围岩局部应力松弛选择开挖方法和支护结构;⑤在施工中,通过对支护的量测监视修改设计决定支护措施或第二次衬砌。

  • 第9题:

    问答题
    背景材料: 某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该隧道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Ⅳ~Ⅴ级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隧道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水发育,洞壁局部有股水涌出,特别是断层地带岩石破碎,裂隙发育,涌水更为严重。施工中采取了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在该隧道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监控量测,并指导二次衬砌的施作。 (1)根据背景材料,施工单位开展监控量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背景材料,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哪些规定? (3)根据背景材料,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什么条件下才能进行?

    正确答案: (1)监控量测的目的: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信息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作业;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变位、应力量测,修改支护系统设计;分析各项量测信息,确认或修正设计参数。
    (2)超前围岩预注浆堵水应符合的规定:
    1)注浆段的长度应根据地质条件、涌水量、机具设备能力等因素确定,一般宜在30~50m之间。
    2)钻孔及注浆顺序应由外圈向内圈进行,同一圈钻孔应间隔施工。
    3)浆液宜采用水泥浆液或水泥水玻璃浆液。
    (3)二次衬砌的施作应在满足下列要求时进行: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位移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或拱顶下沉速率小于规定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新奥法设计施工的衬砌做法中,()个选项是正确的。
    A

    隧道开挖后立即衬砌支护

    B

    隧道开挖后,让围岩充分回弹后再衬砌支护

    C

    隧道开挖后经监测,经验类比和计算分析适时衬砌支护

    D

    隧道衬砌后,要使隧道围岩中的应力接近于原地应力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Ⅳ类围岩,岩体重度24kN/m3,隧道宽8.0m,高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kPa。
    A

    43.2

    B

    56.2

    C

    62.2

    D

    112.3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 100032016)附录DD.0.1条第1款规定,垂直均布压力可按下式计算确定:

  • 第12题:

    多选题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
    A

    隧道的埋深

    B

    公路等级

    C

    围岩级别

    D

    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E

    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正确答案: C,E
    解析:

  • 第13题:

    对于深埋单线公路隧道,关于该隧道垂直均匀分布的松散围岩压力q值的大小,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隧道埋深越深,q值越大
    B、隧道围岩强度越高,q值越大
    C、隧道开挖宽度越大,q值越大
    D、隧道开挖高度越大,q值越大

    答案:C
    解析: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2004)第6.2.3条第1款规定,由公式可以看出,垂直均布压力与围岩重度、围岩级别、隧道宽度有关,隧道开挖宽度越大,q越大,C项正确。
    【说明】最新规范《公路隧道设计规范》(第二册交通工程与附属设施)(JTGD70/2—2014)已删除上述内容。

  • 第14题:

    某铁路深埋隧道、其围岩为IV类围岩,岩体重度24kN/m3,隧道宽8.0m,高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kPa。

    A. 43. 2 B. 56. 2 C. 62. 2 D. 73. 1


    答案:B
    解析:
    宽度影响系数w:取f=0.1, w=1 +f(B-5)=1+0. 1×(8-5)=1.3;
    围岩垂直均布压力:q=0.45×26-4×y×w=0.45×26-4×24×1.3 =56.16kPa;
    则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56. 16kPa。

  • 第15题:

    (2019年)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的确定,应考虑的因素有( )。

    A.隧道的埋深
    B.公路等级
    C.围岩级别
    D.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
    E.隧道开挖断面的高度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公路小净距隧道施工。分离式独立双洞隧道的最小净距应符合下表。

  • 第16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宽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山区,主要分布有寒武系三游洞组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问题】2、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中核土开挖;(4)拱部衬砌;(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和衬砌;(7)灌筑仰拱。试说明其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答案:
    解析:
    2、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1)上部开挖;(2)拱部锚喷支护;(3)拱部衬砌;(4)中核土开挖;(5)下部开挖;(6)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7)灌筑仰拱。

  • 第17题:

    隧道围岩为Ⅲ-Ⅰ级,垂直围岩压力为主而水平围岩压力较小且为等截面时,宜用()衬砌。

    • A、防护衬砌
    • B、喷锚衬砌
    • C、直墙式衬砌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单选题
    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则视围岩类别、断面尺寸、施工方法、爆破震动影响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围岩级别为V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B

    围岩级别为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C

    围岩级别为IV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D

    围岩级别为III级的两相邻隧道之间的最小净距为隧道开挖断面的宽度的1.5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所推荐的深埋隧道围岩压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开挖高度与开挖宽度的比值()。
    A

    <1.7

    B

    >1.7

    C

    <2.0

    D

    >2.0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某公路隧道宽度为14.25m,高为12m,围岩类别为Ⅲ类,重度为22kN/m3,隧道平均埋深为5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A

    130kPa

    B

    142.5kPa

    C

    152.5kPa

    D

    160kPa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某铁路隧道围岩类别为Ⅳ类,岩体重度为24kN/m3,隧道为深埋隧道,宽度为8.0m,高度为10m,该隧道围岩垂直均布压力为()。
    A

    52.2kPa

    B

    55.2kPa

    C

    56.2kPa

    D

    60.2kPa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铁路隧道围岩分级的主要目的是()。
    A

    评定围岩性质、判断围岩稳定性、选择隧道位置、选择支护和衬砌及指导隧道施工

    B

    评定围岩性质、判断围岩稳定性、决定洞门形式、安排施工进度及指导隧道施工

    C

    围岩分级、选择隧道断面、决定开挖进度、选择支护和衬砌及指导隧道施工

    D

    围岩分级、选择隧道断面、决定衬砌强度、安排施工进度及指导隧道施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某二级公路隧道为单洞双向行驶两车道隧道,全长4279m,最大埋深1049m。隧道净空高度9.14m,净空高度6.98m,净空面积为56.45m2。该隧道位于一盆地边缘的雪宝山区,主要突起寒武系三游洞至三叠系大冶组地层,其围岩主要为弱风化硬质页岩,属Ⅱ类围岩,稳定性较差。根据该隧道的地质条件和开挖断面宽度,承包人拟采用台阶分部法施工。 承包人采用的台阶分部法开挖顺序为:①上部开挖;②拱部锚喷支护;③中核土开挖;④拱部衬砌;⑤下部开挖;⑥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⑦灌筑仰拱。说明其开挖顺序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列出正确开挖顺序。

    正确答案: 开挖顺序不正确。应为:①上部开挖;②拱部锚喷支护;③拱部衬砌;④中核土开挖;⑤下部开挖;⑥边墙锚喷支护及衬砌;⑦灌筑仰拱。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