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更多“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A.低血钙B.酸中毒C.1,25(OH)2维生素 ”相关问题
  • 第1题:

    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酸中毒

    B.低血钙

    C.高血磷

    D.肾素分泌减少

    E.维生素D生成障碍


    正确答案:D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2题:

    下列激素中,具有调节钙磷代谢作用的是

    A.甲状旁腺激素

    B.降钙素

    C.1,25(OH)2D3

    D.维生素D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下列哪项不是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的机制

    A.低血钙

    B.酸中毒

    C.维生素D33活化障碍

    D.肾素分泌增加

    E.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D

  • 第4题:

    营养不良,并发腹泻、呕吐时,均可导致以下的水,电解质紊乱,但除了

    A.低血钾症
    B.低血钙症
    C.低血镁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高渗性脱水

    答案:E
    解析:
    本题为一理解题,主要考核学生对营养不良状态下水、电解质代谢特点及营养不良合并脱水的临床特征的掌握程度。本题错选率不高,约10%,主要为错选D,少数错选A、B或C。营养不良(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时,常伴有多器官功能紊乱,以及水、电解质的代谢紊乱。患儿脂肪被大量消耗,细胞外液容量扩增。由于ATP的合成减少,细胞膜钠泵(Na-K-ATP酶)功能受限,胞内钠潴留,胞内钾、镁降低,而血清钠、钾、镁、钙均降低。即细胞外液处低渗状态是营养不良的重要特征。由于分解代谢增强及尿液酸化功能障碍,容易出现酸中毒。营养不良患儿常易合并胃肠功能紊乱,当有呕吐、腹泻时,容易出现低渗性脱水,血钠、钾、镁、钙等进一步降低,可出现低钙或低镁抽搐。解答本题首先注意这是一道否定题,宜用逐项分析的方法。如上述,低血钾症、低血钙症、低血镁症为营养不良患儿脱水时的常见并发症,故A、B、C可整组排除。而酸中毒可以是任何腹泻均可发生的紊乱,营养不良也不会例外,故D也可除外。如此便只剩下E为可选项。这时应判断E是否合题意,从营养不良儿体液是低渗的特征出发,其腹泻时更不可能产生高渗性脱水。可见从正、反的选择均E莫属。本题涉及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内容,故错选率不高,答错者主要为对营养不良患儿的水、电解质的代谢特点未能掌握。尤其错选D最多,原因是电解质紊乱的基本概念也未掌握,也可能未注意是否定题。

  • 第5题:

    关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低血钙
    B:酸中毒
    C:1,25(OH)2-D3生成障碍
    D:肾素分泌减少
    E:高血磷

    答案:D
    解析:

  • 第6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血钙
    B.酸中毒
    C.1,25(OH)维生素D合成障碍
    D.肾素分泌减少
    E.高血磷

    答案:D
    解析: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7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 A、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
    • B、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 C、内源性毒性物质使溶骨活性增加
    • D、1,25-(OH)2D3合成减少
    • E、酸中毒使骨质脱钙

    正确答案:A

  • 第8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 A、高血磷
    • B、低血钙
    • C、酸中毒
    • D、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
    • E、1,25-(OH)2D3合成减少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

    酸中毒

    B

    低血钙

    C

    高血磷

    D

    肾素分泌减少

    E

    维生素D活化障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
    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
    ③酸中毒。

  • 第10题:

    单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

    高血磷

    B

    低血钙

    C

    酸中毒

    D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

    E

    1,25-(OH)2D3合成减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

    继发性甲状旁腺素分泌减少

    B

    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C

    内源性毒性物质使溶骨活性增加

    D

    1,25-(OH)2D3合成减少

    E

    酸中毒使骨质脱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有()
    A

    肾排磷减少,血磷增高,血钙增高

    B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

    1,25(OH)2D3生成减少,肠钙吸收减少

    D

    1,25(OH)2D3生成减少,骨钙化障碍

    E

    酸中毒,骨盐溶解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以下关于1,25(OH)2D3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负反馈抑制25(OH)D3-1α-羟化酶的活性

    B.促进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

    C.抑制溶骨

    D.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E.促进溶骨


    正确答案:C
    1,25(OH)2D3一方面促进溶骨,另一方面促进骨钙沉积。

  • 第14题:

    下述哪项因素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无关

    A.高磷血症和低钙血症

    B.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C.1,25-羟维生素D3生成减少

    D.酸中毒使骨质脱钙

    E.降钙素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血钙

    B.酸中毒

    C.1,25(OH)2维生素D3合成障碍

    D.肾素分泌减少

    E.高血磷


    正确答案:D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16题:

    尿毒症肾性骨营养不良症的原因,下列哪项不正确:

    A. 高磷低钙血症
    B. 缺乏活性维生素D3
    C. 继发性甲旁亢
    D. 血β2微球蛋白升高
    E. 铝中毒及铁负荷过重

    答案:D
    解析:

  • 第17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血钙
    B:酸中毒
    C:1,25(OH)2维生素D3合成障碍
    D:肾素分泌减少
    E:高血磷

    答案:D
    解析: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18题:

    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A:低血钙
    B:酸中毒
    C:1,25(OH)2维生素D3生成障碍
    D:肾素分泌减少
    E:高血磷

    答案:D
    解析: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19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CRF,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亦称肾性骨病。其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有()

    • A、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 B、PTH分泌增多
    • C、1,25-(OH)2VD3形成增多
    • D、酸中毒
    • E、PTH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A,B,D

  • 第20题:

    单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病的机制,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低血钙

    B

    酸中毒

    C

    1,25-(OH)2维生素D3合成障碍

    D

    肾素分泌减少

    E

    高血磷


    正确答案: C
    解析:
    慢性肾衰竭时,可出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包括:①低血钙、高血磷及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活化障碍;③酸中毒。

  • 第21题:

    多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是CRF,尤其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亦称肾性骨病。其发病机制相关因素有
    A

    高磷血症、低钙血症

    B

    PTH分泌增多

    C

    1,25-(OH)2VD3形成增多

    D

    酸中毒

    E

    PTH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病变机制主要是由于有功能的肾单位减少,导致()
    A

    血钠离子减少

    B

    血钾离子减少

    C

    血糖下降

    D

    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受阻,造成钙磷代谢紊乱

    E

    高血钠


    正确答案: B
    解析: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有功能的肾单位减少,活性最强的维生素D代谢产物生成受阻,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即低钙血症和高磷血症,继而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第23题:

    单选题
    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

    高血磷

    B

    低血钙

    C

    酸中毒

    D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

    E

    1,25-(OH2)D3D3合成减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