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开炼机塑炼时辊温设定为110度”相关问题
  • 第1题:

    影响开炼机混炼效果的因素主要有胶料的包辊性、装胶容量、辊温、辊距、()、加料顺序、加料方式及混炼时间等。


    正确答案:辊筒的速比

  • 第2题:

    氯丁橡胶在开炼机上混炼时,其前辊温度应()。

    • A、高于后辊5~10℃;
    • B、等于后辊温;
    • C、低于后辊5~10℃;
    • D、高低不限。

    正确答案:C

  • 第3题:

    影响开炼机塑炼的因素包括操作工的熟练程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4题:

    生胶开炼机塑炼时,其分子断裂是以机械断裂为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下面哪种不属于开炼机得操作方法()

    • A、一段工艺法
    • B、薄通塑炼法
    • C、包辊塑炼
    • D、化学塑解剂法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密炼机塑炼效果好于开炼机塑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塑炼效果较好方法为()。

    • A、开炼机混炼
    • B、密炼机混炼
    • C、挤出机混炼
    • D、其它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影响开炼机塑炼的主要因素有:()、()、()和()、塑炼时间、塑胶容量、切割次数和方式及胶料放置的时间等。


    正确答案:辊温;辊距;转速;速比

  • 第9题:

    影响开炼机塑炼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辊温、辊距、时间、速比、辊速、容量、塑解剂和操作熟练程度。

  • 第10题:

    开炼机的辊速是指辊筒工作时的()。


    正确答案:线速度

  • 第11题:

    问答题
    在操作开炼机时,两辊的辊温应怎样控制?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慢辊温度比快辊高出5-10℃;
    原因:因为慢辊为操作辊,为了操作安全其速度比快辊慢,同时为了操作方便需要使物料包在慢辊上,因此只有是慢辊温高出5-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开炼机什么装置承受混炼时的全部力?()
    A

    机架

    B

    辊筒轴承

    C

    辊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开炼机塑炼天然胶时,温度要高一些,辊距要大一些,这样塑炼速度可以加快,效果更好。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影响开炼机塑炼的工艺条件不正确的描述是()

    • A、辊温和塑炼时间
    • B、辊距和速比
    • C、装胶胶量和化学塑解剂
    • D、氧化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密炼机塑炼效果差于开炼机塑炼。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包辊是开炼机混炼的前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开炼机的速比指两辊筒()之比。


    正确答案:线速度

  • 第18题:

    密炼机塑炼效果()开炼机塑炼

    • A、差于
    • B、高于
    • C、相同与
    • D、不好比较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开炼机混炼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依次顺序是()

    • A、包辊、吃粉、翻炼
    • B、吃粉、包辊、翻炼
    • C、翻炼、吃粉、包辊
    • D、包辊、翻炼、吃粉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开炼机塑炼橡胶,辊筒温度越低塑性增加越快。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生胶开炼机塑炼时,其分子断裂是以()为主

    • A、化学氧化断裂
    • B、原子断裂
    • C、机械断裂
    • D、分子流失断裂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开炼机的辊温调节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开式辊温调节装置,另一种是()。


    正确答案:闭式辊温调节装置

  • 第23题:

    问答题
    开炼机塑炼应控制的工艺条件有哪些?他们对塑炼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①辊温/辊距/塑炼时间/辊速和速比/装胶容量
    ②影响:辊温:当T低的时候,橡胶弹性大,所受机械力作用大,塑炼效率高,在100℃以下,可塑性与辊温的关系为因此用开炼机塑炼是应以45~55℃为宜。采取塑解剂时辊温可升到70~75℃辊距:在辊速比一定时由此式表明,随辊距的减小,塑炼效率明显提高。因此宜采用较小的辊距塑炼时间:在塑炼周期最初的10-15min内,胶的可塑性增加较快。超过20min后,可塑性增加很小,逐渐平稳。一般塑炼时间不宜超过20min。当需要取得较大的可塑性时,可采取分段塑炼的方法,即将整个塑炼过程在时间上分为几个阶段,每段≤20min。每段塑炼后停放4-8h,使胶料冷却后再继续进行,直到达到所需的可塑性,当采用塑解剂塑炼时,塑炼胶的可塑性岁时间的延长而直线增加。辊速和速比:当速比越大的时候,辊筒间的速度梯度也就越大,剪切力越大,塑炼效率越高。但速比过大,会使胶温上升快且电机负荷大。因此速比多控制在1∶1.15~1.27之间,塑炼用的开炼机,其速比一般都比较大些。装胶容量:V=KDL(K系数0.0065~0.0085D直径L辊筒直径)当V过大时,存在辊筒上的堆积胶过多,胶料不能进入辊缝进行塑炼,塑炼效果差总之,若塑炼控制“低温,小辊距,不超20min,控制投料量”,则塑炼效率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设Φ为胶料与辊筒间的摩擦角,α为接触角,则开炼机在炼胶(塑)时操作的必要条件为()。
    A

    α=Φ

    B

    α<Φ

    C

    α>Φ

    D

    α≥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