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分析棒线材车间“轧件未咬入而堆钢”故障产生原因,应采取的处理措施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生产实际中,活套存贮轧件量的作用是()

    • A、防止机架间堆钢
    • B、恒温轧制
    • C、防止机架间产生张力影响轧件尺寸精度
    • D、提高轧制速度

    正确答案:A,C

  • 第2题:

    分析热连轧生产中“轧件跑偏甩尾”故障产生原因,应如何处理什么?


    正确答案: 轧件尾部出轧机后,不能正常运行,而出现摆甩抖跳现象。
    此故障产生原因:1.轧制中操作调整及其控制不当;2.沿轧件宽度方向轧件温度不均;3.轧件两侧延伸不一致;4.抛钢过程中,轧件失张。
    处理措施:1.认真调整好轧辊水平度,做好压下调零;2.轧制过程中,需要调整轧辊水平度时,应从前段机架顺序往后段逐架调整;3.根据轧制稳定状态情况,合理、适当修正轧机负荷分配,减少不均匀变
    形;4.抛钢时,速度配合得当协调,即轧件尾部将离开上架轧机瞬间,将轧机速度适当降低些,活套高度降低些;5.确保侧导板对中情况良好;6.根据钢种及其产品规格选好穿带速度、最高轧制速度、一、二加速度值及抛钢速度,防止轧件尾部速度过大;7.带坯切尾切净;8.严格执行各钢种的工艺制度,保证良好的工艺条件。

  • 第3题:

    棒线材生产线活套的作用主要是()

    • A、连接两架轧件
    • B、诱导轧件
    • C、保证机架间轧件无张力轧制

    正确答案:C

  • 第4题:

    轧件头部堆钢原因有以下哪些()。

    • A、上架轧件尺寸过大以致轧件进入下架进口导卫时挤在入口插板内造成堆钢
    • B、钢头部劈头
    • C、扭转角度改变
    • D、轧件弯头顶下架进口导卫轮边
    • E、R因子变化

    正确答案:A,B,C,D

  • 第5题:

    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是什么?促进咬入有哪些措施?


    正确答案: 咬入条件是:咬入角α小于或等于摩擦角β,即α≤β。
    措施有:1)增大轧辊直径。
    2)减小咬入角。
    3)增大摩擦角(或摩擦系数)。

  • 第6题:

    轧辊咬入轧件的条件是咬入角()摩擦角。


    正确答案:小于或等于

  • 第7题:

    当咬入角的正切值()轧辊与轧件的摩擦系数时轧件才能被咬入。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正确答案:B

  • 第8题:

    轧辊与轧件的摩差系数()咬入角的正切值时,轧件才能被咬入。

    • A、大于
    • B、小于
    • C、等于

    正确答案:A

  • 第9题:

    改善咬入的措施有()。

    • A、清除炉尘和氧化铁皮
    • B、轧件温度过高时,可将轧件放置一段时间再咬入
    • C、使用合理的断面坯料
    • D、用外力强迫咬入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阳极出现钢爪发红的原因有哪些?当出现阳极钢爪发红时,应采取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阳极发红的原因主要有电解质偏高造成的涮爪、化爪;偏流;阳极下滑;保温料添加过后;阳极下有结壳块或炭块等。
    处理方法:
    1、如果是电解质水平偏高,那么就要提极检查阳极是否涮爪或化爪,一旦是要进行临时换极;
    2、如果是偏流,则要通过调极的办法来改善阳极电流分布;
    3、如果是阳极下滑,需要用天车将阳极提升到位;
    4、如果是保温料添加过厚,可以人工用耙子将极上的氧化铝粉料扒出来增加散热;
    5、如果是阳极下有东西,则要提极将阳极底掌下的炭块或结壳块勾出来即可。

  • 第11题:

    分析棒线材生产中的跳闸和卡钢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正确答案: 跳闸是由于轧制负荷过重,主电机电流超过危险值而引起的,这时,过电流继电器将电源切断,迫使电机和轧辊停止转动。轧辊停转后,正在轧制的轧件被卡在轧辊中而造成卡钢。发生跳闸后,若没有同时发生卡钢事故,可重新启动电机,继续轧制。若同时发生卡钢事故,则应立即关闭冷却轧辊的水源,并放松压下螺杆和抬起出口处轧件,再将轧辊反向转动使轧件退出孔型。抬起出口处轧件的目的是防止轧辊反转时轧件把出口卫板带入轧辊而损伤孔型。当轧件退不出时,可用气割将出口部分轧件在孔型处切断,但不可损坏孔型。若只有轧件尾部卡在轧辊中且钢温较高时,可继续转动轧辊,使轧件轧出。

  • 第12题:

    填空题
    应采取防范措施而未采取,致使人为破坏造成的设备故障,定()单位责任。

    正确答案: 相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如相邻两架轧机之间存在堆钢关系,则当轧件咬入第二架时,第一架的电流值变化趋势是()

    • A、减小
    • B、增大
    • C、不变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轧件咬入条件是咬入角小于摩擦角。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棒线材产品产生折叠的原因是()。

    • A、上道次孔型内倒钢
    • B、料大过充满出耳子
    • C、辊缝太小

    正确答案:A,B

  • 第16题:

    咬入角和()是影响轧件咬入的两个因素。


    正确答案:摩擦系数

  • 第17题:

    轧件咬入条件分开始咬入阶段和()阶段。


    正确答案:已经咬入

  • 第18题:

    分析影响轧件咬入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咬入角和摩擦系数是影响轧件咬入的两大因素,凡是决定咬入角及摩擦系数大小的因素均对轧件咬入有影响。

  • 第19题:

    分析棒线材车间“轧件未咬入而堆钢”故障产生原因,应采取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故障产生原因:1.钢坯质量问题,头部“开花”并将该架导卫顶出或是在进口导卫卡结;2.钢温过低,或是轧件尺寸过大在进口导卫卡住;3.进口导卫安装不良,导卫量小,导轮烧坏导致轧件卡住;4.轧槽或导卫中有异物卡住轧件;5.换新槽后未打磨。
    处理措施:检查钢坯质量,质量不合格的钢坯不能装炉;1.提温待轧;2.重新对导卫进行调整安装;3.清理异物;4.打磨轧槽,调整轧制速度使张力有所增加。

  • 第20题:

    当咬入角()允许的最大咬入角时,轧件不能咬入。

    • A、小于
    • B、等于
    • C、大于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横列式线材轧机轧件温度是逐渐降低的,而连续或与半连续式线线材轧机的中、精轧机上的轧件温度略有回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管理控制工作的一般程序是()

    • A、建立控制标准---分析差异产生原因---采取矫正措施
    • B、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建立控制标准
    • C、建立控制标准---采取矫正措施---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 D、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采取矫正措施---建立控制标准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应采取防范措施而未采取,致使人为破坏造成的设备故障,定()单位责任。


    正确答案: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