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试分析卷材起鼓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分析水泵发生振动并有噪声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发生振动的原因:水泵与电动机转子中心不正或联轴器结合不良,
    水泵转子不平衡;叶轮局部堵塞;泵轴弯曲或转动部分卡住,轴承损坏;入口管和出口管固定装置松动;安装不合理,发生汽蚀;地脚螺丝松动或基础不牢。
    处理方法:调整中心及叶轮;清洗叶轮;更换轴、轴承,消除卡死部位;拧紧固定装置;停用水泵,采取措施减小安装高度;拧紧地脚螺丝,加固修理基础。

  • 第2题:

    试分析运行中填料发热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填料发热的原因为:填料压得过紧或四周紧度不均匀;轴和填料环及压盖的径向间隙太小;密封水中断或不足。
    处理方法:放松填料压盖,调整四周间隙;调整径向间隙;检查密封水管,提高密封水压水量。

  • 第3题:

    试分析氧纯度下降的原因,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仪表分析信号不准确,重新校对信号装置;
    (2)氧取量过大,降低氧取出量;
    (3)下塔液空纯度过低,调整下塔工况,提升液空纯度;
    (4)主冷泄露,更换或修补主冷:
    (5)精馏塔或倾斜或产生壁流效应导致塔板效率下降,重新安装分馏塔;
    (6)填料被冰,干冰,分子筛粉末等杂质堵塞,停车复热吹扫;
    (7)膨胀空气量过大或过热度过高,降低膨胀量及机后温度;
    (8)精馏工况异常,产生液漏或液泛,调整工况;
    (9)回流比过大,液氧面过高,调整回流比。

  • 第4题:

    试分析水泵不上水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水泵不上水的原因有:
    (1)泵内有空气
    (2)盘根漏气或入口端盖不严
    (3)进水门没开
    (4)门芯脱落或泵内有杂物
    (5)水泵倒转
    (6)水箱无水或水位太低。
    其处理方法是:
    (1)进水排气,拧开放气螺丝放气
    (2)更换盘根以消除漏气或紧固端盖
    (3)开进水门
    (4)联系检修处理或消除杂物
    (5)联系电气倒换接线
    (6)提高水箱水位。

  • 第5题:

    某民宅内墙抹灰时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可过了一段时间,墙面一些部位却出现起鼓凸出并伴有放射状的及网状的裂纹,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墙面一些部位出现起鼓凸出并伴有放射状的及网状的裂纹,是由于配制水泥石灰混合砂浆采用的石灰膏中有过火石灰,这部分过火石灰在消解、陈伏阶段未完全熟化,以至于在砂浆硬化后,过火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产生体积膨胀而导致的。

  • 第6题:

    试指出影响材料导电性的内外因素和影响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①内在因素:原子结构、晶体结构和晶格的完整性
    原子结构决定了其核外电子的组态,从而决定了电子的价态分布,以及能够参与导电的自由电子数目;晶体结构能够影响能带结构和晶格作用场的状况;晶格中存在缺陷时,材料导电能力下降。
    ②外在因素:温度场、电场、磁场
    温度能够增大自由电子的能量,但同时也会使得原子中自由电子的运动状态变得更加无序,总体上来讲,金属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场能够使电子发生定向漂移,磁场能够改变电子的自旋状态,从而改变其分布。

  • 第7题:

    试分析板状陶瓷制品出现黑心缺陷的原因?并指出克服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有砖面积大,砖坯厚,内层自由水和结构水分不易排出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不易排出,同时由于大多数砖是快速低温烧成,烧成周期很短。克服方法有:减少高可塑性粘土的含量,减少砖的厚度,适量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烧成时间,降低坯体入窑水份。

  • 第8题:

    问答题
    试分析板状陶瓷制品出现黑心缺陷的原因?并指出克服方法?

    正确答案: 原因有砖面积大,砖坯厚,内层自由水和结构水分不易排出及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气体不易排出,同时由于大多数砖是快速低温烧成,烧成周期很短。克服方法有:减少高可塑性粘土的含量,减少砖的厚度,适量提高烧成温度和延长烧成时间,降低坯体入窑水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分析卷材防水屋面渗漏水原因及可采取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卷材屋面渗漏水的原因有以下六点:
    ①卷材混杂堆放,错误采用而造成质量事故。
    ②选择胶粘剂与卷材材性不相容,导致粘结不平、裂口,甚至发生化学腐蚀破坏防水层,造成渗漏水现象。
    ③基层处理剂的选择与卷材材性不相容,引起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固。
    ④基层未待完全干燥就喷涂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引起卷材起鼓、开裂、破损,是造成屋面漏水的主要原因。
    ⑤卷材铺贴顺序、方向及卷材之间搭接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搭接缝开裂,形成渗漏水。
    ⑥卷材铺贴方法选择不当或具体操作不符合要求,造成卷材与基层间、卷材之间留有空气或粘结不牢,卷材搭接缝开裂。
    (2)相应措施如下:
    ①卷材应根据规格品种、标号和等级不同分别堆放,注意保存。
    ②选择与卷材标准相容的胶粘剂,基层处理剂。
    ③检查基层干燥程度,待基层完全干燥后,再喷涂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
    ④先做好节点处或屋面排水集中处的处理,再由屋面最低标高处铺贴卷材,根据屋面坡度.选择正确销赃方向。
    ⑤针对卷材品种、规格、等级,选择相应铺贴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屋面卷材起鼓。引起屋面卷材起原因有:()。
    A

    卷材与基层之间,或卷材各层间局部粘结不密实处存有水分

    B

    卷材与基层间,或卷材各层间粘结不牢,当粘结力小于水蒸气压力时,会使粘结处脱开形成鼓包。

    C

    屋面板产生横向变形

    D

    墙体产生变形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办公大楼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平面呈不规则四边形,主楼29层,裙楼4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81650m2。该工程5月份完成主体施工,屋面防水施工安排在8月份。屋面防水层由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和一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构成。 裙楼地下室回填土施工时已将裙楼外脚手架拆除,在裙楼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因工期紧没有设安全防护栏杆。工人王某在铺贴卷材后退时不慎从屋面掉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裙楼屋面防水施工完成后,聚氨酯底胶配制时用的二甲苯稀释剂剩余不多,工人张某随手将剩余的二甲苯从屋面向外倒在了回填土上。 主楼屋面防水工程检查验收时发现少量卷材起鼓,鼓泡有大有小,直径大的达到90mm,鼓泡割破后发现有冷凝水珠。经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后发现:没有基层含水率试验和防水卷材粘贴试验记录;屋面防水工程技术交底要求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宽度为50mm,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5mm。 试分析卷材起鼓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卷材起鼓的原因是在卷材防水层中黏结不实的部位,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阳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处理方法:
    (1)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成;
    (2)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分,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然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粘~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3)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做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分析氧纯度下降的原因,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仪表分析信号不准确,重新校对信号装置;
    (2)氧取量过大,降低氧取出量;
    (3)下塔液空纯度过低,调整下塔工况,提升液空纯度;
    (4)主冷泄露,更换或修补主冷:
    (5)精馏塔或倾斜或产生壁流效应导致塔板效率下降,重新安装分馏塔;
    (6)填料被冰,干冰,分子筛粉末等杂质堵塞,停车复热吹扫;
    (7)膨胀空气量过大或过热度过高,降低膨胀量及机后温度;
    (8)精馏工况异常,产生液漏或液泛,调整工况;
    (9)回流比过大,液氧面过高,调整回流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分析油隔离泵动力端有异常响声的现象、原因及处理方法。
    有异常响声的现象为:孔板处溅油,有撞击声;泵体振动大;冲次明显下降,下油孔无油滴出。
    原因为:润滑油不足,油质太脏;十字头销松动或间隙过大;曲柄轴承压螺圈板松动;活塞杆顶销螺圈松动。
    处理方法为:更换新油阀加足油量;调整间隙拧紧螺圈;拆开动力端箱上盖进行检查。

  • 第14题:

    试分析柱塞泵跳闸的原因、现象及处理方法。
    柱塞泵跳闸原因为:
    (1)电气故障或电源中断;
    (2)机械部分损坏造成卡死;
    (3)操作不当;
    (4)继电器误动作。
    现象为:
    (1)电流回零、红灯熄灭、绿灯亮、事故警报响;(2)泵停止运行,出口压力表指示降低。
    处理方法为:
    (1)立即拉回开关;
    (2)启动备用泵运行;
    (3)停泵后将阀门关闭,防止漏灰造成堵塞;
    (4)报告上级,通知检查跳闸原因,并做好记录;
    (5)电源短时不能恢复,无备用泵时,通知灰浆泵停止进浆;
    (6)故障消除后,按正常启动恢复运行,开下浆门后的冲洗门,打清水20min后输送灰浆。

  • 第15题:

    屋面卷材起鼓,鼓包直径大于300mm,那么,一般采用()法处理。

    • A、排气灌油
    • B、切西瓜
    • C、割补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试分析马铃薯中毒的原因,并就此提出控制马铃薯中毒的方法。


    正确答案: 马铃薯的毒性成分为龙葵素,其含量会随储藏条件和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当储藏马铃薯不当,导致马铃薯发芽或变为黑绿色时,其中的龙葵素含量会大大增加.在新鲜组织中龙葵素的含量一般为20—100mg/kg,在储藏过程中逐渐增加,若将马铃薯暴露于阳光下5天,其表皮中的龙葵素含量可达到500—700mg/kg,马铃薯发芽后,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龙葵素含量更可高达3000—5000mg/kg。人一次食入龙葵素200—400mg即可引起中毒。烹调时如未能除去或破坏龙葵素,食后即可能发生中毒,尤其以春末夏初季节最为常见。
    控制:
    (1)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储藏马铃薯以防止发芽。
    (2)不吃发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成黑绿色的马铃薯。
    (3)发芽较少的可彻底挖除芽、芽眼和芽周部分,去皮后浸水30—60min,然后烧熟煮透,烹调时还可以加些醋以破坏龙葵素。

  • 第17题:

    屋面卷材起鼓后的处理措施,根据鼓包大小分别采用下列方法:()。

    • A、80mm以下鼓包,可采用抽气灌油方法消除
    • B、100mm左右鼓包,可采用十字开刀法
    • C、400~500mm左右鼓包或较大鼓包,则要采用大开刀去皮方法
    • D、当整个屋面起鼓,空腹面积较大时,则需将卷材层全部铲除翻新,重做防水层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试分析篦冷机空气室漏料严重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可能原因:篦板损坏,篦板之间间隙过大,篦板与盲目板间隙过大;盲板脱落;篦板梁断。
    处理方法:利用检修机会对篦板、盲板间隙进行调整,对损坏的篦板进行更换;将盲目板复位,重新固定,检修时对盲板螺栓及浇注料重点检查;将篦板梁复位,进行堆焊,检修时给予更换。

  • 第19题:

    试分析卷材防水屋面渗漏水原因及可采取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卷材屋面渗漏水的原因有以下六点:
    ①卷材混杂堆放,错误采用而造成质量事故。
    ②选择胶粘剂与卷材材性不相容,导致粘结不平、裂口,甚至发生化学腐蚀破坏防水层,造成渗漏水现象。
    ③基层处理剂的选择与卷材材性不相容,引起卷材与基层粘结不牢固。
    ④基层未待完全干燥就喷涂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引起卷材起鼓、开裂、破损,是造成屋面漏水的主要原因。
    ⑤卷材铺贴顺序、方向及卷材之间搭接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搭接缝开裂,形成渗漏水。
    ⑥卷材铺贴方法选择不当或具体操作不符合要求,造成卷材与基层间、卷材之间留有空气或粘结不牢,卷材搭接缝开裂。
    (2)相应措施如下:
    ①卷材应根据规格品种、标号和等级不同分别堆放,注意保存。
    ②选择与卷材标准相容的胶粘剂,基层处理剂。
    ③检查基层干燥程度,待基层完全干燥后,再喷涂基层处理剂铺贴卷材。
    ④先做好节点处或屋面排水集中处的处理,再由屋面最低标高处铺贴卷材,根据屋面坡度.选择正确销赃方向。
    ⑤针对卷材品种、规格、等级,选择相应铺贴方法。

  • 第20题:

    问答题
    渗碳件热处理常出现以下缺陷,试分析其原因并指出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淬火后硬度偏低:
    (2)渗层深度不够:
    (3)渗层出现大块状网状碳化物。
    1.淬火后硬度低;主要是渗层表面碳浓度较低或表面脱碳;另一方面,是由于渗碳后热处理工艺不合理,表面有托氏体或残余奥氏体量更多。渗碳时控制好温度、炉压、滴量,防止炉子漏气和风扇停转;正确地选择淬火温度、淬火方法;还可在渗碳后进行一次深冷处理,减少残余奥氏体含量,以提高渗层硬度。表面已有托氏体存在的工件可重新加热淬火。
    2.渗层出现大块或网状碳化物主要原因是渗碳时表面碳浓度过高而引起的;降低渗剂活性,严格控制碳势,就能有效控制表面碳浓度,防止出现大块或网状碳化物。消除粗大块状或网状碳化物的方法是:适当提高渗碳后的淬火温度;采用两次淬火或正火+淬火;也可考虑一次正火或淬火后,增加一次高温回火,;渗碳后快冷也可减少形成网状碳化物的可能性。
    3.渗碳层深度不均匀;主要是由于炉温不均匀;炉内气氛循环不良;零件表面吧清洁,有锈点、油污;零件表面积碳等原因造成的。装炉前严格清洗零件表面;合理装炉,尽量使工件之间间隙均匀;定期清理炉内积碳等措施可以避免此类缺陷的出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某民宅内墙抹灰时采用水泥石灰混合砂浆,可过了一段时间,墙面一些部位却出现起鼓凸出并伴有放射状的及网状的裂纹,试分析其原因。

    正确答案: 墙面一些部位出现起鼓凸出并伴有放射状的及网状的裂纹,是由于配制水泥石灰混合砂浆采用的石灰膏中有过火石灰,这部分过火石灰在消解、陈伏阶段未完全熟化,以至于在砂浆硬化后,过火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继续熟化,产生体积膨胀而导致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某办公大楼由主楼和裙楼两部分组成,平面呈不规则四方形,主楼29层,裙楼4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81650m2。该工程5月份完成主体施工,屋面防水施工安排在8月份。屋面防水层由一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和一层自粘SBS高分子防水卷材构成。裙楼地下室回填土施工时已将裙楼外脚手架拆除,在裙楼屋面防水层施工时,因工期紧没有设安全防护栏杆。工人王某在铺贴卷材后退时不慎从屋面掉下,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裙楼屋面防水施工完成后,聚氨酯底胶配制时用的二甲苯稀释剂剩余不多,工人张某随手将剩余的二甲苯从屋面向外倒在了回填土上。主楼屋面防水工程检查验收时发现少量卷材起鼓,鼓泡有大有小,直径大的达到90mm,鼓泡割破后发现有冷凝水珠。经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后发现:没有基层含水率试验和防水卷材粘贴试验记录;屋面防水工程技术交底要求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50mm,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5mm。 【问题】 1.从安全防护措施角度指出发生这一起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 2.项目经理部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3.试分析卷材起鼓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4.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和接缝口密封材料封严宽度应满足什么要求? 5.将剩余的二甲苯倒在工地上的危害之处是什么?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发生该起伤亡事故的直接原因:未做好好临边防护。
    2.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应及时上报,保护现场,做好抢救工作,积极配合调查,认真落实纠正和预防措施,并认真吸取教训。
    3.卷材起鼓的原因是在卷材防水层中黏结不实的部位,有水分和气体,当其受到太阳照射或人工热源影响后,体积膨胀,造成鼓泡。
    处理方法如下。
    (1)直径100mm以下的中、小鼓泡可用抽气灌胶法治理,并压上几块砖,几天后再将砖移去即可。
    (2)直径100~300mm的鼓泡可先铲除鼓泡处的保护层,再用刀将鼓泡按斜十字形割开,放出鼓泡内气体,擦干水汽,清除旧胶结料,用喷灯把卷材内部吹干;然后,按顺序把旧卷材分片重新粘贴好,再新粘一块方形卷材(其边长比开刀范围大100mm),压入卷材下;最后,粘贴覆盖好卷材,四边搭接好,并重做保护层。上述分片铺贴顺序是按屋面流水方向先下,再左右,后上。
    (3)直径更大的鼓泡用割补法治理。先用刀把鼓泡卷材割除,按上一做法进行基层清理,再用喷灯烘烤旧卷材槎口,并分层剥开,除去旧胶结料后,依次粘贴好旧卷材,上铺一层新卷材(四周与旧卷材搭接不小于100mm);然后,贴上旧卷材,再依次粘贴旧卷材,上面覆盖第二层新卷材;最后,粘贴卷材,周边压实刮平,重做保护层。
    4.屋面防水工程技术交底要求自粘SBS卷材搭接宽度为60mm,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小于10mm。
    5.将剩余的二甲苯倒在工地上的危害之处是二甲苯具有毒性,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易挥发,燃点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退回仓库保管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屋面卷材起鼓后的处理措施,根据鼓包大小分别采用下列方法:()。
    A

    80mm以下鼓包,可采用抽气灌油方法消除

    B

    100mm左右鼓包,可采用十字开刀法

    C

    400~500mm左右鼓包或较大鼓包,则要采用大开刀去皮方法

    D

    当整个屋面起鼓,空腹面积较大时,则需将卷材层全部铲除翻新,重做防水层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