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震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 A、声源控制 B、接收者防护 C、人为噪声控制 D、传播途径控制

题目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震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

A、声源控制
B、接收者防护
C、人为噪声控制
D、传播途径控制

相似考题
更多“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震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 ”相关问题
  • 第1题:

    ( )是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

    A.消声
    B.隔声
    C.减振降噪
    D.吸声

    答案:C
    解析:
    2020教材P251 / 2019教材P248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

  • 第2题:

    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属于传播途径的控制中的()。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减振降噪

    答案:D
    解析:
    2020教材P250 / 2019教材P248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 第3题:

    管道与井室宜采用刚性连接,连接方式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承插管件连接或中介层做法。


    答案:错
    解析:
    管道与井室宜采用柔性连接,连接方式符合没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可采用承插管件连接或中介层做法;

  • 第4题:

    ( )是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

    A、消声
    B、隔声
    C、减振降噪
    D、吸声

    答案:C
    解析:
    2018版教材P250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

  • 第5题:

    防止和减少振动响应是振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下列哪项论述是错误的?

    A.改变设施的结构和总体尺寸或采用局部加强法
    B.改变机器的转速或改变机型
    C.将振动源安装在刚性的基础上
    D.黏贴弹性高阻尼结构材料

    答案:C
    解析:
    提示 对机械振动的根本治理方法是改变机械机构,降低甚至消除振动的发生,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做到这点,故一般采用隔振和减振措施。
    隔振就是将振动源与基础或其他物体的刚性连接改成弹性连接,隔绝或减弱振动能量的传递,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隔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对振动源采取隔振措施,防止它对周围设备和建筑物造成影响。这种隔振叫积极隔振或主动隔振。另一类是对怕振动干扰的精密仪器采取隔振措施,这种隔振叫消极隔振或被动隔振。

  • 第6题:

    对于工业噪声的控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隔声降噪
    • B、消声降噪
    • C、减震降噪
    • D、以上三种均可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一般项中,“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属于()评价点之一。

    • A、建筑垃圾处置
    • B、污水排放
    • C、光污染
    • D、噪声控制

    正确答案:D

  • 第8题:

    根据《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防护架的连墙件与竖向桁架宜采用()的方式连接。

    • A、刚性连接
    • B、半刚性连接
    • C、固定连接
    • D、水平铰接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噪声控制技术应该考虑的方面不包括()。

    • A、声源
    • B、减震降噪
    • C、传播途径
    • D、接收者防护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对于直升机噪音应该如何预防与解决()

    • A、利用技术手段降噪
    • B、进行航线调整
    • C、明确的噪声控制标准
    • D、以上三个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振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
    A

    声源控制

    B

    传播途径控制

    C

    接收者防护

    D

    人为噪声控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噪声控制技术应该考虑的方面不包括()。
    A

    声源

    B

    减震降噪

    C

    传播途径

    D

    接收者防护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震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2014
    A.声源控制
    B.接收者防护
    C.人为噪声控制
    D.传播途径控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噪声的传播途径的控制。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 第14题: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震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2014)

    A.声源控制
    B.接收者防控
    C.人为噪声控制
    D.传播途径控制

    答案:D
    解析:
    噪声控制技术可从声源、传播途径、接收者防护等方面来考虑。
    传播途径的控制:
    1 ) 吸声:2 ) 隔声3 ) 消声:
    4 ) 减振降噪: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如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

  • 第15题:

    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属于传播途径的控制中的( )。

    A、吸声
    B、隔声
    C、消声
    D、减振降噪

    答案:D
    解析:

  • 第16题:

    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以减振降噪的做法,属于噪声控制技术中的(  )。

    A、声源控制
    B、传播途径控制
    C、接收者防护
    D、人为噪声控制

    答案:B
    解析:
    2018版教材P250
    ( 2 ) 传播途径的控制 1 ) 吸声 : 利用吸声材料 ( 大多由多孔材料制成 ) 或由吸声结构形成的共振结构 ( 金 属或木质薄板钻孔制成的空腔体 ) 吸收声能 , 降低噪声 。 2 ) 隔声 : 应用隔声结构 , 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 , 将接收者与噪声声源分隔 。 隔声结 构包括隔声室 、 隔声罩 、 隔声屏障 、 隔声墙等 。 3 ) 消声 : 利用消声器阻止传播 。 允许气流通过的消声降噪是防治空气动力性噪声的 主要装置 。 如空气压缩机 、 内燃机产生的噪声等 。 4 ) 减振降噪 : 对来自振动引起的噪声 , 通过降低机械振动减小噪声 , 如将阻尼材料 涂在振动源上 , 或改变振动源与其他刚性结构的连接方式等 。

  • 第17题:

    别克全新一代君越采用了8点式连接全框式副车架结构设计,增强了整体刚性,提供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性和更好的减震降噪效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KY-250A型牙轮钻机钻杆连接器为()连接器。

    • A、刚性
    • B、半刚性
    • C、浮动
    • D、减震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环境管理中,噪声控制采用的措施不包括()。

    • A、隔声降噪
    • B、给操作人员发耳塞
    • C、消声降噪
    • D、减振降噪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工程搭设高度30m的双排脚手架,架体与结构连接的做法正确的是()。

    • A、柔性连接
    • B、刚性连接
    • C、刚性或柔性连接
    • D、钢丝绳锁紧和钢支撑顶撑配合的方式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涂胶工艺的作用?()

    • A、美观
    • B、密封
    • C、降噪
    • D、减震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单选题
    将阻尼材料涂在振动源上,属于传播途径的控制中的(    )。
    A

    吸声

    B

    隔声

    C

    消声

    D

    减振降噪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一般项中,“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属于()评价点之一。
    A

    建筑垃圾处置

    B

    污水排放

    C

    光污染

    D

    噪声控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