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有关居住区道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A.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共设有两个出入口,当在同一个方向连接城市道路时,两个出入口的间距不应小于居住区邻城市道路长度的1/2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C.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D.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

题目
有关居住区道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共设有两个出入口,当在同一个方向连接城市道路时,两个出入口的间距不应小于居住区邻城市道路长度的1/2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C.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
D.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居住区道路的叙述,错误的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有关居住区道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当居住区道路仅在同一个方向连接城市干道时,其两个出入口应保证有必要的间距
    B.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C.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0
    D.居住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

    答案:A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第8.0.1.2条: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第8.0.5.1条: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第8.0.5.2条: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第8.0.5.5条: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 第2题:

    下列居住区道路用地所含内容正确的是哪一条?( )

    A.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宅间小路
    B.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C.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
    D.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宅间小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答案:B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2.0.7条规定,居住区道路用地包括: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汽车地面停放场地。

  • 第3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的基本要求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组团路的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B:居住区内主要道路可根据实际需要最多设置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C:组团路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D: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三级

    答案:C
    解析:
    城市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小区路路面宽6~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组团路路面宽3~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 第4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中,(  )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A、居住区(级)道路
    B、组团(级)路
    C、小区(级)路
    D、宅间小路

    答案:C
    解析:
    小区(级)路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A项,居住区(级)道路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B项,组团(级)路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D项,宅间小路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 第5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中,( )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

    A.居住区(级)道路
    B.组团(级)路
    C.小区(级)路
    D.宅间小路

    答案:C
    解析:
    小区(级)路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A项,居住区(级)道路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B项,组团(级)路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D项,宅间小路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 第6题: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主要用于欣赏和游憩的是()。

    • A、居住区外围绿地
    • B、居住区中心绿地
    • C、居住区宅前绿地
    • D、居住区道路绿地

    正确答案:C

  • 第7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居住区道路应按红线控制宽度
    • B、小区路、组团路应按红线控制宽度
    • C、宅间小路不计入居住区道路用地
    • D、宅间小路应具备通行机动车条件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居住区道路是解决居住区的内外联系,车行道宽度不应小于5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既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的是()。

    • A、居住区道路
    • B、居住区内部道路
    • C、小区道路
    • D、组团道路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居住区道路一般分三级或四级,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的居住区内的支路,叫()。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居住小区级道路

    C

    居住组团级道路

    D

    宅前小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道路的叙述中,不符合《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是()。
    A

    人行出口间距为90m

    B

    机动车对外出入口的间距为160m

    C

    小区内主要道路有两个出入口

    D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有3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
    A

    居住区级道路

    B

    市级道路

    C

    小区级路

    D

    宅间小路

    E

    组团级路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居住区绿地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宅旁、配套公建和道路绿地应计入居住区绿地
    B.居住区绿地应包含块状、带状公共绿地等
    C.居住区绿地应包含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
    D.居住区绿地与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建用地共同组成居住区用地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3.0.2条规定,居住区用地构成包括:住宅用地(50%~60%)、公建用地(15%~25%)、道路用地(10%~18%)和公共绿地(7.5%~18%)(不是居住区绿地)。

  • 第14题:

    下列关于城市居住区内道路设置的规定中哪项不妥?( )

    A.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
    B.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宜大于等于75。
    C.当居住区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D.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三个方向应与城市道路相连

    答案:D
    解析: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第8.0.5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②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 第15题: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不属于居住区道路用地范畴。

    A.居住区(级)道路
    B.小区(级)道路
    C.组团(级)道路
    D.宅间小路

    答案:D
    解析:
    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1993)(2016年修订版)第8.0.2条规定,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宅间小路不计入居住区内道路用地面积。

  • 第16题: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应宽(  )m。

    A.6~9
    B.15~25
    C.20~30
    D.30~50

    答案:C
    解析:
    居住区(级)道路是居住区的主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外的交通联系,路面宽20~30m;小区(级)路是居住区的次要道路,用以解决居住区内部的交通联系,路面宽6~9m;组团(级)路是居住区内的支路,用以解决住宅组群的内外联系,路面宽3~5m;宅间小路是通向各住宅人口的道路,路面宽2.5~3m。

  • 第17题:

    下列有关居住区用地方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及公共绿地四项Ⅱ.居住区内的服务生产性建筑基地及其专用场地不参加居住区用地的平衡Ⅲ.道路用地含通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通路、区级道路、小广场、泊车场Ⅳ.住宅用地所占比重最大,一般为45%( )

    A.Ⅰ、Ⅱ
    B.Ⅲ、Ⅳ
    C.Ⅰ、Ⅲ
    D.Ⅱ、Ⅳ

    答案:A
    解析:
    服务生产性建筑基地及其专用场地属于《居住区规范》附表A.0.1中的其他用地,不必参加用地平衡。Ⅲ选项中小广场、泊车场不计入道路用地,Ⅳ选项中住宅用地所占比例分别为:居住区50%~60%,小区55%~65%,组团70%~80%。

  • 第18题: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中,防护绿化美化功能的是()。

    • A、居住区外围绿地
    • B、居住区中心绿地
    • C、居住区宅前绿地
    • D、居住区道路绿地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

    • A、居住区级道路
    • B、市级道路
    • C、小区级路
    • D、宅间小路
    • E、组团级路

    正确答案:A,C,D,E

  • 第20题:

    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 A、居住区道路
    • B、居住区内部道路
    • C、小区道路
    • D、组团道路
    • E、宅间小路

    正确答案:A,C,D,E

  • 第21题:

    单选题
    既是城市道路的末梢,也是居住区的骨架的是()。
    A

    居住区道路

    B

    居住区内部道路

    C

    小区道路

    D

    组团道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根据道路功能、服务范围、交通流量的不同,居住区道路分为()。
    A

    居住区道路

    B

    居住区内部道路

    C

    小区道路

    D

    组团道路

    E

    宅间小路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下列关于它们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A

    居住区道路应按红线控制宽度

    B

    小区路、组团路应按红线控制宽度

    C

    宅间小路不计入居住区道路用地

    D

    宅间小路应具备通行机动车条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小区路、组团路应按照建筑控制线来控制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