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在位于抗震设防地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场地地段划分的类别中哪项是正确的?( )A.安全地段、非安全地段 B.有利地段、安全地段、非安全地段 C.危险地段、不利地段、一般地段、有利地段 D.危险地段、安全地段、稳定地段

题目
在位于抗震设防地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场地地段划分的类别中哪项是正确的?( )

A.安全地段、非安全地段
B.有利地段、安全地段、非安全地段
C.危险地段、不利地段、一般地段、有利地段
D.危险地段、安全地段、稳定地段

相似考题
更多“在位于抗震设防地区选择建筑场地时,下列场地地段划分的类别中哪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A.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民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C.提供建筑场地类别
    D.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答案:A,C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4.1.9规定,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场地地段,提供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的稳定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提供覆盖层厚度、动力参数等。

  • 第2题:

    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的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答案:D
    解析:
    .《建筑抗震规范》5.1.4.2表可知,场地的设计特征周期是按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确定的。

  • 第3题:

    某建筑场地土层分布如下表示,所拟建8层建筑,高25m,根据《建筑抗震规范》 (GB50011- 2001),该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现无实测剪切波速,该建筑诙建场地的类别划分可根据经验按下列哪一选项考虑?


    答案:B
    解析:
    ①根据岩土名称及性状,深度60m以内不可能有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岩土层,故覆盖层厚度应取60m
    ②在计算深度20m范围内的土层应属于中软土,等效剪切波速介于140-250m/s之间
    ③场地类別可划分为Ⅲ类。

  • 第4题:

    在划分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时,应考虑:Ⅰ.设防烈度;Ⅱ.场地类别;Ⅲ.结构类型;Ⅳ.房屋高度;Ⅴ.建筑物的重要性类别。下列( )是正确的。

    A.Ⅰ、Ⅱ、Ⅲ
    B.Ⅰ、Ⅲ、Ⅳ
    C.Ⅰ、Ⅲ、Ⅴ
    D.Ⅲ、Ⅳ、Ⅴ

    答案:B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第6.1.2条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 第5题:

    在建筑抗震设计中,关于建筑场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根据土层剪切波速划分场地土类型
    • B、土层剪切波速越大,建筑场地土越软
    • C、根据场地土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 D、场地覆盖层厚度是指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土层的距离

    正确答案:B

  • 第6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 A、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 B、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 C、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 D、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 A、应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 B、对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 C、当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 D、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建筑时,设防级别应提高一级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

    • A、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 B、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
    • C、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
    • D、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选择水工建筑物场地时,下述()不正确。()
    A

    水工建筑物场地类别可划分为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

    宜选择对建筑物抗震相对有利地段

    C

    宜避开对建筑物抗震相对不利地段

    D

    不得在危险地段进行工程建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A

    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B

    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C

    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D

    6度设防时对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2014年真题]
    A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

    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

    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3.3.3条规定,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2题:

    单选题
    建筑结构的地震影响系数的取值与下列()无关。()
    A

    抗震设防烈度

    B

    结构的阻尼比

    C

    抗震设防类别

    D

    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规定,除规范另有规定外,对建筑物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时,宜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B、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15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C、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D、按抗震设防烈度7度(0、30g)时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

    答案: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3.3.3条,建筑场地为Ⅲ、Ⅳ类时,对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和0.30g的地区,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宜分别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20g)和9度(0.40g)时,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 第14题:

    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下列关于场地类别的叙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场地类别用以反映不同场地条件对基岩地震动的综合放大效应
    B、场地类别的划分要依据场地覆盖层厚度和场地土层软硬程度这两个因素
    C、场地挖填方施工不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D、已知各地基土层的层底深度和剪切波速就可以划分建筑场地类别

    答案:A,B,D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1.6条规定,建筑的场地类别,应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按表4.1.6(见题63表)划分为四类,其中Ⅰ类分为Ⅰ0和Ⅰ1两个亚类。当有可靠的剪切波速和覆盖层厚度且其值处于表4.1.6(见题63表)所列场地类别的分界线附近时,应允许按插值方法确定地震作用计算所用的特征周期。



    场地挖填方施工,会改变覆盖层厚度,因而会改变建筑场地类别。

  • 第15题:

    对抗震设防地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下列何者是错误的?( )

    A.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
    B.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
    C.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D.黏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答案:D
    解析:
    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在地震时容易产生液化现象,这是由于地震时引起的强烈地震运动使得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颗粒间产生相对位移,土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如土体渗透系数较小,压密时短期内孔隙水排泄不出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增加,在地震短期内不能消散,使土颗粒接触点的压力减小,当这种有效压力消失时,砂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抗剪强度等于零,形成类似液体现象,这种液化对房屋抗震不利。根据震害调查结果,许多资料表明,6度区液化对房屋结构造成的震害是比较轻徵的《抗震规范》第4.3.1条规定,饱和砂土和饮和粉土在6度时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判别和处理。黏性土与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性质不同,不会出现液化。

  • 第16题:

    与多层建筑地震作用有关的因素,下列哪项正确且全面?( )Ⅰ.抗震设防类别 Ⅱ.建筑场地类别Ⅲ.楼面活荷载 Ⅳ.结构体系Ⅴ.风荷载

    A.Ⅰ、Ⅱ、Ⅲ
    B.Ⅰ、Ⅱ、Ⅳ
    C.Ⅰ、Ⅱ、Ⅲ、Ⅳ
    D.Ⅰ、Ⅱ、Ⅳ、Ⅴ

    答案:C
    解析:
    地震作用,指由地运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楼面活荷载可以等效为楼面的质量,故对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有关,风荷载与地震作用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 第17题:

    在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内的乙类、丙类高层建筑,应进行抗震设计,其地震作用计算按下列()做法才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

    • A、各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均应计算地震作用
    • B、6度设防时,Ⅰ~Ⅲ类场地上得建筑不必计算,Ⅳ类场地上得较高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 C、6度不必计算,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 D、6度设防时对Ⅰ、Ⅱ类场地上的建筑不必计算,Ⅲ类和Ⅳ类场地上建筑及7~9度设防的建筑应按本地区设防烈度计算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下述对抗震设防区建筑场地液化的叙述中,()是错误的

    • A、建筑场地存在液化土层对房屋抗震不利
    • B、6度抗震设防地区的建筑场地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场地的液化判别
    • C、饱和砂土与饱和粉土的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 D、粘性土地基在地震中可能出现液化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

    • A、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 B、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 C、土层的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 D、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在抗震设计选择建筑场地时,下述不正确的是()。
    A

    应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

    B

    对抗震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

    C

    当无法避开抗震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D

    在抗震危险地段进行建筑时,设防级别应提高一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在地震区进行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下列哪些选项是勘察报告中应包括的与建筑抗震有关的内容?(  )[2009年真题]
    A

    划分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

    B

    提供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C

    提供建筑场地类别

    D

    进行天然地基和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2016年版)第4.1.9条规定,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应根据实际需要划分的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提供建筑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含滑坡、崩塌、液化和震陷特性)评价,对需要采用时程分析法补充计算的建筑,尚应根据设计要求提供土层剖面、场地覆盖层厚度和有关的动力参数。

  • 第22题:

    单选题
    建筑场地的类别划为应以()为准。
    A

    土层的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B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

    C

    土层的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D

    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和抗震设防类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个选项所示的场地条件是确定建筑设计特征周期的依据()
    A

    设计地震分组和抗震设防烈度

    B

    场地类别和建筑场地阻尼比

    C

    抗震设防烈度和场地类别

    D

    设计地震分组和场地类别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