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关于水泥技术性质说法错误的有( )。A.水泥是气硬性胶凝材料 B.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用筛析法检验,结果有争议时,以负压筛为准。 C.水泥磨得越细,其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小 D.安定性测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E.有代号R的为早强型水泥

题目
下列关于水泥技术性质说法错误的有( )。

A.水泥是气硬性胶凝材料
B.普通硅酸盐水泥细度用筛析法检验,结果有争议时,以负压筛为准。
C.水泥磨得越细,其标准稠度用水量越小
D.安定性测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E.有代号R的为早强型水泥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水泥技术性质说法错误的有(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水泥砂浆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强度较高
    B.耐久性好
    C.耐火性好
    D.保水性好

    答案:D
    解析:
    水泥砂浆具有强度较高、耐久性好、耐火性好等性能,但保水性较差。

  • 第2题:

    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定不合格水泥和废品水泥?


    正确答案: 凡是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何一项不符合技术标准规定或不满足规范要求,外观标志不清,强度不够的水泥为不合格水泥。
    凡是初凝时间达不到规范要求,氧化镁和三氧化硫含量超过规范规定值,水泥的体积安定性不满足规定要求的水泥为废品水泥。

  • 第3题:

    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细度。细度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而颗粒过粗,又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且强度低。
    (2)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3)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全性不良会导致构件(制品)产生膨胀性裂纹或翘曲变形,造成质量事故。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可用于工程,应废弃。
    (4)强度。水泥强度是指胶砂的强度,而不是净浆的强度,它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按规定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温度的水中养护,测3d和28d的试件抗折和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将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带“R”早强型,不带“R”普通型);将普通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5)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泥的水化热主要在早期释放,后期逐渐减少。对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发散,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应力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不利的。
    (6)水泥的碱含量将影响构件(制品)的质量或引起质量事故。

  • 第4题:

    水泥的技术性质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抗蚀性,其他(水化热、不溶物、氧化镁含量、三氧化硫含量、烧失量、碱含量、密度及堆积密度等)。

  • 第5题:

    关于活性混合材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调节水泥的强度等级
    • B、能利用工业废渣,净化环境
    • C、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
    • D、主要起填充作用,可以提高水泥的产量

    正确答案:D

  • 第6题:

    下列水泥技术性质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

    • A、细度
    • B、标准稠度
    • C、凝结时间
    • D、净浆标稠

    正确答案:A,B,C

  • 第7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


    正确答案: (1)密度与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煅烧程度有关。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通常采用3.10g/cm3
    硅酸盐水泥的堆积密度,除与矿物组成及细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存放时的紧密程度。计算时通常采用1300 kg/m3
    (2)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通常水泥越细,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受潮形成絮团,反而会使水泥活性降低。
    (3)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通常用水与水泥质量的比(百分数)来表示。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1%~28%之间。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主要与水泥的细度及其矿物成分有关。
    (4)凝结时间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测定仪来测定。
    (5)体积安定性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6)强度
    水泥强度一般是指水泥胶砂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是抗拉强度的10~20倍,实际建筑结构中主要是利用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的特点。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4种熟料矿物的比例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养护龄期有关。
    (7)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亦称为水泥的水化热。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8)不溶物和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后,不能被溶解的残余物。它是水泥中非活性组分的反映,主要由生料、混合料和石膏中的杂质产生。
    烧失量是指水泥经高温灼烧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它主要由水泥中未煅烧组分产生,如未烧透的生料、石膏带入的杂质、掺合料及存放过程中的风化等。当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及化合等一系列反应并放出气体。
    凡不溶物和烧失量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不合格品水泥。
    (9)碱含量。
    硅酸盐水泥中除主要矿物成分以外,还含有少量其他化学成分,如钠和钾的氧化物─碱。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当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其碱含量过高,骨料又具有一定的活性时,会在潮湿环境或有水环境中发生有害的碱集料反应。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 第8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强度。在测定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时,必须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进行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水泥细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B

    细度对水泥的性质影响很大

    C

    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

    D

    颗粒越细,水泥的早期强度越大,硬化时体积收缩也较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及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细度。细度表示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水泥的细度直接影响水泥的活性和强度。颗粒越细,水化速度快,早期强度高,但硬化收缩较大。而颗粒过粗,又不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且强度低。
    (2)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3)体积安定性。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的性能,简称安定性。水泥安全性不良会导致构件(制品)产生膨胀性裂纹或翘曲变形,造成质量事故。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不可用于工程,应废弃。
    (4)强度。水泥强度是指胶砂的强度,而不是净浆的强度,它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按规定制成胶砂试件,在标准温度的水中养护,测3d和28d的试件抗折和抗压强度划分强度等级。将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52.5R、62.5、62,5R(带“R”早强型,不带“R”普通型);将普通水泥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5)水化热。水泥的水化热是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水泥的水化热主要在早期释放,后期逐渐减少。对大型基础、水坝、桥墩等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由于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易发散,使内部温度上升,内外温度差引起的应力使混凝土可能产生裂缝,因此水化热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是不利的。
    (6)水泥的碱含量将影响构件(制品)的质量或引起质量事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过氯乙烯地面涂料的特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干燥快

    B

    与水泥地面结合好

    C

    有瓷质感

    D

    耐水、耐磨、耐化学药品腐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过氯乙烯地面涂料的特点。过氯乙烯地面涂料的特点:干燥快、与水泥地面结合好、耐水、耐磨、耐化学药品腐蚀。施工时有大量有机溶剂挥发、易燃,要注意防火、通风。

  • 第12题:

    问答题
    硅酸盐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如何按技术性质来判断水泥为不合格品和废品?

    正确答案: (1)密度与堆积密度
    硅酸盐水泥的密度与其矿物组成、储存时间和条件以及熟料的煅烧程度有关。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时通常采用3.10g/cm3
    硅酸盐水泥的堆积密度,除与矿物组成及细度有关外,主要取决于存放时的紧密程度。计算时通常采用1300 kg/m3
    (2)细度
    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粗细的程度。通常水泥越细,凝结硬化速度越快,强度(特别是早期强度)越高,收缩也增大。但水泥越细,越易吸收空气中水分而受潮形成絮团,反而会使水泥活性降低。
    (3)标准稠度用水量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指水泥净浆达到标准稠度时所需要的水量。通常用水与水泥质量的比(百分数)来表示。硅酸盐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一般在21%~28%之间。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主要与水泥的细度及其矿物成分有关。
    (4)凝结时间
    水泥从加水开始到失去流动性,即从可塑状态发展到固体状态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凝结时间。
    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是以标准稠度的水泥净浆,在规定的温度、湿度条件下,用凝结测定仪来测定。
    (5)体积安定性 水泥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适当的性质称为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一般是由于熟料中所含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过多或掺入的石膏过多等原因造成的。
    (6)强度
    水泥强度一般是指水泥胶砂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外力。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一般是抗拉强度的10~20倍,实际建筑结构中主要是利用水泥的抗压强度较高的特点。 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主要取决于4种熟料矿物的比例和水泥的细度,此外还与试验方法、试验条件、养护龄期有关。
    (7)水化热
    水泥在水化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亦称为水泥的水化热。水泥放热量大小及速度与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和细度有关。
    (8)不溶物和烧失量
    不溶物是指水泥经酸和碱处理后,不能被溶解的残余物。它是水泥中非活性组分的反映,主要由生料、混合料和石膏中的杂质产生。
    烧失量是指水泥经高温灼烧处理后的质量损失率。它主要由水泥中未煅烧组分产生,如未烧透的生料、石膏带入的杂质、掺合料及存放过程中的风化等。当样品在高温下灼烧时,会发生氧化、还原、分解及化合等一系列反应并放出气体。
    凡不溶物和烧失量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的水泥均为不合格品水泥。
    (9)碱含量。
    硅酸盐水泥中除主要矿物成分以外,还含有少量其他化学成分,如钠和钾的氧化物─碱。碱含量按Na2O+0.658K2O计算值来表示。当用于混凝土中的水泥其碱含量过高,骨料又具有一定的活性时,会在潮湿环境或有水环境中发生有害的碱集料反应。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规定:凡氧化镁、三氧化硫、初凝时间、安定性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均为废品。凡细度、终凝时间、不溶物和烧失量中的任一项不符合标准规定,或混合材掺加量超过最大限度,或强度低于商品标号规定的指标时,称为不合格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水泥稳定土基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有良好的板体性
    B、 初期强度比石灰土低
    C、 低温时会冷缩
    D、 水稳性比石灰土好

    答案:B
    解析:
    2018新教材P15 水泥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石灰稳定土有良好的板体性,但其水稳性、抗冻性以及早期强度都比水泥稳定土差。

  • 第14题:

    关于磁场的基本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磁场具有能的性质
    • B、磁场具有力的性质
    • C、磁场可以相互作用
    • D、磁场也是由分子组成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水泥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包括新拌和时的工作性和硬化后的力学性质。

  • 第16题:

    下列关于水泥细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度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
    • B、细度对水泥的性质影响很大
    • C、硅酸盐水泥的细度用比表面积表示
    • D、颗粒越细,水泥的早期强度越大,硬化时体积收缩也较小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下列关于骨料在混凝土中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与水泥发生化学反应
    • B、构成混凝土的骨架
    • C、减少水泥用量
    • D、限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分析矿渣水泥和普通水泥在技术性质上的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强度;三氧化硫

  • 第19题:

    国家标准对通用硅酸盐水泥物理性质的技术要求主要有()4项,对化学性质的技术要求有()6项。


    正确答案:细度、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不溶物、烧失量、三氧化硫、氧化镁、氯离子、碱含量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高铝水泥说法错误的有(  )。
    A

    高铝水泥属于特性水泥

    B

    高铝水泥宜用于结构工程

    C

    高铝水泥具有早期强度递增快的特点

    D

    高铝水泥主要用于紧急抢修和早强要求的特殊工程,适用于冬期施工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水泥的技术性质。

    正确答案: 水泥技术性质:
    物理性质(细度、标准稠度、凝结时间、安定性)
    力学性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
    化学性质(有害成分、不溶物、烧失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硅酸盐水泥技术性质,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

    初凝时间是指从加水拌合到水泥浆达到标号强度的时间

    B

    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不收缩的性质

    C

    水泥的净浆强度是评定水泥强度等级的依据

    D

    水泥的碱含量越低越好

    E

    硅酸盐水泥不宜用于海岸堤防工程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水泥检验说法正确的有(    )。
    A

    合格水泥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

    B

    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为不合格水泥

    C

    强度达不到该强度等级的为不合格水泥

    D

    初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为不合格水泥

    E

    凝时间不符合标准要求的水泥为废品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