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立体交叉形式中,( )多用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五路及其以上的多路交叉更为适宜。A.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B.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 C.环形立体交叉 D.分离式立体交叉

题目
下列立体交叉形式中,( )多用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五路及其以上的多路交叉更为适宜。

A.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B.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
C.环形立体交叉
D.分离式立体交叉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体交叉。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线因匝道不足而共同使用,且有交织段的交叉,称为环形立体交叉。环形立体交叉能保证主线快速、畅通,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点,行车较安全,占地较少,但环道上为交织允许,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限制,车速较低,构造物较多,左转车辆绕行距离长。其多用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五路及其以上的多路交叉更为适宜。
更多“下列立体交叉形式中,( )多用于城市道路立体交叉,五路及其以上的多路交叉更为适宜。”相关问题
  • 第1题:

    立体交叉按其交通功能划分为( ) 。

    A.分离式立体交叉
    B.上跨式立体交叉
    C.互通式立体交叉
    D.下穿式立体交叉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立体交叉。立体交叉按其交通功能划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两大类。

  • 第2题:

    立体交叉按其交通功能划分为( )。

    A.分离式立体交叉
    B.上跨式立体交叉
    C.互通式立体交叉
    D.下穿式立体交叉
    E.多层式立体交叉

    答案:A,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体交叉。立体交叉按其交通功能划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两大类。

  • 第3题:

    立体交叉按用途分类,可分为( )。

    A.公路立体交叉
    B.城市道路立体交叉
    C.铁路立体交叉
    D.枢纽式立体交叉
    E.人行立体交叉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体交叉。按用途分类,分为公路立体交叉、城市道路立体交叉、铁路立体交叉、人行立体交叉等。

  • 第4题: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规定有哪些?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有几种?


    正确答案: 公路立体交叉的主要规定有:高速公路与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交叉形式除在控制出入的地点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均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设置的间距及加(减)速车道,匝道的设计,应根据有关规范及具体情况确定。

  • 第5题:

    简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基本组成。


    正确答案: 立交桥(或立交隧道)、主线、引道、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和匝道出入口等。

  • 第6题: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形式的选择,下列哪一项不符合规定?

    • A、在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形式应力求变化
    • B、交通主流方向应走捷径
    • C、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行驶时,不同的交通层面应相互套叠组合在一起
    • D、在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结构形式应简单,占地面积少

    正确答案:A

  • 第7题:

    高速公路的立体交叉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分离式和()立体交叉两种。


    正确答案:互通

  • 第8题:

    问答题
    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的规定有哪些?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有几种?

    正确答案: 公路立体交叉的主要规定有:高速公路与其它各级公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交叉形式除在控制出入的地点设互通式立体交叉外,均采用分离式立体交叉。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设置的间距及加(减)速车道,匝道的设计,应根据有关规范及具体情况确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论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规划

    正确答案: 交叉口的交通量达到其最大通行能力的80%时,应在该处设置立体交叉口。城市中建造的道路立体交叉口,应与相邻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和车速协调。在城市立体交叉口和跨河桥梁的坡道两端,以及隧道进出口30m范围内,不宜设置平面交叉口和非港湾式公共交通停靠站。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的形式选择应符合以下规定:
    1、整个道路网中,立体交叉口的形式应力求统一,其结构形式应简单,占地面积小。
    2、交通主流方向应走捷径,少爬坡和少绕行;非机动车应行驶在地面层上或路堑内。
    3、当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开行驶时,不同的交通层面应相互重叠组合在一起,减少立体交叉口的层数和用地。
    平面交叉口的进出口应设展宽段,并增加车道条数;每条车道宽度宜
    为3.5m,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应根据规划的交通量和车辆在交叉口进口停
    车排队的长度确定。
    2.展宽段长度,在交叉口进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点向后展宽
    50~80m。
    3.出口道展宽的宽度,根据交通量和公共交通设站的需要确定,或与
    进口道展宽段的宽度相同;其展宽段的长度在交叉口出口道外侧自缘石半径的端
    点向前延伸30~60m。
    4.经展宽的交叉口应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
    5.当城市道路网中整条道路实行联动的信号灯管理时,其间不应夹设
    环形交叉口。中、小城市的干路与干路相交的平面交叉口可采用环形交叉口。平面环形交叉口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相交于环形交叉口的两相邻道路之间的交织段长度,其上行驶货运拖挂车和铰接式机动车的交织段长度不应小于30m,只行驶非机动车的交织段长度不应小于15m。
    2.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直径不小于60m时,环岛的外侧缘石不应做成与中心岛相同的同心圆。
    3.在交通繁忙的环形交叉口的中心岛,不宜建造小公园。中心岛的绿化不得遮挡交通的视线。
    4.环形交叉口进出口道路中间应设置交通导向岛,并延伸到道路中央分隔带。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的环形交叉口,环道总宽度宜为18~20m,中心岛直径宜取30~50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
    A

    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

    B

    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

    C

    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D

    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


    正确答案: A,B
    解析: 立体交叉的设置条件如下:①立体交叉应按规划道路网设置;②高速公路与城市各级道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③快速路与快速路交叉,必须采用立体交叉;快速路与主干路交叉,应采用立体交叉;④进入主干路与主干路交叉口的现有交通量超过4000~6000pcu/h,相交道路为四条车道以上,且对平面交叉口采取改善措施、调整交通组织均难收效时,可设置立体交叉,并妥善解决设置立体交叉后对邻近平面交叉口的影响;⑤两条主干路交叉或主干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当地形适宜修建立体交叉,技术经济比较确为合理时,可设置立体交叉;⑥道路跨河或跨铁路的端部可利用桥梁边孔,修建道路与道路的立体交叉。

  • 第11题:

    单选题
    路线交叉中公路与公路交叉分为(  )。[2019年真题]
    A

    互通式立体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

    B

    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

    C

    平面交叉和互通式立体交叉

    D

    平面交叉和分离式立体交叉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9章规定,线路交叉分为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公路与公路立体交叉、公路与铁路交叉、公路与乡村道路交叉、公路与管线等交叉和动物通道。其中,公路与公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立体交叉包括分离式和互通式两种。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不符合互通式立体交叉类型选择规定的是哪几项?(  )
    A

    设匝道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可按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B

    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完全立体交叉型

    C

    当个别方向无交通转换需求,可采用不完全互通型

    D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完全立体交叉型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第3.3.3条规定,AB两项,设匝道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可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高速公路之间、高速公路与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或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CD两项,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完全立体交叉型。当个别方向无交通转换需求,或虽存在少量交通转换需求但完全连通特别困难时,可采用不完全互通型,未连通方向的交通转换功能应通过路网交通组织由邻近节点承担,并应与完全互通型综合比较论证后确定。

  • 第13题:

    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称为( )

    A.棱形立体交叉
    B.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
    C.环形立体交叉
    D.苜蓿叶式立体交叉

    答案:B
    解析:
    互通式立体交叉匝道车道数应根据匝道交通量和匝道长度确定。主线与匝道或匝道与匝道的分、合流连接部,应保持车道数的平衡。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基本形式根据交叉处车流轨迹线的交叉方式和几何形状的不同,可分为部分互通式、弯曲互通式、和环形立体交叉三种。其中,相交道路的车流轨迹全部在空间分离的交叉称为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

  • 第14题:

    下列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各基本形式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有棱形立体交叉和苜蓿叶式立体交叉等
    B.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高级形式立体交叉,无冲突点,行车安全.迅速,通行能力大
    C.环形立体交叉能保证主线快速.畅通,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点,行车较安全,占地较少
    D.环形立体交叉中,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限制,车速较低,构造物较多,左转车辆绕行距离长
    E.当交叉口个别方向的交通量很小或分期修建时,高速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或受地形地物限制某个方向不能布设匝道时可采用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

    答案:B,C,D,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立体交叉。选项A错误,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有棱形立体交叉和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等。

  • 第15题:

    下列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各基本形式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有棱形立体交叉和苜蓿叶式立体交叉等
    B.弯曲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一种比较完善的高级形式立体交叉,无冲突点,行车安全、迅速,通行能力大
    C.环形立体交叉能保证主线快速、畅通,交通组织方便,无冲突点,行车较安全,占地较少
    D.环形立体交叉中,次要道路的通行能力受到限制,车速较低,构造物较多,左转车辆绕行距离长

    答案: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 立体交叉。选项A错误,部分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有棱形立体交叉和部分苜蓿叶式立体交叉等。

  • 第16题:

    道路立体交叉的形式有哪些?


    正确答案: 简单立体交叉;
    复杂立体交叉。

  • 第17题: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常见类型的分类情况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 第18题:

    立体交叉按交通功能可划分为分离式立体交叉和()立体交叉。


    正确答案:互通式

  • 第19题:

    多选题
    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类型的选择,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设置匝道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可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

    B

    一级公路与一级公路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C

    被交叉公路为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

    D

    被交叉公路为双车道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第3.3.3条,A项,设置匝道收费站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可按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B项,高速公路之间、高速公路与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或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之间相交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CD两项,被交叉公路为双车道公路或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的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

  • 第20题:

    问答题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口常见类型的分类情况是什么?

    正确答案: 按跨越方式分:上跨式和下穿式。
    按交通功能分:分离式和互通式。
    按交通流线的交叉情况和道路互通的完善程度分:完全互通式、不完全互通式、环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立体交叉不是按照用途分类的是(       )。
    A

    公路立体交叉

    B

    城市道路立体交叉

    C

    T形立体交叉

    D

    人行立体交叉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城市道路立体交叉的基本组成。

    正确答案: 立交桥(或立交隧道)、主线、引道、匝道、变速车道、集散车道和匝道出入口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选型,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
    A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

    B

    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应采用平面交叉型

    C

    三岔交叉立体交叉宜采用互通式立体交叉

    D

    有条件时,被交叉公路宜采用下穿方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第3.3.3条第5款规定,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宜采用完全立体交叉型。B项,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第3.3.3条第4款规定,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可采用平面交叉型。D项,根据《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 D21—2014)第6.2.1条第6款规定,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形式在有条件时,被交叉公路宜采用上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