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B.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C.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D.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E.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照有关规定处罚

题目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B.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C.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D.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E.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 照有关规定处罚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E
ABDE【解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 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更多“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 ”相关问题
  • 第1题:

    (2017年)下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中,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是( )。

    A.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C.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20人以上的
    D.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00人以上的

    答案:B
    解析: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A项错误),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B项正确)。(2)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C项错误),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的(D项错误)。(3)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4)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故正确答案为B项。

  • 第2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渭南市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南京市某信托投资公司在不具备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资质的情况下,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顾某等人采取集资入股的名义,向公众吸收存款,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北京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委托理财为名,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借用资金,承诺保本付息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答案:A,B,C,D
    解析:
    理解《刑法》第176条“非法”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含义。

  • 第3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B.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C.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体只能是单位,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答案:C
    解析:

  • 第4题: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B.该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C.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D.该罪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答案:D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 第5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说法错误的是()。

    • A、主体可以是自然人
    • B、主体不能是单位
    • C、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 D、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吸收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仙桃市某有限公司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B、上海市某信托投资公司不具有募集基金的真实内容,以假借转让股权、发售虚构债券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C、习某等人采取投资入股的名义,向公众吸收存款,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并给付报酬,习某的这种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D、北京某民间环保公益组织以植树造林为名,向社会不特定人员非法吸收数量巨大的资金,该单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简述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正确答案: 是指不具有金融职能的单位或个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

  • 第8题: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以上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

    • A、10
    • B、20
    • C、30
    • D、50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B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金融管理秩序

    C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主体只能是单位,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中的(),应予追诉。 Ⅰ.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 Ⅱ.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 Ⅲ.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Ⅳ.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50万元以上的
    A

    Ⅰ、Ⅱ、Ⅲ、Ⅳ

    B

    Ⅰ、Ⅱ、Ⅲ

    C

    Ⅰ、Ⅱ、Ⅳ

    D

    Ⅰ、Ⅲ、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说法错误的是()。
    A

    主体可以是自然人

    B

    主体不能是单位

    C

    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D

    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吸收与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B

    该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C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D

    该罪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仅仅面向少数的亲朋好友募集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承诺高回报率的吸收存款行为系传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C.保证高收益率的受托理财行为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D.只有个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理解错误的有( )。

    A.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C.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
    D.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答案:C
    解析: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 第15题: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B.本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共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C.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D.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答案:C
    解析:
    考查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的有关内容。本罪主管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 第16题: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

    A.该罪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B.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C.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D.该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答案:A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本罪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不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否则可能构成集资诈骗罪。

  • 第17题: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A、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 B、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50户以上的
    • C、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10元以上的,
    • D、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仅仅面向少数的亲朋好友募集资金的行为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 B、承诺高回报率的吸收存款行为系传统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 C、保证高收益率的受托理财行为系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
    • D、只有个人才能成为本罪主体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单位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户以上的,可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

    • A、50
    • B、100
    • C、150
    • D、200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万元以上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

    • A、10
    • B、20
    • C、50
    • D、100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该罪具有非法占有不特定对象资金的目的

    B

    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银行管理制度

    C

    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D

    该罪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非法吸收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关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渭南市某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但承诺履行的义务与吸收公众存款性质相同,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B

    南京市某信托投资公司在不具备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资质的情况下,采取承诺保底和固定收益的方式,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情节特别严重,其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C

    顾某等人采取集资入股的名义,向公众吸收存款,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D

    北京某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委托理财为名,向社会不特定人员借用资金,承诺保本付息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正确答案: C,B
    解析: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同时具备下列四个条件的,除刑法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认定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①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②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③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④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对集资诈骗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刑事立案追诉标准的说法错误的有(  )。
    A

    个人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B

    单位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C

    个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10万元的

    D

    单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