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儿,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较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未见异常,克氏征(-),巴氏征(+)。脑脊液:蛋白800mg/L,糖2.24mg/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60×109/L,多核55%,单核45%。最可能的诊断是()A . 化脓性脑膜炎B . 病毒性脑膜脑炎C . 结核性脑膜炎D . 中毒性脑病E . 隐球菌性脑膜炎

题目
患儿,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较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未见异常,克氏征(-),巴氏征(+)。脑脊液:蛋白800mg/L,糖2.24mg/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60×109/L,多核55%,单核45%。最可能的诊断是()

A . 化脓性脑膜炎

B . 病毒性脑膜脑炎

C . 结核性脑膜炎

D . 中毒性脑病

E . 隐球菌性脑膜炎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C
更多“患儿,4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阳性,右侧鼻唇沟较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未见异常,克氏征(-),巴氏征(+)。脑脊液:蛋白800mg/L,糖2.24mg/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60×109/L,多核55%,单核45%。最可能的诊断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g/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6/L,多核45%,单核55%。
    降低颅内压,首选

    A.呋塞米
    B.甘露醇
    C.醋氮酰胺
    D. 50%葡萄糖
    E.腰穿减压

    答案:B
    解析:
    [考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分析]诊断:①患儿发病年龄小,3岁;②起病缓慢半个月;③主症发热、呕吐;④体征:脑膜刺激征、面神经麻痹,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⑤脑脊液检查:外观毛玻璃样,蛋白升高达0.8g/L,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顶部,少有颅底颅神经侵犯。脑脊液检査:外观混浊,白细胞增多明显,以多核为主。②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外观清,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③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自发缓解、加重。病程比结核性脑膜炎长,颅压严重增高,脑脊液检査蛋白、细胞分离。④中毒性脑病:有原发感染病变。治疗INH+RFP+SM+PZA四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年。泼尼松疗程8~12周。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1~2g/kg,静推。

  • 第2题: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9/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L,多核45%,单核55%。

    诊断应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隐球菌脑膜炎

    答案:C
    解析:
    诊断:①患儿发病年龄小,3岁;②起病缓慢半个月;③主症发热、呕吐;④体征:脑膜刺激征、面神经麻痹,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⑤脑脊液检查:外观毛玻璃样,蛋白升高达0.89/L,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顶部,少有颅底颅神经侵犯。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增多明显,以多核为主。②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外观清。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③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自发缓解、加重。病程比结核性脑膜炎长,颅压严重增高,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④中毒性脑病:有原发感染病变。治疗INH+RFP+SM+PZA四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年。泼尼松疗程8~12周。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1~29/kg,静推。

  • 第3题: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9/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L,多核45%,单核55%。

    治疗应是
    A.青霉素+氯霉素
    B.对症处理+中药
    C.INH+RFP+SM+PZA+泼尼松
    D.异烟肼+利福平
    E.INH+RFP+SM+PZA

    答案:C
    解析:
    诊断:①患儿发病年龄小,3岁;②起病缓慢半个月;③主症发热、呕吐;④体征:脑膜刺激征、面神经麻痹,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⑤脑脊液检查:外观毛玻璃样,蛋白升高达0.89/L,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顶部,少有颅底颅神经侵犯。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增多明显,以多核为主。②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外观清。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③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自发缓解、加重。病程比结核性脑膜炎长,颅压严重增高,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④中毒性脑病:有原发感染病变。治疗INH+RFP+SM+PZA四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年。泼尼松疗程8~12周。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1~29/kg,静推。

  • 第4题: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g/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6/L,多核45%,单核55%。
    诊断应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病毒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中毒性脑病
    E.隐球菌脑膜炎

    答案:C
    解析:
    [考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分析]诊断:①患儿发病年龄小,3岁;②起病缓慢半个月;③主症发热、呕吐;④体征:脑膜刺激征、面神经麻痹,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⑤脑脊液检查:外观毛玻璃样,蛋白升高达0.8g/L,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顶部,少有颅底颅神经侵犯。脑脊液检査:外观混浊,白细胞增多明显,以多核为主。②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外观清,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③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自发缓解、加重。病程比结核性脑膜炎长,颅压严重增高,脑脊液检査蛋白、细胞分离。④中毒性脑病:有原发感染病变。治疗INH+RFP+SM+PZA四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年。泼尼松疗程8~12周。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1~2g/kg,静推。

  • 第5题:

    患儿3岁,因发热呕吐15天住院。查体:嗜睡状,营养差。颈抵抗(+),右侧鼻唇沟变浅,右眼闭合不全,心肺腹部未见异常,巴氏征(+)。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蛋白0.89/L,糖1.24mmol/L,氯化物100mmoL/L,白细胞160×10/L,多核45%,单核55%。

    降低颅内压,首选
    A.呋塞米
    B.甘露醇
    C.醋氮酰胺
    D.50%葡萄糖
    E.腰穿减压

    答案:B
    解析:
    诊断:①患儿发病年龄小,3岁;②起病缓慢半个月;③主症发热、呕吐;④体征:脑膜刺激征、面神经麻痹,支持结核性脑膜炎诊断;⑤脑脊液检查:外观毛玻璃样,蛋白升高达0.89/L,糖和氯化物减少,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符合结核性脑膜炎诊断。鉴别诊断:①化脓性脑膜炎:脑病理改变主要在脑顶部,少有颅底颅神经侵犯。脑脊液检查:外观混浊,白细胞增多明显,以多核为主。②病毒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外观清。蛋白稍高,糖和氯化物正常。③隐球菌脑膜炎:起病更缓慢,自发缓解、加重。病程比结核性脑膜炎长,颅压严重增高,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④中毒性脑病:有原发感染病变。治疗INH+RFP+SM+PZA四种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疗程1年。泼尼松疗程8~12周。降颅压首选20%甘露醇,每次1~29/kg,静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