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46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出血热 D、副伤寒病 E、钩端螺旋体病

题目
46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出血热
D、副伤寒病
E、钩端螺旋体病

相似考题
更多“46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粘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查体: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腋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10.5×10/L,N80%,肝功: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Hp,诊断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疟疾


    正确答案:B

  • 第2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1][单选题]
    最可能的诊断

    A、肾综合征出血热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伤寒溶血尿毒综合征
    D、疟疾黑尿病
    E、钩端螺旋体病

    答案:E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及猪是主要传染源,呈世界性范围流行。临床以早期钩端螺旋体败血症,中期的各器官损害和功能障碍,以及后期的各种变态反应后发症为特点。重症患者可发生肝肾功能衰竭和肺弥漫性出血,常危及患者生命。

  • 第3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腋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10.5×109/L,N80%,肝功: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诊断为

    A、流行性出血热
    B、急性黄疸型肝炎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疟疾

    答案:C
    解析:
    发病前1-30天接触疫水接触史,出现发热,结膜充血全身酸痛,并且出现肝肾异常,浅表淋巴结肿大,考虑是钩端螺旋体病。

  • 第4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肋下刚触及,腹股沟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 10.5×109/L,N80%。肝功:ALT 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 3~5/Hp,诊断最可能为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流行性出血热
    C.钩端螺旋体病
    D.伤寒
    E.疟疾

    答案:C
    解析:
    [考点]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分析]该年轻男性农民接触河塘水后发病,即有流行病学史,突然髙热、寒战、身痛及结膜充血和肝脾肿大、淋巴结大等钩端螺旋体病的表现,可表现黄疸和出血,因此诊断最可能为钩端螺旋体病,其他可能性均小。

  • 第5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4][单选题]
    确定诊断的指标是

    A、临床表现
    B、流行病学资料
    C、血培养
    D、便培养
    E、肾功

    答案:C
    解析:
    钩端螺旋体的检查方法就是患者的血培养,分离钩体为确诊依据。

  • 第6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U/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均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 A、伤寒
    • B、病毒性肝炎
    • C、副伤寒病
    • D、出血热
    •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E

  • 第7题:

    单选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体检: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10.5×109/L,N80%,肝功: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HP,诊断为()
    A

    急性黄疸型肝炎

    B

    流行性出血热

    C

    钩端螺旋体病

    D

    伤寒

    E

    疟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1μmol/L,ALT300μ/L,尿蛋白(+),每个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及白细胞各为10~20个。应考虑诊断为(  )。
    A

    伤寒

    B

    病毒性肝炎

    C

    副伤寒病

    D

    出血热

    E

    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示Hb120g/L,WBC4.7×109/L,N0.78,10.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为()
    A

    流行性出血热

    B

    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C

    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

    E

    疟疾型黑原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查体: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血象:WBC l0.5×109/L,N 0.8。血ALT 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HP。诊断为(  )。
    A

    流行性出血热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钩端螺旋体病

    D

    伤寒

    E

    疟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300U/L,尿蛋白(+),每高倍镜视野RBC及WBC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A.病毒性肝炎

    B.伤寒

    C.副伤寒病

    D.出血热

    E.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A

  • 第12题:

    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HB120g/L,WBC4.7×109/L,N78%,L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

    A、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B、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C、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
    D、流行性出血热
    E、疟疾型黑原病

    答案:B
    解析:
    钩端螺旋体病中黄疸出血型原称外耳病(1886年德国医师Weil首先报导),多由黄疸出血血清型钩体引起。
    临床以黄疸出血为主,病死率较高。本型可分为3期,即败血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于病后3~7天出现黄疸,80%病例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常见有鼻衂、皮肤和粘膜瘀点、瘀斑、咯血、尿血、阴道流血、呕血,严重者消化道出血引起休克而死亡,少数患者在黄疸高峰时同时出现肺大出血,但不知无黄疸型的肺大出血急剧凶险。
    本型的肝脏和肾脏损害是主要的,高胆红素血症,一般总胆红素超过正常5倍以上,而AST很少超过5倍以上。70%~80%的病例累及肾脏,肾脏变化轻重不一,轻者为蛋白尿、血尿、少量白细胞及管型。病期10天左右即趋正常。严重者发生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酸中毒、尿毒症昏迷,甚至死亡。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

  • 第13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3][单选题]
    哪种药物治疗为首选药物

    A、四环素
    B、庆大霉素
    C、新诺明
    D、青霉素
    E、头孢曲松

    答案:D
    解析:

  • 第14题:

    26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WBC15.4×109/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BC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

    [问题2][单选题]
    哪项检查有诊断意义

    A、尿常规
    B、血常规
    C、X线
    D、凝集溶解试验
    E、肾功

    答案:D
    解析:
    实验室检查:①血象: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②病原分离:取早期病人血液接种柯索夫培养基,分离钩体;
    血清学检查:①凝集溶解试验,效价1∶400以上为阳性;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以上增长者可确诊;②乳凝试验、反向乳凝试验可作快速诊断。

  • 第15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查体: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WBC10.5×109/L,N0.80,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个/HP。诊断为()

    • A、流行性出血热
    • B、急性黄疸型肝炎
    • C、钩端螺旋体病
    • D、伤寒
    • E、疟疾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单选题
    45岁农民,8月初发病,畏寒发热起病,伴头痛,周身痛,皮肤黏膜有少许出血点,4天后出现黄疸并进行性加重。查体:体温38.9℃,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黄染轻度,肝肋下0.8cm,脾未触及。血清总胆红素82μmol/L,ALT 300μ/L,尿蛋白(+),每个高倍镜视野下红细胞及白细胞各为10~20个。诊断应考虑为(  )。
    A

    伤寒

    B

    病毒性肝炎

    C

    副伤寒病

    D

    出血热

    E

    钩端螺旋体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24岁男性农民,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肌肉酸痛,头痛4天于8月10日入院,入院1天后发现皮肤有黄染,尿量减少,尿色深黄,查体:结膜充血,巩膜及皮肤中度黄染,皮肤有出血点,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肋下1.0cm,压痛(+),脾(-),实验室检查WBC15.4×10/L,N80%,L20%,尿检:尿蛋白(+),颗粒管型1~2,WPI:8~15,RBC20~30,BUN24mmol/L,凝集溶解试验阳性。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
    A

    血常规

    B

    尿常规

    C

    X线

    D

    凝集溶解试验

    E

    肾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男性,25岁,务农,因畏寒、发热起病,伴全身酸痛5天,出现黄疸1天,入院后黄疸进行加重,继而出现少尿。查体:神志清,血压16.6/10.6kPa,巩膜及皮肤明显黄染,注射部位可见瘀斑,结膜充血轻度,肝肋下1.0cm压痛(+),脾肋下未触及,肾区叩击痛轻度,腓肠肌压痛轻。血常规示Hb120g/L,WBC4.7×10/L,N0.78,10.32,尿蛋白(++)每高倍镜下,WBC(-),RBC20个,颗粒管型1~2个,BUN32mmol/L。最可能诊断为()
    A

    流行性出血热

    B

    钩端螺旋体病,黄疸出血型

    C

    伤寒并发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D

    疟疾并发肾小球肾炎

    E

    疟疾型黑原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男性,18岁,农民,夏天在河塘游泳后出现稽留高热,4天,伴畏寒、发热,头痛、身痛,乏力。查体:体温39.8℃,巩膜及皮肤黄染,结膜充血,皮肤可见出血点,肝肋下1.0cm,脾未及,腹下淋巴结如蚕豆大4个。WBC10.5×109/L,N0.80,ALT280U/L,血清总胆红素110μmol/L,尿胆红素(+),尿中可见WBC3~5个/HP。诊断为()
    A

    流行性出血热

    B

    急性黄疸型肝炎

    C

    钩端螺旋体病

    D

    伤寒

    E

    疟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男性,34岁,农民,7月初发病,发冷、发热、乏力、全身痛,皮肤粘膜有散在瘀点,5天后出现黄疸,渐加重。查:T 39℃,眼结膜充血,巩膜黄染,肝肋下1cm,脾未及。化验:ALT190U/L,TBil 52μmol/L。尿蛋白(++),每高倍视野RBC、WBC均为10~20个,管型1~2个。最可能的诊断是(  )。
    A

    病毒性肝炎

    B

    钩端螺旋体病

    C

    急性肾炎

    D

    流行性出血热

    E

    伤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