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女,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楚,呈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状舌管囊肿 B:海绵状血管瘤 C:舌异位甲状腺 D:皮样囊肿 E:脂肪瘤

题目
女,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楚,呈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海绵状血管瘤
C:舌异位甲状腺
D:皮样囊肿
E:脂肪瘤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
此题是一个口底舌下正中囊性肿物的鉴别诊断考题。题目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均为颈上部中线常见的肿物,但仔细分析题中提供的病历,即可逐一排除。甲状舌管囊肿应随吞咽上下移动,海绵状血管瘤有明确的压迫缩小表现。脂肪瘤一般不呈半球状,柔软、界限不清,只有皮样囊肿呈半球形,柔软面团感为其特征性表现。
更多“女,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楚,呈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女性,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楚,呈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海绵状血管瘤
    C.舌异位甲状腺
    D.皮样囊肿
    E.脂肪瘤

    答案:D
    解析:
    此题是一个口底舌下正中囊性肿物的鉴别诊断考题。题目提供的5个备选答案均为颈上部中线常见的肿物,但仔细分析题中提供的病历,即可逐一排除。甲状舌管囊肿应随吞咽上下移动,海绵状血管瘤有明确的压迫缩小表现。脂肪瘤一般不呈半球状,柔软、界限不清,只有皮样囊肿呈半球形,柔软面团感为其特征性表现。

  • 第2题:

    共用题干
    男,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3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界限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肿物内容物最可能的是
    A、豆渣样角化物质
    B、淡黄色透明蛋清样黏稠液体
    C、黄色透明稀薄水样液体
    D、乳白色稠粥状物质,肉眼可见含有毛发
    E、草黄色含胆固醇晶体的清亮液体

    答案:D
    解析:
    题3:此题考查根据囊肿穿刺物进行鉴别诊断的方法。除D为皮样囊肿穿刺物特点以外,A、B、C、E分别为皮脂腺囊肿、舌下腺囊肿、囊性淋巴管瘤和颌骨囊肿的穿刺物表现。根据病历提供的情形,本患者为一位典型的口底皮样囊肿患者。题4:口底手术进行时,为了保证暴露良好,应采取平卧位且头尽量后仰。题5:标准的口底手术入路为颏下皮肤距下颌骨下缘2cm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病历指明肿物位于颏下皮肤侧,故应该采用这一切口才是正确的。题6:口底区术后预防血肿和无效腔形成的最有效的绷带技术是交叉十字绷带,其他备选答案因部位不正确或加压力度不肯定而不应被选择。

  • 第3题:

    患者,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呈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 A、甲状舌管囊肿
    • B、海绵状血管瘤
    • C、舌异位甲状腺
    • D、皮样囊肿
    • E、脂肪瘤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单选题
    男,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3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界限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该患者在行手术治疗时,应取的体位是()
    A

    坐位头后仰

    B

    平仰位

    C

    平卧垫肩后仰位

    D

    侧卧位

    E

    平卧垫肩头转向一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5题:

    单选题
    患者,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选用的手术切口是()。
    A

    口底黏膜避开导管口平行下颌体弧形切口

    B

    颏下皮肤距下颌骨下缘2cm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

    C

    颏下皮肤的梭形切口

    D

    两侧下颌下缘下2cm,颏下正中至舌骨T形切口

    E

    口底黏膜及颏下皮肤的弧形切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患者16岁。颏下舌骨前见3cm×3cm肿块.界限清,垦圆球形。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活动。质地柔韧似面团样感觉,无触痛.自颏下扪压肿物不缩小而向舌下突起。吞咽时肿物不上下移动。最可能的诊断是

    A.甲状舌管囊肿
    B.海绵状血管瘤
    C.舌异位甲状腺
    D.皮样囊肿
    E.脂肪瘤

    答案:D
    解析:
    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故此题应选D。甲状舌管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以舌骨上下部最为常见,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故不选A。海绵状血管瘤一般柔软,一般无压缩性,病损边界不清楚,故不选B。舌异位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状突起,表面蓝紫色,质地柔软,病员常有语言不清,呈典型的"含橄榄"语音,故不选C。脂肪瘤可以发生在身体有脂肪组织存在的任何部位,以四肢及腹部最常见。肿瘤一般多发,少数为单发,其边界清楚,质地韧,呈分叶状,与周围无粘连,在皮下可推动。由于肿瘤与皮肤之间有纤维带相连,在推动肿块时,皮肤可有橘皮样改变,故不选E。考点:各疾病的临床表现

  • 第7题:

    患者,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三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境界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选用的手术切口是()。

    • A、口底黏膜避开导管口平行下颌体弧形切口
    • B、颏下皮肤距下颌骨下缘2cm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
    • C、颏下皮肤的梭形切口
    • D、两侧下颌下缘下2cm,颏下正中至舌骨T形切口
    • E、口底黏膜及颏下皮肤的弧形切口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单选题
    男,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3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界限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术后为消灭无效腔防止形成血肿选用的包扎是()
    A

    四夹带

    B

    交叉十字绷带

    C

    颈部绷带

    D

    颅颌弹性绷带

    E

    颈腋8字绷带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18岁。颏下无痛性缓慢生长圆球状肿物3年,大小5cm×6cm×4cm,表面光滑,界限清、质地似面团样,可活动、无触痛,肿物不随吞咽而活动,口底黏膜下未见异常。 选用的手术切口是()
    A

    口底黏膜避开导管口平行下颌体弧形切口

    B

    颏下皮肤距下颌骨下缘2cm与其平行的弧形切口

    C

    颏下皮肤的梭形切口

    D

    两侧下颌下缘下2cm,颏下正中至舌骨T形切口

    E

    口底黏膜及颏下皮肤的弧形切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