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抗凝血酶Ⅲ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AT-Ⅲ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B、AT-Ⅲ抗原量成人血浆浓度为272~329mg/L(免疫法参考值)C、AT-Ⅲ的抗凝血酶活性(酶学测定法)一般为80%~120%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E、有凝血法、免疫检查法和酶学测定法

题目

关于抗凝血酶Ⅲ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Ⅲ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B、AT-Ⅲ抗原量成人血浆浓度为272~329mg/L(免疫法参考值)

C、AT-Ⅲ的抗凝血酶活性(酶学测定法)一般为80%~120%

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E、有凝血法、免疫检查法和酶学测定法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抗凝血酶Ⅲ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AT-Ⅲ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B、AT-Ⅲ抗原量成人血浆浓度为27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抗凝血酶Ⅲ(AT-Ⅲ)的临床意义,下列正确的是

    A、AT-Ⅲ活性增高为异常,活性减低无临床意义

    B、AT-Ⅲ活性减低为异常,增高无临床意义

    C、AT-Ⅲ活性增高或减低,均可导致出血

    D、AT-Ⅲ活性增高可导致出血,减低导致血栓形成

    E、AT-Ⅲ活性减低可导致出血,增高可导致血栓形成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A.氟化钠

    B.枸橼酸钠

    C.双草酸盐

    D.EDTA

    E.肝素


    正确答案:E
    肝素的抗凝机制:加强抗凝血酶Ⅲ(AT一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 第3题:

    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A.氟化钠
    B.枸橼酸钠
    C.双草酸盐
    D.EDTA
    E.肝素

    答案:E
    解析:
    肝素的抗凝机制: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 第4题:

    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A.氟化钠

    B.枸橼酸钠

    C.双草酸盐

    D.EDTA

    E.肝素


    正确答案:E
    E。肝素的抗凝机制:加强抗凝血酶Ⅲ(AT-Ⅲ)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从而具有阻止凝血酶的形成。

  • 第5题:

    阿司匹林作用机制

    A、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
    B、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成复合物
    C、使因子Ⅱ、Ⅶ、Ⅸ、Ⅹ显著减少
    D、使凝血因子失活
    E、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凝血因子

    答案:A
    解析:
    本品能不可逆的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使前列腺素G2和H2合成受阻,从而间接地抑制血小板合成血栓素A2,阻止血小板的功能而发挥抗血栓作用,用于防止血栓栓塞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