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光荣革命”。B.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C.“光荣革命”是一场防止天主教复辟的英国资产阶级非暴力政变。D.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题目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光荣革命”。

B.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

C.“光荣革命”是一场防止天主教复辟的英国资产阶级非暴力政变。

D.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相似考题
更多“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光荣革命是指1688--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西方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政变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与这段文字文意相符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发动了“光荣革命”。
    B.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是在“光荣革命之后”。
    C.“光荣革命”是一场防止天主教复辟的英国资产阶级非暴力政变。
    D.历史学家因为这场革命未有流血,故称之为“光荣革命”。

    答案:B
    解析:
    【思路点拨】A项与文意不相符,文中明确提到,这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革命。C项与A项的错误一样,也是只提到了英国资产阶级,而没有提到英国新贵族阶级。D项的错误在于,“光荣革命”的提法是西方历史学家认为此次革命没有流血提出的,而非西方的历史学家只是沿用了这个称谓。故应选择B选项。

  • 第2题: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拥立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发动“光荣革命”的相同目的是( )。

    A.防止军官叛乱,稳定政局
    B.镇压人民运动
    C.建立、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D.向封建势力妥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做法与封建势力相妥协,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的,即发展资本主义。

  • 第3题:

    【单选题】1688年,光荣革命让以下哪一位丧失了英国王位?()

    A.亨利八世

    B.查理五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英国

  • 第4题:

    17世纪在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是()

    A.工人和农民
    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D.新贵族和自耕农

    答案:C
    解析:
    本题旨在帮助考生掌握17世纪英国革命的特点,即资产阶级是和新贵族结成同盟,共同掀起反对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革命。掌握了这一点,对英国革命的方式、过程以及结局也就容易理解了。这道题有一定难度,解答时可采用排除法:首先可排除选项A,因为17世纪英国还没有形成工人阶级;根据同样道理,选项B也可以被排除;选项D所指新贵族和自耕农都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而17世纪英国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王朝,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的资产阶级革命,因此这场革命的领导者应该是当时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资产阶级,这样选项D也可以被排除;选项C是正确选择,由于当时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同斯图亚特王朝抗衡,因此他们与新贵族结成了同盟。

  • 第5题:

    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