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题目
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根据知识的性质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内涵及不同之处如下: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
①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即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即“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是条件项,“那么”是动作项。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如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进行四则运算、概括一段材料的主要意思等。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这两种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②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关于操作过程的知识:
③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比较缓慢,而程序性知识的加工速度很快。
更多“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照一定的标准,可把化学学科专业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属于陈述性知识

    B.物质的合成、分离和提纯属于程序性知识

    C.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

    D.无机化学的基础理论以及有机反应的基本规律属于策略性知识

    答案:C
    解析: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而能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C项正确:程序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意识提取线索,难于陈述清楚,只能借助某种方法间接推论其存在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一套办事的操作步骤,是关于“怎么办”的知识。有机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属于程序性知识,所以A、D两项错误;策略性知识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对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它是由学习方法、学习调控和元认知等要素构成的监控系统,物质的合成、分离和提纯属于策略性知识,所以B项错误。

  • 第2题:

    认知领域学习的内容相当于

    A.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条件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与认知策略
    C.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D.知识和技能

    答案:B
    解析:
    布卢姆从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出发,将学习分为认知领域学习、情感领域学习和心理运动领域的学习。而加涅将学习结果分为五类: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前三项属于认知领域的学习,

  • 第3题:

    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


    答案:
    解析:
    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如教育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的问题,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1)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2)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程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的。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运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应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的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

  • 第4题:

    请简要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涵。


    答案:
    解析: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的目的。这一概念中,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 (1)班级管理是由人去实施的,即管理的主体是人。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
    (2)班级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来实现的。
    (3)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不同的管理活动,其对象不同,可以是人或人和其他因素的综合。
    (4)班级管理是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目标。

  • 第5题:

    请比较“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内隐知识”“外显知识”这两对概念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信息,人们可以了解并报告出来;它的掌握是有或无的状态,必须是被完整的获得;学习者通过被告知可以突然的获得;可以被学习者意识到,能从口头上来交流;习得方式有两种:对环境信息进行编码,对以往目标的结果进行存储。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完成不同认知任务的知识;它的掌握可能是部分的;通过技能练习而逐渐获得的;一般不被学习者意识到,不能从口头上来交流;习得方式:类推。
    外显知识是通过学习者有意识地关注语言形式得来的知识,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形式练习可以促进其发展。内隐知识是通过交际来使用语言从而无意识地获得发展的知识,完全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功能练习可以促进其发展。

  • 第6题:

    在认知心理学家看来,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在人脑中以()表征形式来表示。

    • A、产生式
    • B、命题
    • C、表象
    • D、线性序列

    正确答案:A

  • 第7题:

    试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陈述性知识指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反应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实践性知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二者的联系
    陈述性知识经变式练习转换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运用的条件。陈述性知识是获得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运用程序性知识得到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也为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对某些信息的判断和转换,主要依靠的是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任何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过去知识的基础,而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程序性知识。
    (2)二者的区别
    从功能上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和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从测量的方式上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从心理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

  • 第8题: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 A、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 B、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C、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 D、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单选题
    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
    A

    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B

    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C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D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了知识的分类。著名认知心里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知识的不同表述形式,将知识划分为()。
    A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C

    感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

    D

    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之间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差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程序性知识是一种静态性质的知识,而陈述知识则是一种动态性质的知识。

    B

    程序性知识获得较慢,也不容易遗忘,而陈述性知识则获得较为容易,但遗忘较快。

    C

    程序性知识获得之后,修改较为容易,而陈述性知识获得之后,修改则较为困难。

    D

    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由于在人脑中的表征形式不一样,所以它们之间也就不存在着任何的联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要阐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内涵及不同之处。

    正确答案: 心理学家安德森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根据知识的性质将其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内涵及不同之处如下:
    (1)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内涵
    ①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即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事实、规则、事件、态度等。它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通常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即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以产生式或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即“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是条件项,“那么”是动作项。它包括一系列具体的操作程序,如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进行四则运算、概括一段材料的主要意思等。
    (2)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这两种知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
    ②陈述性知识是相对静态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动态的关于操作过程的知识;
    ③陈述性知识的提取比较缓慢,而程序性知识的加工速度很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语法知识的学习促进了语言的表达。这种迁移现象是

    A.陈述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B.陈述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C.程序性知识对陈述性知识的迁移
    D.程序性知识对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答案:B
    解析:
    语法知识是一种陈述性知识,语言表达是一种程序性知识。

  • 第14题:

    根据产生式的形成过程,产生式迁移理论将迁移划分为(  )

    A.程序性知识一陈述性知识迁移
    B.陈述性知识一陈述性知识迁移
    C.陈述性知识一程序性知识迁移
    D.程序性知识一程序性知识迁移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产生式的形成过程产生式迁移理论,可以将迁移划分为四种:①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指这个阶段所获取的产生式能直接用于完成迁移任务时。②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迁移:指训练阶段获得的陈述性知识结构有助于迁移阶段产生式的获取。任何技能的学习总是从陈述阶段开始,然后进入程序阶段,所以每一技能的学习都反映这种迁移。③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指已有的陈述性知识结构促进或阻碍了新的陈述性知识结构的获取。④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迁移:指获得的认知技能促进了陈述性知识的获取。

  • 第15题:

    简述陈述性知识学习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区别。


    答案:
    解析:
    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如教育学是关于什么的学问。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1)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它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2)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程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二者的相同点: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使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通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

  • 第16题: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有哪些?


    正确答案: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切为了进行信息转换活动而采取的具体操作程序。
    区别:
    ①知识类型不同
    ②表征方式和功能不同
    ③静态和动态之分
    ④获得速度与方式不同
    ⑤作出改变的难易程度不同
    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达到的标准不同

  • 第17题:

    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分为()。

    • A、陈述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 B、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 C、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 D、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简述陈述性知识学习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不同点 


    正确答案: 1、在基本结构上,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以符号所代表的概念、命题与原理的意义的学习;而程序性知识学习是为熟练掌握操作方法的学习。
    2、从意识控制的程序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高的学习,激活速度慢,往往需要有很强的意识参与;而程序性知识学习是一种意识控制程度较低的学习,激活速度快。
    3、从学习速度来看,陈述性知识学习速度快,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但遗忘的也较快;而程序性知识学习速度慢,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达到熟练水平,但不易遗忘。

  • 第19题:

    ______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正确答案:安德森

  • 第20题:

    什么是知识的表征?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怎样表征的?


    正确答案: 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大脑中的储存和组织方式。
    陈述性知识以命题、命题网络或图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正确答案: 陈述性知识指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反应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说明“做什么”和“怎样做”的实践性知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二者的联系
    陈述性知识经变式练习转换为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程序性知识运用的条件。陈述性知识是获得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运用程序性知识得到陈述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的获得也为新的陈述性知识提供了可靠的保证,陈述性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对某些信息的判断和转换,主要依靠的是个体的程序性知识,任何陈述性知识的获得都离不开过去知识的基础,而其中就包括大量的程序性知识。
    (2)二者的区别
    从功能上看,前者是用于说明事物的状况、特点及关系,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后者用于发出行为的指令,从而对某些信息进行识别和转换,做出某些动作,解决“怎样做”的问题。
    从测量的方式上看,前者可以通过“陈述”或“告诉”的方式测量;后者只能通过观察人的行为间接测量。
    从心理表征来看,前者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表征,后者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表征。
    从激活和提取的速度来看,前者激活速度慢,其提取往往是一个有意识的搜寻过程;后者激活速度快,能相互激活。
    从遗忘速度来看,前者习得速度快,遗忘也快;后者习得速度慢,遗忘也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要阐述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内涵。

    正确答案: 幼儿园班级管理是指幼儿园班级中的保教人员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资源充分运用起来,以达到高效率实现保育和教育的目的。这一概念中,包含了以下几层意思:(1)班级管理是由人去实施的,即管理的主体是人。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2)班级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调整等环节来实现的。(3)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幼儿园的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等。不同的管理活动,其对象不同,可以是人或人和其他因素的综合。(4)班级管理是有目标的活动,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管理目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______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

    正确答案: 安德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区别。

    正确答案: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陈述性知识主要以命题和命题网络的形式进行表征,表象和图式也是其重要形式。
    (2)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程序性知识则主要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进行表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