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请任选一个语法点,根据所学内容设计语法教案。”相关问题
  • 第1题:

    程序设计语言定义的内容有(250)几个方面。

    A.语法、语义和语句

    B.语义、语句和语用

    C.语法、语义和语用

    D.语法、语用和语句


    正确答案:C
    解析:程序设计语言包含三个方面,即语法、语义和语用。语法表示程序的结构或形式,亦即表示构成程序的各个记号之间的组合规则,但不涉及这些记号的特定含义,也不涉及使用者。语义表示程序的含义,亦即表示按照各种方法所表示的各个记号的特定含义,但也不涉及使用者,语用表示程序与使用者的关系。

  • 第2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FN任务,用中文作答。
    在语法教学中,语法练习的形式有哪几种(10分)?
    请对任意两种练习形式进行举例说明(10分)。


    答案:
    解析:
    (1)语法练习的形式
    ①机械型练习。这类练习的作用是帮助学生熟记、掌握语法规则和形式,一般使用互不连接的单独结构、短语或句子。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填空、选择和替换等。
    ②意义型练习。这类练习强调形式的正确理解和输出,但同时涉及了意义。练习仍然使用互不连接的单独结构,答案通常是确定的。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基于意义的填空或选择、配对、改错及合并句子、汉译英或英译汉等。
    ③交际型练习。这类练习最有使用价值和趣味性,它强调以交际为目的的意义输出或理解,在交际过程中同时注意结构的运用。常见的练习形式有:两人活动、小组讨论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头脑风暴活动等。
    (2)练习举例
    ①机械型练习——替换练习
    T:I’m trying to find a book in the box.
    S:I’m trying to find a book in the box.
    T:shell.
    S:I’Hi trying to find a book in the shelf.
    T:bed.
    S:I’m trying to find a book in the bed.
    ②意义型练习——汉译英
    我打算在我家乡买套房子。
    I want to buy a house in my hometown.

  • 第3题:

    用演绎法教授语法是()。

    A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所学语法形式的规则

    B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该语法形式的规则,然后举例说明

    C教师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学习语法规则

    D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完成语法规则的讲解和学习


    B

  • 第4题:

    什么是语法意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语法意义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语法形式实现的语法关系或功能。就现代汉语来说,助词“了”可以附着于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意义,如“吃了饭”。例如,"大"和"眼睛"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大眼睛"以后指明这是"大"的"眼睛",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眼睛?"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
    如果把同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眼睛大","大"就不再是修饰"眼睛",而是说明"眼睛"具有"大"的属性,回答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眼睛怎么样?"这是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就某一结构组合中的某一个词而言,它同时具有词义和语法意义,例如在"眼睛大"中,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即使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认得,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 第5题:

    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 A、语音、词汇和语法
    • B、语音、文字和语法
    • C、词汇、语法和修辞
    • D、文字、词汇和语法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100分钟) 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 2、(1)请至少找出连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 (2)请挑出6—8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两个常用词语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举例说明其用法) 玛丽哭了 罗兰:玛丽,你怎么哭了?病了吗? 玛丽:不是。想家了。因为感到寂寞,心情不好,所以很难过。 罗兰:别难过了。 玛丽:你不想家吗? 罗兰:我也常想家,但是不感到寂寞。 玛丽:我有姐姐,还有弟弟。在家时,我们常常一起玩儿,所以感到寂寞时总想他们。 罗兰:今天晚上礼堂有舞会,我们一起去跳跳舞吧。玩玩儿就好了。 玛丽:什么时候去? 罗兰:吃了晚饭就去吧。你在宿舍等我,我来叫你。 玛丽:好吧。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并掌握动态助词“了”的含义和用法。
    2、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
    教学重点:
    1、语法:动态助词(了2)
    2、词语:寂寞、心情、难过、别、感到、觉得、但是、因为、所以、礼堂、跳舞、舞会
    教学方法:
    1、结合语气助词,让学生理解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的不同,从而理解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2、运用PPT,运用图片,让学生反复操练。
    教学环节和步骤:
    1、组织教学:点名,和学生聊天,创设课堂良好氛围。
    2、复习旧课。复习语气助词(了1)的用法。出示PPT,学生做练习。组句:1、我昨天了骑去自行车书店2、今年来九月中国汉语我学了(略)
    3、学习新课
    (1)学习重点词语: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正音正字,理解含义。领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词语。
    (2)讲解语法:
    **动态助词“了”从意义和位置上和语气助词“了”做比较,明确动态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PPT)
    **六种用法(PPT)
    1、S+V+了+A(数量词或者其他词)+O
    例:我买了一本\他的书。
    我买一本书了。(×)
    2、S+V+了2+O+了1
    例:我买了书了。(我不买了。你别给我买了)
    3、S+V+了2+O+就+V+了1
    例:我买了书就回家了。
    4、她去上海旅游了。(√)(连动句V1…V2…了1)
    她去了上海旅游。(×)
    练习:买我书店书去了昨天
    昨天我去书店买书了。
    5、否定式:没(有)+V、
    例:我喝了一杯咖啡。我没喝咖啡。
    6、正反疑问句:V+没+V?
    v+了没有?
    例:她来没来?她来了没有?
    **结合语言点进行操练,做替换练习,以“了…就”为主,强调不同时间,语气助词的用法。
    例如:看书——睡觉下课——去银行回家——洗澡…
    (3)学课文领读、齐读、点读、轮读,正音正字,体会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4)练习
    *复述课文,成段表达
    哭…想家…因为…寂寞…不好…所以…
    别…不…吗?
    也常…但是不感到…
    有…还有…在家时…常常…所以…时…总想…
    今天…有…一起去…就好了…
    吃了…就…
    4、小结
    5、布置作业:抄写生词、课后练习、熟读课文

  • 第7题:

    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说明语法的性质。


    正确答案:(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

  • 第8题:

    问答题
    按照要求写出简要教案。课文甲:开开电视,看有没有好节目。乙:(打开电视)怎么不亮?甲:插头没插上。乙:(插上插头)屋里太亮了。拉上窗帘。甲:外边风太大,关上窗户好吗?乙:关上吧。上边这段话中重要的语法点是“V+上”,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目的的。你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讲练这个语法点?写出简要教案。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流利地朗读课文,熟练掌握“V+上”结构的意义;正确地应用“V+上”的结构。
    二、教学重点
    语法:“V+上”结构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目的
    三、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分钟)
    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学习新课(共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用包含“V+上”结构的句子引入,朗读课文,理解“V+上”结构的意义。
    2.学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
    文章中的各种词汇:电视、节目、窗户、窗帘、关上、拉上
    4.讲练重点语法(20分钟)
    文中主要出现的语法现象:关上窗户、拉上窗帘。
    (1)对文中重要的语法现象进行分析
    ①“V”和宾语必须是搭配关系。例如:“关”+“窗户”、“关”+“窗帘”都是可以进行搭配的词语。
    ②“V+上”结构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目的。例如:“关上”是一个动作,其对象是“窗户”,“关上”表示“关”这个动作的完结,较之于“关窗户”,有了结果和目的的附加义;“拉上”是一个动作,其对象是“窗帘”,表示“拉”这个动作的完结,较之于“拉窗帘”,有了结果和目的的附加义。
    (2)运用这种结构组合其他短语及其意思
    ①交上电费
    ②走上正确的道路
    ③坐上电梯
    5.学习课文(35分钟)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教师提问内容。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①重点词汇的回顾
    ②语法现象的总结
    a.对文中语法现象进行分析
    例如:关上窗户、关上窗帘、
    ①“V+上”中的V和后面的宾语应是搭配的
    ②“V+上”结构表示动作的结果或目的
    b.运用这种结构组合其他短语及其意思
    ①交上电费
    ②走上正确的道路
    ③坐上电梯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例如: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语法意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正确答案: 语法意义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语法形式实现的语法关系或功能。就现代汉语来说,助词“了”可以附着于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意义,如“吃了饭”。例如,"大"和"眼睛"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大眼睛"以后指明这是"大"的"眼睛",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眼睛?"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
    如果把同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眼睛大","大"就不再是修饰"眼睛",而是说明"眼睛"具有"大"的属性,回答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眼睛怎么样?"这是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就某一结构组合中的某一个词而言,它同时具有词义和语法意义,例如在"眼睛大"中,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即使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认得,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语法?词法和句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举汉语普通话和你所学的一种外语说明。

    正确答案: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规则。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在词法层面上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在句法层面上指遣词造句的规则。
    两者关系:
    (1)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例如英语的人称代词“I、me、my”进入句子的情况。
    (2)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例如英语fatherˊs room the door of the room同样是限定结构,但受定成分一个在后,一个在前。
    (3)词法和句法互相补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教学对象为有一点汉语基础的学生,请按45分钟安排教学计划) 要求:1、教学步骤要清晰; 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 你喜欢运动吗? 小李:你喜欢运动吗? 小孙:喜欢,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网球。 小李:你网球打得怎么样? 小孙:还行,你喜欢什么运动? 小李: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什么运动我都喜欢。

    正确答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特指疑问句用法以及有关爱好的句型
    sB.喜欢sth./do sth.吗? sB.最喜欢的是sth. SB.喜欢什么?
    2. 学习和掌握程度补语,如:v.+得+adj. ;动宾短语,如:“打篮球”“踢足球”用法,并且能在实际交谈中表达运用
    3. 学习并了解“什么”周遍性主语句的几种表达方法。
    4. 理解并掌握“运动”、“打”、“喜欢”“ 最”、“都”、“吗”、“得”等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5. 了解有关运动项目的词语,如打保龄球,打棒球,打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和步骤及课时安排
    1. 复习上节课内容(7分钟):
    方法:做课后或补充练习,检查回家作业并对重点进行补充练习
    2. 学习新课的步骤:
    (1)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先讲各类句型,包括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用法及其肯定或否定回答句式(10分钟)
    (2)生词、短语学习:领读单词;解释名词“运动”、程度副词“最”“都”,动词“喜欢”、讲解动宾短语:v.+n.(10分钟)
    (3)串讲课文(7分钟)
    包括:A.周遍性主语句(只需意会),疑问代词“什么”“谁”“哪儿”等可以表示周遍性肯定或否定。
    肯定形式:.....都
    举例:她什么水果都喜欢; 哪儿哪儿都是人;等等 否定形式:....都/也不 举例:他什么人都不喜欢; 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等等
    B.列举事例讲解程度补语:v.+得+adj,并能提出“打”“踢”一个是提手旁,一个是足字旁,代表分别用手和用脚。
    C.除了“打篮球”“踢足球”“游泳”,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点到即止)
    (4)理解内容
    重点句式A.“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网球”
    注意:运动是上位概念,打网球属于运动系列,是下位概念
    可以通过中译英“what do you like best among sport?”以及举例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
    重点句式B.是非疑问句,在陈述句句尾用上语气助词“吗”,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练习。
    (5)重点词语短语
    A.喜欢
    喜欢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做动词
    B.“打”
    注意“打”有多个义项,“打篮球”的“打”,不同于“打人”的”打“,一个是运动方式、一个是打架行为,学生必须将两者区分开来
    C.“最”
    “最”字较易解释,因为汉字用法最与英文的最高级“most”相似。当然,两者也有区别,如“excellect”在英文中没有最高级,而在中文中却有“最杰出”这种语法现象,教师可以适时提醒一下。
    (6)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分钟)
    (7)学生分角色朗读,纠正学生错误(3分钟)
    3.小结及作业:(5分钟)
    A. 通过课后习题,巩固重点知识点
    B. 布置回家作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现代汉语课三个基本内容是()
    A

    语音、词汇和语法

    B

    语音、文字和语法

    C

    词汇、语法和修辞

    D

    文字、词汇和语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基础部分的顺序:基本语法,类相关的语法,内部类的语法,继承相关的语法,异常的语法,线程的

    语法,集合的语法,io 的语法,虚拟机方面的语法,其他

    1、一个".java"源文件中是否可以包括多个类(不是内部

    类)?有什么限制?


    正确答案:

     

    可以有多个类,但只能有一个public 的类,并且public 的类名必须与文件名相一致。

  • 第14题:

    现代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有()

    A语法内容的系统性

    B语法内容的多样性

    C语法结构的规律性

    D结构规律的概括性

    E结构规律的稳定性


    A,C,D,E

  • 第15题:

    教案设计题,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 (教学对象为有一点汉语基础的学生,请按45分钟安排教学计划) 要求:1、教学步骤要清晰; 2、找出应教授的词语和语法点若干,并对其中的一个词语和一个语法点进行重点分析处理。 你喜欢运动吗? 小李:你喜欢运动吗? 小孙:喜欢,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网球。 小李:你网球打得怎么样? 小孙:还行,你喜欢什么运动? 小李:打篮球、踢足球、游泳,什么运动我都喜欢。


    正确答案: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学习和掌握特指疑问句用法以及有关爱好的句型
    sB.喜欢sth./do sth.吗? sB.最喜欢的是sth. SB.喜欢什么?
    2. 学习和掌握程度补语,如:v.+得+adj. ;动宾短语,如:“打篮球”“踢足球”用法,并且能在实际交谈中表达运用
    3. 学习并了解“什么”周遍性主语句的几种表达方法。
    4. 理解并掌握“运动”、“打”、“喜欢”“ 最”、“都”、“吗”、“得”等词语的意思及用法。
    5. 了解有关运动项目的词语,如打保龄球,打棒球,打乒乓球等。
    教学过程和步骤及课时安排
    1. 复习上节课内容(7分钟):
    方法:做课后或补充练习,检查回家作业并对重点进行补充练习
    2. 学习新课的步骤:
    (1)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先讲各类句型,包括是非疑问句、特指疑问句用法及其肯定或否定回答句式(10分钟)
    (2)生词、短语学习:领读单词;解释名词“运动”、程度副词“最”“都”,动词“喜欢”、讲解动宾短语:v.+n.(10分钟)
    (3)串讲课文(7分钟)
    包括:A.周遍性主语句(只需意会),疑问代词“什么”“谁”“哪儿”等可以表示周遍性肯定或否定。
    肯定形式:.....都
    举例:她什么水果都喜欢; 哪儿哪儿都是人;等等 否定形式:....都/也不 举例:他什么人都不喜欢; 谁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等等
    B.列举事例讲解程度补语:v.+得+adj,并能提出“打”“踢”一个是提手旁,一个是足字旁,代表分别用手和用脚。
    C.除了“打篮球”“踢足球”“游泳”,其他运动项目的学习(点到即止)
    (4)理解内容
    重点句式A.“我最喜欢的运动是打网球”
    注意:运动是上位概念,打网球属于运动系列,是下位概念
    可以通过中译英“what do you like best among sport?”以及举例让学生了解这一概念。
    重点句式B.是非疑问句,在陈述句句尾用上语气助词“吗”,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实践练习。
    (5)重点词语短语
    A.喜欢
    喜欢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做动词
    B.“打”
    注意“打”有多个义项,“打篮球”的“打”,不同于“打人”的”打“,一个是运动方式、一个是打架行为,学生必须将两者区分开来
    C.“最”
    “最”字较易解释,因为汉字用法最与英文的最高级“most”相似。当然,两者也有区别,如“excellect”在英文中没有最高级,而在中文中却有“最杰出”这种语法现象,教师可以适时提醒一下。
    (6)教师领读,学生跟读(3分钟)
    (7)学生分角色朗读,纠正学生错误(3分钟)
    3.小结及作业:(5分钟)
    A. 通过课后习题,巩固重点知识点
    B. 布置回家作业

  • 第16题:

    下面是语法教学中的几个环节,请从A-F中选出相应的教学环节说明,其中有两个多余选项。 ①动态助词“着” 师:(展示一个人正在穿衣服的视频)他正在做什么? 生:正在穿衣服。 师:(展示一个人已经穿着蓝色西装的图片)他穿着什么颜色的西装? (老师带着学生说)他穿着蓝色的西装。 板书:他穿着蓝色的西装。 说明:"V+着……”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语法。 ②“比”字句 请用“比”改说句子: 哥哥10岁,弟弟8岁。 我们班16个学生,他们班18个学生。 ④属于语法教学中的()环节。

    • A、句型操练
    • B、语法点小结
    • C、语法点导入
    • D、语法点说明
    • E、语法点比较
    • F、交际性练习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什么是语法?词法和句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举汉语普通话和你所学的一种外语说明。


    正确答案: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规则。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在词法层面上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在句法层面上指遣词造句的规则。
    两者关系:
    (1)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例如英语的人称代词“I、me、my”进入句子的情况。
    (2)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例如英语fatherˊs room the door of the room同样是限定结构,但受定成分一个在后,一个在前。
    (3)词法和句法互相补充。

  • 第18题:

    《语法大纲》丙级语法项目构成了汉语()水平标准的语法内容。


    正确答案:中等

  • 第19题:

    下列哪些属于ActionScript的基本语法?()

    • A、点语法
    • B、大括号
    • C、上括号
    • D、分号

    正确答案:A,B,C,D

  • 第20题:

    问答题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一个完整的教案。(教学对象:初级班;课时:100分钟)  (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  (2)①请至少找出两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  ②请挑出6~8个应教授的重点词语,并对两个常用词语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举例说明其用法。)玛丽哭了  罗兰:玛丽,你怎么哭了?病了吗?  玛丽;不是。想家了。因为感到寂寞,心情不好,所以很难过。  罗兰:别难过了。  玛丽:你不想家吗?  罗兰:我也常想家,但是不感到寂寞。  玛丽:我有姐姐,还有弟弟。在家时,我们常常一起玩儿,所以感到寂寞时总想他们。  罗兰:今天晚上礼堂有舞会,我们一起去跳跳舞吧。玩玩儿就好了。  玛丽:什么时候去?  罗兰:吃了晚饭就去吧。你在宿舍等我,我来叫你。  玛丽:好吧。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
    教 案 (1)教学目标和要求
    ①理解并掌握动态助词“了”的含义和用法。
    ②要求学生能正确使用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
    (2)教学重点
    ①语法
    动态助词(了2)。
    ②词语
    寂寞、心情、难过、别、感到、觉得、但是、因为、所以、礼堂、跳舞、舞会。
    (3)教学方法
    ①结合语气助词,让学生理解语气助词和动态助词的不同,从而理解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运用PPT,运用图片,让学生反复操练。
    (4)教学步骤
    ①组织教学
    点名,和学生聊天,创设课堂良好氛围。
    ②复习旧课
    复习语气助词(了1)的用法。出示PPT,学生做练习。
    组句:
    a.我 昨天 了 骑 去 自行车 书店
    b.今年 来 九月 中国 汉语 我 学 了
    ③学习新课
    a.学习重点词语
    教师领读,学生齐读,点读,正音正字,理解含义。带领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运用词语。
    b.讲解语法
    动态助词“了”从意义和位置上和语气助词“了”做比较,明确动态助词“了”的意义和用法。分别有六种用法:
    第一,S+V+了+A(数量词或者其他词)+O
    例:我买了一本他的书。
    我买一本书了。(错误)
    第二,S+V+了2+O+了1
    例:我买了书了。(我不买了。你别给我买了)
    第三,S+V+了2+O+就+V+了1
    例:我买了书就回家了。
    第四,她去上海旅游了。(正确)(连动句V1+V2+了1)
    她去了上海旅游。(错误)
    组句练习:
    买 我 书店 书 去 了 昨天
    第五,否定式:没(有)+V
    例:我喝了一杯咖啡。
    我没喝咖啡。
    第六,正反疑问句:V+没+V?/V+了没有?
    例:她来没来?/她来了没有?
    结合语言点进行操练,做替换练习,以“了…就”为主,强调不同时间,语气助词的用法。
    例如:看书 睡觉;下课 银行;回家 洗澡
    c.学课文,领读、齐读、点读、轮读,正音正字,体会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在课文中的运用。
    d.练习:复述课文,成段表达。
    哭……想家……因为……寂寞……不好……所以……
    别……不……吗?
    也常……但是不感到……
    有……还有……在家时……常常……所以……时……总想……
    今天……有……一起去……就好了……
    吃了……就……
    ④小结
    ⑤布置作业
    抄写生词、课后练习、熟读课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用中文作答。在语法教学中,语法练习的形式有哪几种?请对任意两种练习形式进行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语法大纲》丙级语法项目构成了汉语()水平标准的语法内容。

    正确答案: 中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阅读和分析所给的课文,并写出教案。[2010年真题](教学对象:中级班;课时:90分钟)要求如下:1.教案的步骤要清晰有序;2.请至少找出三个应教授的语法点,并对其中的一个语法点进行分析和处理(要求:讲清这个语法点的形式和意义;举出两个同类的例子;设计出一种相应的语法练习题)。老刘:哎,老张!你每天都来这儿锻炼吗?老张:只要不刮风下雨,我就来活动活动。老刘:我也是。老张:退休以后真是轻闲了,下下棋、逛逛公园、跟老朋友聊聊天儿,挺快乐的。老刘:是啊,我每天上午练练书法、看看书,下午去小学接孙子。老张:听说你那小孙子学习特别好,还会背很多古诗古文。老刘:聪明是聪明,就是贪玩儿,得老督促他学习。老张:那就不错了,我那孙子就是不爱学习。老刘:你那孙子还小,大了就知道学习了。老张:也许大了就不那么贪玩了。不聊了,我得回去了,再见!老刘:好,再见!

    正确答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动词的的方式和类型;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使用动词的重叠形式。
    二、教学重点
    语法:动词的重叠形式,语素“老”的使用,动词的否定形式
    三、教学环节( )。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分钟)
    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学习新课(共80分钟)
    1.导入新课(5分钟)
    引入文章的话题,朗读课文,强调文章中的动词的重叠形式。
    2.学习生词(10分钟)
    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
    动词原形---动词重叠形式
    例:看书---看看书
    逛公园—逛逛公园
    4.讲练重点语法(20分钟)。
    (1)动词的重叠形式
    ①比较各动词的原形和重叠形式,并进行讲解与归纳( )。
    a. ABAB式的用法
    如“活动”—“活动活动”
    b.AAB式的用法
    如“打球”—“打打球”“聊天儿”—“聊聊天儿”
    ②设计话题,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
    在这一教育、学环节中,根据归纳的动词重叠的形式,进行自由运用。
    例:我出来锻炼锻炼。----我爱和我妈斗斗嘴----爷爷给我讲讲故事吧!
    对文章中没有出现的动词进行类比运用,熟悉掌握动词重叠形式的类型。
    (2)语素“老”的用法
    将文章中的老的不同用法的词进行比较,归纳出不同的语素意义和用法。
    (3)动词的否定形式的用法
    熟悉动词的否定形式,并进行自由造句练习。
    5.学习课文(35分钟)
    (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教师提问内容。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 )。
    a.重点词汇、语法点和课文内容提示
    动词的重叠形式的类型( )。
    第一,ABAB式的用法
    如“活动”—“活动活动”
    第二,AAB式的用法
    如“打球”—“打打球”“聊天儿”—“聊聊天儿”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例如: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说明语法的性质。

    正确答案: (一)抽象性
    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
    (二)生成性
    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
    (三)稳定性
    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
    (四)民族性
    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 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