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有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有3人各捐8册,其余各捐10册;丙班有2人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550册之间。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 A. 48,50,53 B. 49,51,53 C. 51,53,49 D. 49,53,51

题目
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有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有3人各捐8册,其余各捐10册;丙班有2人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550册之间。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

A. 48,50,53
B. 49,51,53
C. 51,53,49
D. 49,53,51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求甲、乙、丙三个班的人数,为此可先估算甲班人数。先估算甲班人数:由题意,甲班比丙班多捐28 + 101 = 129(册),而丙班捐书不少于400册。所以甲班捐书在529-550册之间,
设甲班人数为 X,则 529≤1X6 + 2X7 +11(x-3)≤550,即 ,故x可取50或51。
下面再逐一核算。
如果甲班有50人,则甲班共捐书1X6 + 2X7 + 11 X(50-3) = 537(册)。
这样,乙班捐书537-28 = 509(册)。
于是乙班人数应有(509-6 -8X3)/10 + 4 = 51. 9(人)。
人数应为整数,所以不合题意,因此甲班应有51人。故答案为C。
更多“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有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有3人各捐8册,其余各捐10册;丙班有2人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550册之间。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海啸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

    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

    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

    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

    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谁捐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A  [解析]如果甲的回答是真话,其他都是假话,则乙和丁的回答矛盾;如果乙的回答是真话,则甲也为真;如果丙的回答是真话,甲、丁两人的回答也都为真;如果丁的回答是真话,其他都是假话,则根据丁,钱不是丁捐的,根据丙可知,不是乙捐的,根据甲的回答可知,1000元是甲捐的,故答案为A。

  • 第2题:

    甲、乙、丙三个班向希望工程捐赠图书,已知甲班有1人捐6册、有2人各捐7册,其余各捐11册;乙班有1人捐6册,有3人各捐8册,其余各捐10册;丙班有2人捐4册,6人各捐7册,其余人各捐9册。已知甲班捐书总数比乙班多28册,乙班比丙班多101册,各班捐书总数在400—550之间。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

    A. 48,50,53

    B. 49,51,53

    C. 51,53,49

    D. 49,53,51


    正确答案:C
    9. C。【解析】本题可先估算甲班人数。甲班人数:由题意,甲班比丙班多捐 28+101=129(册),而丙班捐书不少于400册。所以甲班捐书在529~550册之间,设甲班人数为x,则529≤1×6+2×7+11(x-3)≤550,即,故x可取50或 51。下面逐一核算。如果甲班有50人,则甲班共捐书1×6+2×7+11(50-3)= 537(册)。这样,乙班捐书537-28=509册。于是乙班人数应有(509-6-8×3 )/10+4=51.9人。人数应为整数,所以不合题意,因此甲班应有51人。

  • 第3题:

    单位号召员工为贫困灾区捐款,你会选择哪种做法?( )

    A.因为是自愿捐款,自己可以不捐

    B.自己工资低,少捐点

    C.看别人捐多少就捐多少

    D.尽量多捐点


    答案:D

  • 第4题:

    学校在为云南鲁甸地震的义捐活动中收到的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证,可以断定是周、吴、郑、王中的某两个捐的。经询问,
    周:不是我捐的
    吴:是王捐的
    郑:是吴捐的
    王:我肯定没有捐
    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已知条件,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可能是真的:
    A是吴和王捐的
    B是周和王捐的
    C是郑和王捐的
    D是郑和吴捐的


    答案:C
    解析:
    解析:
    使用代入法,吴和王的话矛盾。
    代入A则周说真话,吴说真话,郑说真话,王说假话,三人说真话,与题干矛盾;
    代入B则周说假话,吴说真话,郑说假话,王说假话,三假与题干矛盾;
    代入C则周吴说真话,郑王说假话,正确。
    故正确答案为C。

  • 第5题:

    学校组织学生举行献爱心捐款活动,某年级共有三个班,甲班捐款数是另外两个班捐款总数的2/5,乙班捐款学是丙班的1.2倍,丙班捐款数比甲班多300元,则这三个班一共捐款( )元。

    A.6000
    B.6600
    C.7000
    D.7700

    答案:D
    解析:
    甲班捐款数是乙班和丙班捐款总数的2/5,即乙班和丙班的捐款总数比甲班多3/5,丙班捐款比甲班多300元,乙班捐款是丙班的1.2倍,则乙班捐款比甲班多300×1.2=360元,即300+360=660元为乙班和丙班的捐款总数比甲班多的3/5,故甲、乙、丙三个班的捐款总数为(5+2)×(660+3/5)=7×1100=7700。

  • 第6题:

    连部安排甲、乙、丙三个班完成某项工程,甲班单独工作需要4天,乙班单独工作需要6天,而甲、乙、丙三个班共同工作只需要2天。则丙班单独工作需要( )天完成。

    A.11
    B.13
    C.12
    D.14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设工作总量为12,可得甲的效率为3,乙的效率为2,甲乙丙三个的合作效率为6,则丙的效率为1,因此丙单独工作需要的时间为12÷1=12(天)。

  • 第7题:

    附捐邮票面值与附加金额的表示方法有()。

    • A、印有邮资+附捐金额
    • B、印有邮资和售价
    • C、不印附捐金额
    • D、不印邮资,只印附捐金额

    正确答案:A,B,C

  • 第8题:

    甲班捐款100元,比乙班多捐10.8元,乙班捐()元。

    • A、90.8
    • B、90.2
    • C、89.2

    正确答案:C

  • 第9题:

    单选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一位同学为地震灾区捐款1000元,当老师询问时,他们分别这样回答:甲: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乙:这1000元是丁捐的。丙:这1000元是乙捐的。丁:这1000元不是我捐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由此可见这1000元是()捐的。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死”的婉言的是()
    A

    长终而不得反

    B

    弃捐填沟壑

    C

    一子早世

    D

    即含不瞑

    E

    民莹将捐馆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000元的匿名捐款,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2题:

    有甲乙丙三个班,如果从甲班调1名学生到乙班,甲乙两班人数相等。如果从乙班抽调1名学生到丙班就比乙班多2人,甲班和丙班相比,哪个班人多?多几人?( )

    A.甲班与丙班人数相等

    B.甲班比丙班多2人

    C.甲班比丙班多1人

    D.甲班比丙班少1人


    正确答案:B
    根据题意设甲乙丙三个班分别为x人,y人,z人,则x一1=y+1,y一1=z+1—2,解得x=z+2。正确答案为B。

  • 第13题:

    在向南方雪灾受灾地区的捐款活动中,某慈善组织收到一笔10 000元的匿名捐款, 该组织经过调查,发现是甲、乙、丙、丁四个人当中的某一个捐的,慈善组织成员对他 们进行求证时,发现他们的说法相互矛盾: 甲说,对不起,这钱不是我捐的; 乙说,我估计这钱肯定是丁捐的; 丙说,乙的收入最高,肯定是乙捐的; 丁说,乙的说法没有任何根据。 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个说了真话,那么到底谁是真正的捐款者呢?( ) A.甲 B.乙 C.丙 D.丁


    正确答案:A
    本题属于结论型类推理。本题适合代入法。将A项代入,符合只有一个人说话的结论。解答此类题目,使用代入法可以较快的检验各个选项。故选A。

  • 第14题:

    公司号召员工为贫困灾区捐款,你会选择哪种做法?( )

    A.因为是自愿捐款.自己可以不捐

    B.自己工资低,少指点

    C.看别人捐多少就捐多少

    D.尽量多捐点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某学校有甲、乙两个班,原来甲班比乙班少20人,现在从乙班中抽调14人去甲班,则乙班是甲班的7/8,甲班原来有()人?

    A.50
    B.53
    C.55
    D.60

    答案:A
    解析:

  • 第16题:

    甲、乙、丙三家企业在某次慈善捐助活动中共捐赠人民币8000万元,甲企业比乙企业多捐1800万元,乙企业和丙企业的捐助比例为8:15,甲企业捐了()万元。

    A.3000
    B.3400
    C.1600
    D.4600

    答案:B
    解析:
    设甲捐款1800+x,则乙、丙分别捐款x和6200-2x,由题意:


    解得x=1600,所以甲捐款3400。

  • 第17题:

    某学校有甲、乙两个班,原来甲班比乙班少20人,现在从乙班中抽调14人去甲班,则乙班是甲班的



    ,甲班原来有( )人

    A.50
    B.53
    C.55
    D.60

    答案:A
    解析:
    现在甲班比乙班多14x2-20=8人,则甲班现在有



    人,甲班原有64-14=50人,选择A。

  • 第18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死”的婉言的是()选项

    • A、长终而不得反
    • B、弃捐填沟壑
    • C、一子早世
    • D、即含不瞑
    • E、民莹将捐馆舍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下列各句中不含“死”的婉言的是()

    • A、长终而不得反
    • B、弃捐填沟壑
    • C、一子早世
    • D、即含不瞑
    • E、民莹将捐馆舍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学校山区献爱心捐助小组突然收到一大笔没有署名的捐款,经过多方查找,可以断定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个人捐的。经询问,甲说:“不是我捐的。”乙说:“是丁捐的。”丙说:“是乙捐的。”丁说:“我肯定没有捐。”最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根据以上已知条件,请判断下列哪项为真(   )
    A

    甲说的是真话,是丙捐的

    B

    丁说的是真话,是甲捐的

    C

    乙说的是真话,是丁捐的

    D

    丁说的是假话,是丁捐的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甲班捐款100元,比乙班多捐10.8元,乙班捐()元。
    A

    90.8

    B

    90.2

    C

    89.2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附捐邮票面值与附加金额的表示方法有()。
    A

    印有邮资+附捐金额

    B

    印有邮资和售价

    C

    不印附捐金额

    D

    不印邮资,只印附捐金额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