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民警高某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男子抢夺一名学生的手机后夺路而逃。高某见状立刻借用身边行人李某的电动自行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 关于高某在下班期间制服抢夺行为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履职行为 B.属于民事行为 C.属于公益行为 D.属于个人行为

题目
民警高某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男子抢夺一名学生的手机后夺路而逃。高某见状立刻借用身边行人李某的电动自行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
关于高某在下班期间制服抢夺行为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履职行为
B.属于民事行为
C.属于公益行为
D.属于个人行为

相似考题
更多“民警高某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男子抢夺一名学生的手机后夺路而逃。高某见状立刻借用身边行人李某的电动自行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 ”相关问题
  • 第1题:

    民警高某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男子抢夺一名学生的手机后夺路而逃。高某见状立刻借用身边行人李某的电动自行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
    高某行使的人民警察紧急状态处置权是

    A.紧急优先权
    B.紧急征用权
    C.封闭权
    D.管制权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民警察法。
    第二步,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条,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
    因此,选择B选项。

  • 第2题:

    某刑警队民警高某开车下班途中,遇到飞车抢夺,于是立即驾车追赶。犯罪嫌疑人逃入一小巷中,民警高某的车无法驶入,便使用公民李某的摩托车继续追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不慎将摩托车撞坏,民警高某也因此负伤。对民警高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见义勇为负伤
    B.因公负伤
    C.若致残应当享受必要的治疗、康复服务
    D.若致残由犯罪嫌疑人承担医药费

    答案:B,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民警高某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负伤,属于因公负伤,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应当享受必要的治疗、康复,其中被评定残疾的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C项正确、D项错误。因此选择BC项。

  • 第3题:

    民警高某在下班途中发现一名男子抢夺一名学生的手机后夺路而逃。高某见状立刻借用身边行人李某的电动自行车追赶犯罪嫌疑人,并将其制服。
    高某的行为体现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有

    A.忠诚
    B.为民
    C.公正
    D.廉洁

    答案:A,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第二步,忠诚是对人民警察的根本政治要求,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品格,内容包含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高某行为体现了忠于人民的要求。为民是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根本宗旨,高某行为体现了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因此,选择AB选项。

  • 第4题:

    2018年底,某区公安局朝阳路派出所辖区内的校园周边发生多起治安、刑事案件。派出所要求民警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守护,展开制度化建设,规范了巡逻工作的标准和具体流程。
    民警小张、小李将该男子带回派出所继续盘问后查明:12月30日17时许,陈某(该男子)路过朝阳小学时,发现学生王某手拿一部价值3000余元的新手机边走边看。陈某尾随王某伺机一把从王某手中拽过手机就跑,王某想上前要回手机,并喊叫:“还给我!”陈某恐怕他人帮助王某,加速逃逸。王某见状只得停止追赶。陈某的行为涉嫌构成:(单选)

    A.抢夺罪
    B.抢劫罪
    C.盗窃罪
    D.侵占罪

    答案:A
    解析: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七条,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构成抢夺罪。陈某尾随王某,将王某紧密占有的手机强行夺走的行为,在追赶过程中,陈某只是加速逃跑而并未对王某使用暴力或暴力相威胁,故不构成抢劫罪而是构成抢夺罪。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抢劫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行为。
    C项:盗窃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D项:侵占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 第5题:

    民警孙某、何某接到报警,到现场发现辖区内一个精神病人,病情发作,举菜刀追赶村民徐某。口头警告无效,民警何某鸣枪警告,仍无效,于是开枪击中精神病人腿部,将其制服。何某行为对否。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某年8月10日上午9时,某派出所长李某带领民警依法对犯罪嫌疑人刘某的住所进行公开搜查,搜查中发现一间卧室住一对陌生男女,便令该男女自己穿好衣服到客厅接受盘问。约2分钟后,所长李某发现陌生男子出卧室往大门外面跑,便上前阻拦,该陌生男子突然掏出手枪朝李某开了一枪,李某被击中头部当场死亡。后在民警的合力围捕下,将犯罪嫌疑男子抓获。本次行动的教训在哪里?如何进行室内搜查?


    正确答案: 本次行动的教训有:
    ①.在室内搜查时没有对室内人员进行控制和监视;
    ②.没有对室内人员进行人身搜查。
    室内搜查的步骤和方法:
    ①.控制出入口;
    ②.入室控制室内所有人员;
    ③.对室内犯罪嫌疑人实施人身搜查;
    ④.出示《拘留证》或《逮捕证》、《搜查证》,并让犯罪嫌疑人签字;
    ⑤.对其他室内人员进行人身搜查;
    ⑥.分工负责对室内进行搜查。

  • 第7题:

    某日,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民警肖某发现前面有一名男子准备跳江自杀,肖某应当立即报告,并等候领导布置工作后再进行处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8题:

    犯罪嫌疑人王某在一闹市区抢夺了一妇女挎包,逃跑途中被群众围住,王某掏出一把匕首在空中挥舞,不准群众靠近。民警到达现场后,先是口头警告,王某持匕首朝民警挥来,民警开枪将王某击伤后抓获。民警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张某是一名警察,在巡逻途中不慎将依法配备的枪支丢失,被李某捡拾,张某发现枪支丢失后因害怕未及时报告,数日后,李某持枪抢劫他人。对张某应以丢失枪支不报罪定罪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0题:

    民警高某接到报警称有人飞车抢夺,于是设卡拦截,因犯罪嫌疑人驾驶摩托车冲卡而逃,即驾驶警车闯红灯追赶。犯罪嫌疑人逃至一小巷,警车无法驶入,高某便使用公民李某的摩托车继续进行追赶,抓获犯罪嫌疑人,但不慎将摩托车撞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警驾驶警车闯红灯应予处罚
    • B、应及时归还李某的摩托车并支付适当费用
    • C、民警使用李某的车辆需经李某同意
    • D、对李某车辆损失应当补偿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李某夜晚在一个偏僻的路段溜达,看见一个留着长发的人拎着一个提包独自行走,以为是单身女性,就蹑手蹑脚地跟在此人身后,然后猛地将其扑倒,欲行强奸,此人拼命反抗,李某很快发现此人是一名男性,就转身提起此人的提包就走。该男子紧紧追赶,看该男子紧追不放,李某转身掏出随身携带的假枪,威胁该男子离开,该男子只得任由李某离去。 问题: 请分析李某构成何种犯罪和犯罪形态如何。


    正确答案: 本案中李某构成了强奸罪和抢劫罪,其中的强奸罪属于未遂,抢劫罪属于既遂。
    李某强奸长发男子的行为,由于对象错误而未遂。
    李某提起男子的提包就走,属于抢夺行为,当该男子追赶不放时,李某拿出假枪威胁该男子,属于为窝藏赃物或者抗拒抓捕进行威胁的行为,因此,李某构成了我国《刑法》第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罪。因为李某最终将男子的提包拿走,所以李某构成抢劫罪的既遂。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国家赔偿范围的是()。
    A

    公安民警将逃犯制服后,打伤其一条腿以免其再次逃跑

    B

    民警李某,在审讯犯罪嫌疑人张某的过程中打伤张某

    C

    杨某和张某在互殴中受伤,民警刘某劝诫无效后,迅速将两人制服

    D

    人民警察对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王某进行羁押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B项属于人民警察违法行使职权的行为,属于国家赔偿的范围。C项属于人民警察正常行使的职权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因未到达法定责任年龄或者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后果而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故D项不符合题意。

  • 第13题:

    民警甲接到王某报警称有人飞车抢夺,于是设卡拦截,因犯罪嫌疑人驾驶摩托车冲卡而逃,甲驾警车闯红灯追赶。犯罪嫌疑人逃至一小巷警车无法驶人,民警甲便使用公民乙的摩托车继进行追赶,抓获犯罪嫌疑人陈二狗,但不慎将摩托车撞坏。
    在对本案进行侦查的过程中,下列可以作为本案证据的是()。

    A.被害人王某的陈述
    B.路人李某目睹抢夺过程的陈述
    C.犯罪嫌疑人二狗的供述
    D.监控拍摄到二狗抢夺过程的视频

    答案:A,B,C,D
    解析: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五十六条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一)物证:(二)书证;(三)证人证言;(四)被害人陈述;(五)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六)鉴定意见;(七)勘验、检查、侦查实验、搜查、查封,扣押、提取、辨认等笔录;(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因此选择ABCD项。

  • 第14题:

    某刑警队民警高某开车下班途中,遇到飞车抢夺,于是立即驾车追赶。犯罪嫌疑人逃入一小巷中,民警高某的车无法驶入,便使用公民李某的摩托车继续追赶,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但不慎将摩托车撞坏,民警高某也因此负伤。对民警高某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见义勇为负伤
    B.因公负伤
    C.若致残应当享受必要的治疗、康复服务
    D.若致残由见义勇为基金提供治疗、康复费用

    答案:B,C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民警高某是在履行工作职责时负伤,属于因公负伤,故A项错误B项正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公致残的,应当享受必要的治疗、康复,其中被评定残疾的人员享受国家规定的抚恤和优待。C项正确、D项错误。因此选择BC项。

  • 第15题:

    某刑警中队值班民警小高接报警,称有人实施抢劫后沿着河边小路逃窜。于是,小高驾驶警车追捕犯罪嫌疑人,期间连闯红灯2次。由于警车无法在狭窄道路通行,小高在出示证件后想借用欧阳某的电动自行车,欧某因害怕受骗,不想借车。小高无奈强行夺车后继续追赶,追缉途中电动自行车后轮爆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高未征得欧阳某的同意强行夺车的行为合法
    B.小高驾驶警车闯红灯的行为违法
    C.小高使用欧阳某的电动自行车完毕后应当及时归还但无需支付费用
    D.小高使用电动自行车过程中造成了损坏,该损失应当由小高予以赔偿

    答案:A
    解析:
    根据《人民警察法》第十三条,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必要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优先使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个人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场地和建筑物,用后应当及时归还,并支付适当费用;造成损失的,应当赔偿。本案中小高未征得欧阳某的同意强行夺车,属于警察优先权的行使,是合法的。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 第16题:

    陆某在一闹市区抢夺了一名妇女的挎包后逃跑,该妇女和群众从后面赶上将其围住,陆某抓住一名群众,将匕首架在该群众脖子上。民警到达现场后,先是口头警告,后鸣枪示警,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开枪将陆某击伤后抓获。民警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7题:

    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民警高某发现甲正在用木棒击打乙腿部,乙倒地后甲继续殴打乙的背部,高某立即开枪击中甲的腿部
    • B、孕妇朱某携带枪支逃跑,民警王某开枪射击
    • C、张某在公众聚集的场所安装爆炸物后正准备实施爆炸,民警胡某发现后,立即开枪射击
    • D、李某深夜盗窃后被巡逻的民警周某发现。李某转身便跑,周某经警告无效后,开枪击中李某的腿部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李某在网吧上网时发现邻桌的男子王某使用的苹果手机非常时尚靓丽,意图占为己有,于是以自己手机没电为由向王某借用手机。李某借得手机后,边打电话边向门口移动,后趁王某不注意,离开现场。李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 B、抢夺罪
    • C、侵占罪
    • D、盗窃罪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陆某在一闹市区抢夺了一名妇女的挎包后逃跑,该妇女和群众从后面赶上将其围住,陆某抓住一名群众,将匕首架在该群众的脖子上。民警到达现场后,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开枪将陆某击伤后抓获。民警开枪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民警老刘和小萨接到报警后迅速到达现场,发现怀孕妇女吴某正在抢劫一名妇女的背包。老刘大声警告并鸣枪示警。在吴某稍有犹豫的一刹那,小萨冲上去将吴某制服。上述处置方法正确。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民警甲发现李某正在殴打徐某,附近群众聚集围观。甲经警告无效,遂要求围观群众远离并使用警棍制服李某。民警使用警棍的行为是合法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2题:

    某派出所在办理行政案件中进行了下列扣押,其中不正确的有()。

    • A、民警在检查陈某汽车的后备箱中发现了仿真**。由于情况紧急,民警当场实施扣押,并在24小时内向所属分局局长报告后,可以不补办批准手续
    • B、民警办理刘某吸毒案件时,对刘某的生活必需品进行扣押
    • C、蒋某抢夺谢某的手机,被民警当场抓获。后派出所扣押了谢某被抢夺走的手机
    • D、民警在办理王某殴打李某的案件中,认为王某殴打李某使用的板砖符合扣押条件,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后进行扣押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无业青年陆某,持刀潜入市师范学院一女生宿舍,企图用暴力实施强奸,邻室同学发现后报警。民警赶到现场后,陆某慑服,并跪地求饶。其中一名民警恐陆某佯装,伺机反扑,当即开枪将陆某大腿打伤,然后擒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警开枪前应先予警告陆某,警告无效再开枪
    • B、民警不应该使用武器
    • C、民警应开枪打陆某持刀的手,不应打其大腿
    • D、民警应该使用制服性警械来制服陆某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