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
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更多“用于治疗白细胞减少症的药物( )A.腺嘌呤B.阿司匹林C.维生素KD.维生素B12E.阿托品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主要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鱼精蛋白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K


    答案:D
    解析:
    尿激酶激活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也称血栓溶解药,但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

    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环加氧酶(COX,PG合成酶),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故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50mg/d)预防血栓形成,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降低其病死率和再梗死率。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肝素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

    香豆素类具有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立即停药,用大量维生素K对抗。

  • 第2题:

    主要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鱼精蛋白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K


    答案:B
    解析:
    尿激酶激活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也称血栓溶解药,但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

    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环加氧酶(COX,PG合成酶),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故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50mg/d)预防血栓形成,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降低其病死率和再梗死率。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肝素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

    香豆素类具有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立即停药,用大量维生素K对抗。

  • 第3题:

    用于香豆素类引起自发性出血的解救的药物是

    A.阿司匹林
    B.鱼精蛋白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K


    答案:E
    解析:
    尿激酶激活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也称血栓溶解药,但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

    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环加氧酶(COX,PG合成酶),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故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50mg/d)预防血栓形成,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降低其病死率和再梗死率。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肝素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

    香豆素类具有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立即停药,用大量维生素K对抗。

  • 第4题:

    A.阿司匹林
    B.鱼精蛋白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K

    主要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的药物是

    答案:B
    解析:
    1.尿激酶激活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也称血栓溶解药,但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
    2.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环加氧酶(COX,PG合成酶),减少血栓素A(TXA)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故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50mg/d)预防血栓形成,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降低其病死率和再梗死率。
    3.维生素B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4.肝素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
    5.香豆素类具有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立即停药,用大量维生素K对抗。

  • 第5题:

    可用于治疗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的是

    A.阿司匹林
    B.鱼精蛋白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K


    答案:D
    解析:
    尿激酶激活纤溶酶,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也称血栓溶解药,但对形成已久、已机化的血栓无效;用于治疗急性肺栓塞、急性动脉栓塞、心肌梗死、脑梗死。

    阿司匹林小剂量抑制环加氧酶(COX,PG合成酶),减少血栓素A2(TXA2)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大剂量阿司匹林可抑制血管壁中前列环素生成,易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故常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50mg/d)预防血栓形成,用于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和心肌梗死,降低其病死率和再梗死率。

    维生素B12参与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用于恶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

    肝素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严重出血的特效解救药是鱼精蛋白。

    香豆素类具有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过量时易发生自发性出血,立即停药并以大量维生素K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