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一般未经修饰的微球主要为被动靶向,微球混悬液经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肺毛细血管网接触,而肺部毛细血管网的直径为3~11μm,因此大于3μm的微球将被肺有效截获,主要浓集于肺,可用于治疗肺部感染、防止肿瘤向肺部转移等。小于3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可利用其治疗肝、脾寄生虫、真菌感染和酶缺乏等疾病。小于0.1μm的微球有可能透过血管细胞的膜孔而离开血液循环,这些膜孔取决于血管床的不同大小,胰、肠和肾的毛细血管内皮的膜孔为50~60nm,而肝、脾和骨髓的膜孔为
100nm,肿瘤区域的毛细血管壁由于炎症比正常者有较大的渗透性。

更多“粒径小于3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C.肺 D.脑E.肾 ”相关问题
  • 第1题:

    粒径小于3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微粒的靶向性。被动靶向微粒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粒径的大小。小于100nm的纳米囊与纳米球可缓慢积集于骨髓;小于3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进而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故本题答案应选B。

  • 第2题:

    粒径小于3u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A .骨髓 B .肝、脾
    C .肺 D .脑
    E .肾


    答案:B
    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微粒的靶向性。
    一般未经修饰的微球主要为被动靶向,微球混悬液经静脉注射后,首先与肺毛细血管网接触,而肺部毛细血管网的直径为3?11um,因此大于3um的微球将被肺有效截获,主要浓集于肺,可用于治疗肺部感染、防止肿瘤向肺部转移等。小于3u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可利用其治疗肝、脾寄生虫、真菌感染和酶缺乏等疾病。小于0.1um的微球有可能透过血管细胞的膜孔而离开血液循环,这些膜孔取决于血管床的不同大小,胰、肠和肾的毛细血管内皮的膜孔为50?60nm,而肝、脾和骨髓的膜孔为100nm,肿瘤区域的毛细血管壁由于炎症比正常者有较大的渗透性。

  • 第3题:

    粒径小于7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

    C

    D

    E


    B
    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其粒径的大小,通常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积集于巨噬细胞;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200~400nm的纳米粒集中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小于10nm的纳米粒则缓慢积集于骨髓;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

  • 第4题:

    粒径小于3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被动靶向制剂。被动靶向的微粒经静脉注射后其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粒径的大小,小于10nm的纳米囊或纳米球可缓慢积集于骨髓;小于3μm时一般被肝、脾中巨噬细胞摄取;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故答案选B。

  • 第5题:

    粒径小于7μm的被动靶向微粒,静注后的靶部位是

    A.骨髓?
    B.肝、脾?
    C.肺
    D.脑?
    E.肾

    答案:B
    解析:
    被动靶向制剂经静脉注射后在体内的分布首先取决于其粒径的大小,通常粒径在2.5~10μm时,大部分积集于巨噬细胞;小于7μm时一般被肝、脾中的巨噬细胞摄取;200~400nm的纳米粒集中于肝后迅速被肝清除;小于10nm的纳米粒则缓慢积集于骨髓;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被肺的最小毛细血管床以机械滤过方式截留,被单核白细胞摄取进入肺组织或肺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