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阿司匹林()。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 Ⅱ b/ Ⅲ a受体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 2 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 Ⅹ a,减少血栓形成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题目

阿司匹林()。

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

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 Ⅱ b/ Ⅲ a受体

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 2 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 Ⅹ a,减少血栓形成

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阿司匹林()。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 Ⅱ b/ Ⅲ a ”相关问题
  • 第1题:

    双嘧达莫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
    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
    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减少血栓形成
    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答案:A
    解析: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常用双嘧达莫和西洛他唑,双嘧达莫可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使血小板内cAMP浓度增高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抑制血小板的第一相聚集和第二相聚集,高浓度(500μg/ml)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具有对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对出血时间无影响。

  • 第2题:

    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
    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
    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减少血栓形成
    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答案:C
    解析:
    阿司匹林使血小板的环氧酶(COX)乙酰化,减少TXA2的生成,对TXA2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不可逆地抑制作用;对二磷酸腺苷(ADP)或肾上腺素诱导的Ⅱ相聚集也有阻断作用,并可抑制作用低浓度胶原、凝血酶、某些病毒和细菌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减少血栓形成。

  • 第3题:

    下列药物属于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的是

    A.阿司匹林
    B.双嘧达莫
    C.替罗非班
    D.硫酸亚铁
    E.替格雷洛

    答案:C
    解析:
    替罗非班为一种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可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的灌注。
    【该题针对“抗血小板药——整合素受体阻断剂”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4题:

    氯吡格雷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
    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
    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减少血栓形成
    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答案:E
    解析:
    P2Y12阻断剂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而不影响ADP介导的血管反应。目前,临床使用的P2Y12阻断剂有噻氯匹定、氯吡格雷、阿那格雷、普拉格雷、依诺格雷、替格瑞洛和坎格瑞洛。

  • 第5题:

    替罗非班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磷酸二酯酶对cAMP的降解作用
    B.高选择地阻断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
    C.使环氧酶失活,减少TXA2生成,产生抗血栓形成作用
    D.选择性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减少血栓形成
    E.阻断二磷酸腺苷P2Y12受体,抑制血小板聚集

    答案:B
    解析:
    替罗非班为一种高选择性非肽类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阻断剂,可减少血栓负荷和继发的远端微循环栓塞,改善心肌组织水平的灌注。本品可与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膜表面Ⅱb/Ⅲa受体高度而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断血小板聚集,控制血栓形成,作用快速、有效且可逆,发挥抗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