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A.红外吸收光谱 ”相关问题
  • 第1题:

    红外吸收光谱是()。

    A、锐线光谱

    B、分子吸收光谱

    C、原子吸收光谱

    D、原子发射光谱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宽带光谱是()。

    • A、锐线光谱
    • B、红外吸收光谱
    • C、原子吸收光谱
    • D、紫外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紫外吸收光谱只适用于测定()或(),而红外吸收光谱能测定所有()。


    正确答案:芳香族,共轭不饱和脂肪族化合物,有机化合物

  • 第4题:

    朗伯-比尔定律是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 A、近红外
    • B、紫外吸收光谱
    • C、红外光谱
    • D、可见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B,C

  • 第5题:

    红外吸收光谱呈现出()光谱,它是由分子的()和()能级跃迁产生的连续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带状;振动;转动

  • 第6题:

    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是怎样产生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能提供哪些信息?如何进行红外吸收光谱图的图谱解释?


    正确答案: a、当化合物的分子具有偶极矩,分子振动时伴随有偶极矩的变化。当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了某些频率的辐射,并由其振动或转动运动引起偶极矩的净变化,产生分子振动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使相应于这些吸收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红外光的百分透射比与波数或波长关系曲线,就得到红外光谱。b、通常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反映了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可以用来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而吸收谱带的吸收强度与分子组成或化学基团的含量有关,可用以进行定量分析和纯度鉴定。c、首先利用质谱法等方法确定改有机物的分子式;其次,计算分子的不饱和度,根据不饱和度的结果推断是饱和化合物还是不饱和化合物,初步确定有机物类型;最后根据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分析分子中可能存在的官能团及其连接关系,推断化合物的化学结构。

  • 第7题: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 A、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 B、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
    • C、红外光谱和质谱
    • D、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正确答案:D

  • 第8题:

    红外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 是产生于分子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的跃迁。

  • 第9题:

    如何利用红外吸收光谱区别烷烃、烯烃? 


    正确答案: 烃基C-H:
    > 3000cm-1,不饱和碳的碳氢伸缩振动 (双键、三键及苯环)。
    < 3000cm –1, 饱和碳的碳氢伸缩振动。
    3000-2800:烷烃;  3090左右:烯烃; 3300左右:炔烃

  • 第10题:

    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正确答案: ①辐射=振动;
    ②分子在振动过程中必须有偶极矩的变化。

  • 第11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甾类激素药物吸收光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专属性高

    B

    结构上存在较小差异都能在红外吸收光谱上反应出来

    C

    紫外吸收光谱图非常相似专属性差

    D

    各国药典几乎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E

    鉴别时,根据供试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就可辩别出真伪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朗伯-比尔定律是和()定量分析的理论依据。
    A

    近红外

    B

    紫外吸收光谱

    C

    红外光谱

    D

    可见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波长介于( )和可见光之间。

    A.远紫外

    B.近紫外

    C.近红外

    D.远红外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红外吸收光谱术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被测样品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谱线分为官能团区或征区(000~1500/cm,是基团伸缩振动出现的区域,对鉴别官能团最有价值,也称基频区)和指纹区(1500~600/cm,是单键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产生的复杂光谱区,当分子结构稍有不同时,该区的吸收就有细微的差异,对于区别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很有帮助)。

  • 第15题:

    何谓红外吸收光谱法?简述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正确答案: 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吸收其中一些频率的辐射,使振-转能级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相应于这些区域的透射光强减弱,记录百分透过率T%对波数或波长的曲线,即为红外吸收光谱。
    条件:
    (1)辐射光子的能量应与振动跃迁所需能量相等。
    (2)辐射与物质之间必须有耦合作用

  • 第16题:

    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分子

  • 第17题:

    红外吸收光谱法(或红外分光光度法)


    正确答案:是以研究物质分子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定性(包括结构分析)、定量分析方法。

  • 第18题:

    什么是红外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 红外吸收光谱指分子吸收中红外线区(2.5~50μm)的电磁辐射后,产生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的跃迁,描述化合物透光率T随波数σ变化的谱图称为红外吸收光谱。红外吸收光谱又称为振动-转动光谱。

  • 第19题:

    下列关于甾类激素药物吸收光谱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鉴别专属性高
    • B、结构上存在较小差异都能在红外吸收光谱上反应出来
    • C、紫外吸收光谱图非常相似专属性差
    • D、各国药典几乎都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鉴别
    • E、鉴别时,根据供试品的红外吸收光谱图就可辩别出真伪

    正确答案:E

  • 第20题:

    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最多的是()

    • A、近红外区
    • B、中红外区
    • C、指纹区
    • D、远红外区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产生红外吸收的条件是什么?是否所有分子振动都会产生红外吸收光谱?为什么?


    正确答案: (1) a、.辐射光子具有的能量与发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跃迁能量匹配;
    B.辐射与物质分子之间有偶合作用,即分子振动必须伴随偶极距的变化。
    (2)不是,只有发生偶极矩的变化时才会产生红外光谱,如CO2分子的振动。

  • 第22题:

    宽带光谱的是()。

    • A、锐线光谱
    • B、红外吸收光谱
    • C、原子吸收光谱
    • D、紫外吸收光谱

    正确答案:B,D

  • 第23题:

    单选题
    红外吸收光谱法研究最多的是()
    A

    近红外区

    B

    中红外区

    C

    指纹区

    D

    远红外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下列两种方法同属于吸收光谱的是()
    A

    原子发射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

    B

    原子发射光谱和红外光谱

    C

    红外光谱和质谱

    D

    原子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谱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