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A.以中性乙醇作溶剂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C.用碘滴定液滴定D.用淀粉作指示剂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l01.0%

题目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A.以中性乙醇作溶剂

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

C.用碘滴定液滴定

D.用淀粉作指示剂

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l01.0%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A.以中性乙醇作溶剂 B.滴定前先加入丙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滴定分析法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制剂含量测定通常采用滴定分析法

    B、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C、滴定分析法属于制剂通则检查项目

    D、利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可用0.05mol/L碘滴定液进行滴定分析

    E、维生素C注射液中因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可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可在滴定前加入适量丙酮,使其生成加成产物,排除其干扰


    参考答案:D

  • 第2题:

    酸碱溶液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原料药含量时,所用的溶剂为:()

    A. 水

    B. 氯仿

    C. 中性乙醇

    D. 无水乙醇

    E. 乙醚


    答案:C

    解析:阿司匹林分子中具有羧基,可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为溶剂溶解供试品,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故答案选C。

  • 第3题:

    酸碱溶液滴定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原料药含量时,所用的溶剂为:()

    A.水

    B.氯仿

    C.乙醚

    D.无水乙醇

    E.中性乙醇


    正确答案:E

  • 第4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正确叙述有

    A.采用碘量法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用新沸过的冷水和稀醋酸溶解样品

    C.用碘滴定液滴定

    D.用酚酞作指示剂

    E.碘量法还用于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正确答案:ABCE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C含量测定。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可用碘量法直接测定其原料药、片剂、注射液的含量,但测定时应注意滴定剂以外的氧化剂对其的氧化作用,通常需除去溶剂水中的氧,同时使反应在弱酸性溶液中进行(维生素C在弱酸性溶液中较稳定)以淀粉作指示液,另外也需消除注射液内的抗氧剂。NaHSO3对测定的影响。因此答案选ABCE。

  • 第5题:

    维生素C注射液碘量法测定过程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沸过的热水

    B.加入醋酸

    C.加入丙酮作掩蔽剂

    D.立即滴定


    正确答案:E

  • 第6题:

    关于滴定分析法叙述正确的是

    A.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应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B.药物制剂含量测定通常采用滴定分析法
    C.滴定分析法属于制剂通则检查项目
    D.利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可用0.05mol/L碘滴定液进行滴定分析
    E.维生素C.注射液中因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可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低,可在滴定前加入适量丙酮,使其生成加成产物,排除其干扰

    答案:D
    解析:
    药物的原料药含量测定通常采用滴定分析法。而药物制剂的含量测定多采用光谱分析法和色谱分析法。但是药典中某些药物的制剂目前仍采用滴定分析法,如:维生素C片剂和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均采用碘量法。利用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在稀醋酸的酸性条件下,以淀粉为指示剂,用0.05mol/L碘滴定液直接滴定,滴定至溶液显蓝色为终点。由于维生素C注射液中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为稳定剂,焦亚硫酸钠具有还原性,会与碘滴定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含量测定结果偏高,可在滴定前加入适量丙酮,使其生成加成产物,排除其干扰。

  • 第7题:

    布洛芬片
    A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Llem)为449计算
    E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 外标法测定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中国药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方法为:取供试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CgH8O4)
    由于阿司匹林片剂中加入了少量的酒石酸或枸橼酸(作为稳定剂)以及制剂工艺中可能产生的水杨酸、 醋酸均可消耗碱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中国药典》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和阿司 匹林肠溶片的含量。“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为两步进行,即:①中和;②水解与测定。(1)中和。 精密称取片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加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溶解后,以酚酞为 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此时中和了供试品中存在的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 物,同时阿司匹林也被中和为钠盐。(2)水解与测定。在中和后的滴定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 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酯键水解)。迅速放冷至室温,再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回 滴定(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利用布洛芬游离羧基的酸性,以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方法如下: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中性 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5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 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酸碱滴定法用于布洛芬片的测定。方法如下: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 取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用垂熔玻璃漏 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加酚酞指示液5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E项为布洛芬胶囊的测定法。

  • 第8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A .以中性乙醇作溶剂
    B .滴定前先加入丙酮
    C .用碘滴定液滴定
    D .用淀粉作指示剂
    E .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


    答案:B,C,D
    解析:
    BCD
    [解析]本题考查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维生素C注射液采用碘量法测定含量,方法为:精密量取供试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0.2g),加水15ml 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 蓝色并在30秒钟内不褪。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维生素C(C6H806)。测定时加入2ml 丙酮是为了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亚硫酸氢钠可以和丙酮发生加成反应而 被消耗除去。《中国药典》要求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 第9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

    • A、以水作溶剂
    • B、滴定前先加入丙酮
    • C、用碘滴定液滴定
    • D、用淀粉作指示剂
    • E、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用碘量法测定加入亚硫酸氢钠的维生素C注射液时,在滴定前应加入()作掩蔽剂。

    • A、丙酮
    • B、乙醇
    • C、草酸
    • D、醋酸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正确叙述有( )

    • A、采用碘量法是因为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 B、用新沸过的冷水和稀醋酸溶解样品
    • C、用碘滴定液滴定
    • D、用酚酞作指示剂
    • E、碘量法还用于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

    正确答案:A,B,C,E

  • 第12题:

    单选题
    阿司匹林与布洛芬在含量测定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A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需要加入的试剂是

    A.丙酮

    B.三乙胺

    C.枸橼酸

    D.醋酸汞

    E.中性乙醇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中加入丙酮的作用是

    A.加入丙酮便于双相滴定

    B.加入丙酮后维生素C更稳定

    C.加入丙酮使增加反应速度

    D.消除注射液中微生物对测定的干扰

    E.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


    正确答案:E
    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加入丙酮是用来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亚硫酸氢钠可以和丙酮发生加成反应而被消耗除去。

  • 第15题:

    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吗啡的含量,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有

    A.用中性乙醇作溶剂

    B.用冰醋酸作溶剂

    C.滴定前加入一定量醋酸汞试液

    D.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

    E.用结晶紫指示终点


    正确答案:BCDE

  • 第16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BCD

  • 第17题:

    选项二十一 A.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l5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E.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一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下列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第117题:

    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由于注射液中加有适量的焦亚硫酸钠作为抗氧剂而干扰测定,为消除其干扰,在滴定前应加入( )。

    A.甲醇
    B.乙醇
    C.丙酮
    D.乙醚
    E.乙腈

    答案:C
    解析:
    加丙酮的目的是消除注射液内含有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对测定的影响。因为要用碘量法进行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测定,加丙酮主要是起掩盖作用,便于对滴定终点的判断。采用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的方法: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维生素C 0.2g),加水15ml与丙酮2ml,摇匀,放置5分钟,加稀醋酸4ml与淀粉指示液1ml,用碘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持续30秒钟不褪。每1ml碘滴定液(0.05mol/L)相当于8.806mg的C6H8O6。

  • 第19题:

    布洛芬含量测定方法为
    A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Llem)为449计算
    E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 外标法测定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中国药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方法为:取供试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CgH8O4)
    由于阿司匹林片剂中加入了少量的酒石酸或枸橼酸(作为稳定剂)以及制剂工艺中可能产生的水杨酸、 醋酸均可消耗碱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中国药典》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和阿司 匹林肠溶片的含量。“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为两步进行,即:①中和;②水解与测定。(1)中和。 精密称取片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加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溶解后,以酚酞为 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此时中和了供试品中存在的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 物,同时阿司匹林也被中和为钠盐。(2)水解与测定。在中和后的滴定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 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酯键水解)。迅速放冷至室温,再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回 滴定(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利用布洛芬游离羧基的酸性,以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方法如下: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中性 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5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 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酸碱滴定法用于布洛芬片的测定。方法如下: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 取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用垂熔玻璃漏 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加酚酞指示液5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E项为布洛芬胶囊的测定法。

  • 第20题:

    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方法为
    A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B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C .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 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D.以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剂,在222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吸收系数(Llem)为449计算
    E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 外标法测定


    答案:A
    解析:
    本组题考查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
    《中国药典》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含量。方法为:取供试品约0.4g,精密称定,加中性乙醇 (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8.02mg的阿司匹林(CgH8O4)
    由于阿司匹林片剂中加入了少量的酒石酸或枸橼酸(作为稳定剂)以及制剂工艺中可能产生的水杨酸、 醋酸均可消耗碱滴定液,使测定结果偏高,因此《中国药典》采用“两步滴定法”测定阿司匹林片和阿司 匹林肠溶片的含量。“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为两步进行,即:①中和;②水解与测定。(1)中和。 精密称取片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匹林0.3g),加入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溶解后,以酚酞为 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至溶液显粉红色。此时中和了供试品中存在的酸性附加剂和降解产 物,同时阿司匹林也被中和为钠盐。(2)水解与测定。在中和后的滴定液中,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 液(0.1mol/L)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使酯键水解)。迅速放冷至室温,再用硫酸滴定液(0.05mol/L)回 滴定(滴定剩余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利用布洛芬游离羧基的酸性,以酸碱滴定法测定含量。方法如下:取本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中性 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50ml溶解后,加酚酞指示液3滴,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 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酸碱滴定法用于布洛芬片的测定。方法如下:取本品20片,除去包衣后,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 取适量(约相当于布洛芬0.5g)。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液显中性)20ml,振摇使布洛芬溶解,用垂熔玻璃漏 斗滤过,容器与滤器用中性乙醇洗涤4次,每次10ml,洗液与滤液合并,加酚酞指示液5滴,用氢氧化钠 滴定液(0.1mol/L)滴定。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63mg的布洛芬(C13H18O2)。 E项为布洛芬胶囊的测定法。

  • 第21题:

    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吗啡的含量,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有()

    • A、用中性乙醇作溶剂
    • B、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
    • C、冰醋酸做溶剂
    • D、橙黄指示终点
    • E、滴定前加入一定量醋酸汞试液

    正确答案:B,C,E

  • 第22题:

    阿司匹林与布洛芬在含量测定方面的共同特点是()

    • A、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滴定
    • B、以中性乙醇为溶剂,甲基红作指示剂,用硫酸滴定液滴定
    • C、以中性乙醇为溶剂,酚酞作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液中和后,加入定量过量的氢氧化钠滴定液,在水浴上加热15分钟,放冷,用硫酸滴定液回滴
    • D、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醋酸盐缓冲液-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3nm,用外标法测定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多选题
    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盐酸吗啡的含量,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有()
    A

    用中性乙醇作溶剂

    B

    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

    C

    冰醋酸做溶剂

    D

    橙黄指示终点

    E

    滴定前加入一定量醋酸汞试液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关于维生素C注射液的含量测定,叙述正确的有( )
    A

    以水作溶剂

    B

    滴定前先加入丙酮

    C

    用碘滴定液滴定

    D

    用淀粉作指示剂

    E

    维生素C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99.0%~101.0%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