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B、血小板的寿命可长达140天C、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D、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题目

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B、血小板的寿命可长达140天

C、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

D、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

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相似考题
更多“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B、血小板的寿命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的特点是


    A.巨核细胞增多
    B.裸核巨核细胞数增多
    C.成熟产血小板巨核细胞很少
    D.末梢血中血小板寿命缩短

    答案:A,B,C,D
    解析:

  • 第2题:

    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
    B.血小板的寿命可长达140天
    C.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
    D.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
    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答案:E
    解析:
    血小板是由骨髓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质脱落而来,每天产生的量相当于每升血液中增加35×10个,其寿命仅有7~14天。A是错误的。

  • 第3题:

    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的寿命仅为3天

    B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150)×10^9/L

    C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D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

    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E
    血小板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000~3000个血小板,生存期为8~11天。故A、C错误。
    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00~300)×10^9/L。故B错误。
    正常人每天血小板数有6%~10%的波动,一般晨间较低,午后略高。春季较低,冬季略高。平原居民较低,高原居民略高。静脉血平均值较周围血稍高。故D错误。
    当毛细血管壁受损时,血小板黏附于损伤部位,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参与初期止血过程,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故E正确。

  • 第4题:

    有关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小板是由血液中成熟巨核细胞的胞浆脱落而来
    B.血小板的寿命可长达140天
    C.血小板在一日内不同的时间测定,其数值基本相同
    D.血小板的正常值范围为110~150g/L
    E.血小板可通过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

    答案:E
    解析:
    血小板计数(PLT)是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每个巨核细胞可以产生2000~3000个血小板,生存期为8~11天,具有黏附、聚集、释放等多种功能。
    血小板的主要作用:①生理情况下,它通过营养血管内皮,填补内皮细胞间的缝隙并保持毛细血管壁的完整性;对毛细血管的营养和支持作用;②当毛细血管壁受损时,它黏附于损伤部位,通过黏附、聚集、释放功能参与初期止血过程,在伤口处形成白色血栓而止血;③通过释放细胞内凝血因子、提供催化表面和收缩功能参与二期止血。其中血小板3因子对血液的凝固尤为重要,故血小板数量发生改变时常导致出血。④释放血小板收缩蛋白使纤维蛋白网发生退缩,促进血液凝固。另外,血小板计数是研究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小板在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癌转移、炎症、免疫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中也有重要作用。因此血小板计数是出血性疾病必不可少的检测项目。
    【正常参考区间】(100~300)× 109/L

  • 第5题:

    血小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受EPO的调节
    B、衰老的血小板在骨髓中被破坏
    C、进入血液的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4小时
    D、正常成人血液中数量为(100~300)×109/L
    E、由成熟的单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而生成

    答案:D
    解析: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血小板数量为100×109~300×10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