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充分的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C.向绿色植物提供HO和CO2,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3化合物先于14C5化合物出现

题目
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充分的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

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

C.向绿色植物提供HO和CO2,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

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3化合物先于14C5化合物出现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有关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将充分的暗处理后的天竺葵叶片一半遮光,光照一段时间,遮光部分遇碘变蓝B.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一段时间,绿光区域聚集细菌最多C.向绿色植物提供HO和CO2,光照一段时间,释放的气体含有18O2D.向小球藻提供14CO2,光照一段时间,14C3化合物先于14C5化合物出现”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白光照射蓝滤色片,白光中的()将透过滤色片,其补色光将被吸收。

    • A、红光
    • B、绿光
    • C、蓝光
    • D、黄光

    正确答案:D

  • 第2题:

    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萨克斯让叶片在暗处放置几小时,然后一半遮光、一半曝光处理,得出光合作用需要光照才能进行的结论
    • B、恩格尔曼以好氧细菌和水绵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得出氧气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结论
    • C、梅耶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
    • D、鲁宾和卡门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正确答案:A

  • 第3题:

    恩吉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 A、光合作用需要光
    • B、产生氧需要光
    • C、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来自于水
    • D、光合作用中氧由叶绿体释放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在下列各种光的照射下,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最多的是()

    • A、白光
    • B、红橙光
    • C、黄绿光
    • D、蓝紫光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该实验的结论是:


    正确答案: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

  • 第6题:

    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883年,恩吉尔曼把一些好氧并能运动的细菌放入盛有一条丝状绿藻的溶液中并制成装片,放在没有空气和黑暗的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丝状绿藻,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照射到的部位集中;再将棱镜产生的连续的不同波长的光投射到丝状绿藻上,发现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某些光区。好氧细菌只向被光照射到的叶绿体部位集中,说明光合作用场所在()。好氧细菌主要集中在()光区域。


    正确答案:叶绿体;红光和蓝紫光

  • 第7题:

    为探究叶绿体吸收光能后是否有氧气产生,某学者设计了以下实验:制作载有水绵和好氧性细菌的临时装片,用极细光束照射水绵,同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用好氧性细菌起指示作用
    • B、临时装片应放置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
    • C、在光束照射到水绵之前,应该加三棱镜将混合光分解成连续光谱
    • D、水绵的带状叶绿体有利于设置对照条件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在丝状绿藻上,好氧细菌主要聚集的光谱区域是()

    • A、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 B、黄光区和蓝紫光区
    • C、红光区和绿光区
    • D、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光合作用的速度可以通过氧气的生成来测量。当绿色植物用波长680nm的光照射时的光合作用速度要比用700nm光照射时大。如果这两种波长的光同时照射时的光合作用的速度要比它们中任何单一一种波长的光照射时高得多,这是什么道理?


    正确答案:因为光合系统I和光合系统II同时运转,此时光合作用的速度最高。

  • 第10题:

    阳光经三棱镜分光照射在丝状绿藻上,在哪些频度范围内聚集着最多的好氧性细菌:()。

    • A、红光和绿光
    • B、红光和蓝紫光
    • C、蓝紫光和绿光
    • D、黄光和蓝紫光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问答题
    在不加ADP和Pi情况下,用光照射菠菜叶绿体,然后停止光照,加入ADP和Pi。ATP的合成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请解释这一观察。

    正确答案: 在光照期间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当加入ADP和Pi后,受质子浓度梯度的驱动可以合成ATP,由于没有光照了,所以质子浓度梯度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阳光透过三棱镜照在丝状绿藻上,好氧细菌主要聚集的光谱区域是()
    A

    红光区和蓝紫光区

    B

    黄光区和蓝紫光区

    C

    红光区和绿光区

    D

    蓝紫光区和绿光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饥饿”处理(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他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再用碘液处理,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A、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 B、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显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 C、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 D、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CO2转变成了淀粉

    正确答案:B,C

  • 第14题: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因为叶绿体呈绿色,在绿光照射下,光合作用强度最大
    • B、叶绿体的囊状结构的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于反应物中的水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下列对于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及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明确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 B、萨克斯把绿叶放置在暗处几小时,再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之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没有颜色变化。证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C、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发现细菌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集中。证明了叶绿体能够产生氧气
    • D、卡尔文用14C标记的14CO2供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然后追踪其放射性。发现了碳原子的转移途径为14CO2→14C3→(14CH2O)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是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有关实验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恩格尔曼发现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的实验中只用了水绵一种生物材料
    • B、普利斯特利发现了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
    • C、萨克斯直接把置于光下的绿叶进行一半遮光和一半曝光处理,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实验结果可以成功地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 D、利用了极细的光是恩格尔曼成功的原因之一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光合作用之谜是经过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才解开的,以下资料是科学家探究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实验,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864年,萨克斯做了一个实验: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然后,让叶片一半曝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将叶片放在隔水加热的酒精中脱色,再用碘蒸汽处理这片叶,发现曝光的一半呈深蓝色,遮光的一半则没有颜色变化。 他把绿叶先在暗处放置24个小时的目的是:()


    正确答案: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

  • 第20题:

    在不加ADP和Pi情况下,用光照射菠菜叶绿体,然后停止光照,加入ADP和Pi。ATP的合成只持续很短的一段时间,请解释这一观察。


    正确答案:在光照期间建立了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当加入ADP和Pi后,受质子浓度梯度的驱动可以合成ATP,由于没有光照了,所以质子浓度梯度在短时间内就消失了。

  • 第21题:

    将一株绿色植物栽培在含H218O的完全培养液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在那些化合物中检测到放射性?为什么?


    正确答案: 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氧气、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植物吸收的水大多数用于蒸腾作用散失到空气中,周围空气中的水分子中会有H218O;水在光下分解产生氧气,周围空气中的氧气含有18O2;水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与丙酮酸分解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到空气中,空气中含C18O2;这些C18O2又被植物吸收用于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糖类中含有18O。

  • 第22题:

    有一种叶片边缘是白色的天竺葵,叫银边天竺葵,其叶片中间却是绿色.将该种植物经置于暗处一昼夜后,再进行光照后摘叶脱色后漂净滴上碘液后发现叶边缘不变蓝,其他部位变蓝,这个实验可以探究说明的事实是()

    • A、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
    • B、在有叶绿体的部位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 C、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 D、光合作用可以制造有机物和氧气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

    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的NADPH能为暗反应提供能量和还原剂

    C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D

    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有氧呼吸产生的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