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男,52岁。反复肝功能异常12年,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并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日。2天来腹痛、发热,体温38.5°C。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结核性腹膜炎B、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C、急性细菌性痢疾D、急性胰腺炎E、胆系感染

题目
男,52岁。反复肝功能异常12年,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并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日。2天来腹痛、发热,体温38.5°C。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性腹膜炎

B、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急性胰腺炎

E、胆系感染


相似考题
更多“男,52岁。反复肝功能异常12年,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并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日。2天来腹痛、发热,体温38.5°C。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52岁。乏力、纳差12年,间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2天来腹痛、发热,T38.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

    B、急性细菌性痢疾

    C、结核性腹膜炎

    D、肝癌破裂

    E、胆系感染


    参考答案:A

  • 第2题:

    男,52岁。乏力、纳差12年,间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2天来腹痛、发热,T38.5℃。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
    B.胆系感染
    C.结核性腹膜炎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肝癌破裂


    答案:A
    解析:
    乏力、纳差12年,间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提示慢性肝炎病史。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化学刺激或损伤所引起的外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疾病。多数是继发性腹膜炎,原于腹腔的脏器感染,坏死穿孔、外伤等。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部压痛、腹肌紧张,以及恶心,啦吐,发烧,白血球升高,严重时可致血压下降和全身中毒性反应,如未能及时治疗可死于中毒性休克。

  • 第3题:

    男,40岁,5年来反复腹痛,腹泻,排便2-4次/日,加重一周,排粘液便,无脓血,便后缓解。查体:腹软,左下腹压痛。便常规RBC(-),WBC(-)。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克罗恩
    B.溃疡性结肠炎
    C.细菌性痢疾
    D.肠易激综合征

    答案:D
    解析:
    (P386)“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与粘液脓血便见于绝大多数患者,粘液脓血病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B错)。(P390)“克罗恩病腹部压痛多在右下腹”(A错)。(P400)肠易激综合症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最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粪便形状的改变(D对)。(病理P359)“细菌性痢疾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多见,好发于儿童,其次是青壮年,老年患者较少”。(病理P360)“由于炎症刺激.....导致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最初为稀便混有黏液,后转为粘液脓血便,偶尔排除片状假膜”(C错)。
    患者中年男性,反复腹痛、腹泻,排黏液便,无脓血便,左下腹压痛(AB错)。细菌性痢疾阵发性腹痛、腹泻,大便每日十几次至几十次,典型者为粘液脓血便伴有伴里急后重,便常规可见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C错)。肠易激综合症症状最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及粪便形状的改变(D对)。

  • 第4题:

    男,52岁,乏力、纳差12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间断升高,1个月来尿少,双下肢水肿,腹胀逐渐加重。3天前腹泻黄稀水样便3次,2天来腹痛、发热, 38.5度,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

    A.胆系感染

    B.肝硬化并原发性腹膜炎

    C.结核性腹膜炎

    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肝癌破裂


    正确答案:B
    乏力、纳差12年,间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提示慢性肝炎病史。2天来腹痛、发热,T38.5度,提示腹膜炎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选择B项。

  • 第5题:

    患者,男性,39岁,2017年7月20日就诊,自述2015年8月中旬某晚大量饮酒,深夜回家,凌晨开始腹痛腹泻,大便黄色稀水样,日行5~6次,经治疗后好转,此后2年间每因饮食不当,反复出现腹痛腹泻。2月前肠镜显示“慢性结肠炎”,3天前再次出现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排便不爽,大便黏腻色黄,味重难闻,日行4~5次,肛门灼热,伴发热,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查体:体温38.5℃,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脐周有压痛,肠鸣音亢进,麦氏征阴性,膜氏征阴性,血常规显示白细胞12.9x109/L,中性粒细胞83.2%,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16/HP。
    根据上述病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分析该患者反复出现腹痛腹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请指出该患者的中医病名、证型,病说明诊断依据。


    答案:
    解析:
    1.酒属辛辣,患者大量饮酒,酿生湿热,蕴蓄胃肠,损伤脾胃之正气,则引发急性腹泻,腑气通降不利而发生腹痛。腹泻后虽经治疗好转,但脾胃功能已受损,因脾主运化,喜燥恶湿,大小肠司泌浊、传导,故脾胃受损,则致水湿及食物运化不利,湿困脾土,肠道功能失司,湿郁化热,壅滞大肠,湿邪又易阻碍气机,可致不通则痛。故患者每因饮食不当引发腹痛腹泻。
    2.(1)诊断:
    病名:泄泻。证型:湿热伤中证。
    (2)诊断依据:
    辨病依据:根据患者现主诉腹痛腹泻,泻下急迫故可辨病为泄泻。
    辨证依据:患者之前因患者大量饮酒,酿生湿热,蕴蓄胃肠,导致急性腹泻,经治疗后虽症状好转,但脾胃已伤,脾胃运化食物及水湿失职,故每因饮食不当腹泻腹痛便会发作,体内水湿郁久化热,长期湿热不清,壅滞下迫大肠,则导致泻下急迫,且大便黏腻色黄,味重难闻;湿热内结,腑气不通则腹中作痛;肠中有热则肛门灼热;胃肠内热外蒸,则出现发热;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均为湿热内壅之象。故综上所述可辨证为湿热伤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