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以下人均总量指标中,应当用年末人口数计算的是( )。A.人均GDP B.人均可支配收入C.人均消费支出 D.人均国民财产”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分析某市城镇居民1995年~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的关系,取得如下统计资料:

    请根据以上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判断,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A.

    B.

    C.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209元

    D.当人均可支配收人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增长0.7209元


    正确答案:BC
    解析:

  • 第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快

    B.长三角16市中,人均消费支出最大的城市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最高

    C.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却不是最低

    D.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慢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慢


    正确答案:B

    [答案]B。[解析]人均消费支出最大的城市是台州,但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城市是上海,B错。

  • 第3题: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产品产量
    B.能源生产总量
    C.年末人口数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E.人均利润

    答案:D,E
    解析:
    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或均值,反映的是现象在某一空间或时间上的平均数量状况,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利润。@##

  • 第4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关于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居住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高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
    B.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率低于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率
    C.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
    D.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水平不足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水平的二分之一

    答案:D
    解析:

  • 第5题: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对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000+0.7X(X: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消费;单位均为元)。关于该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有()。

    A.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B.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C.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D.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E.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将为15000元

    答案:A,E
    解析:

    时,人均消费增加=1000+0.7×(X+1)-(1000+0.7X)=0.7(元)。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人均消费增长=[1000+0.7×(1+1%)-(1000+0.7X)]÷(1000+0.7X)=0.7%X÷(1000+0.7)。选项C、D错误。当X=2000时,代入回归模型中,得到Y=1500,选项E正确。

  • 第6题:

    利用样本数据拟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单位:元)和人均消费Y(单位:元)的回归方程,估计方程Y=1293+0.6X,R2为0.99,说法正确的有( )。

    A.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
    B.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1293元
    C.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对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的解释能力较差
    D.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岀的变化
    E.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20000元时,人均消费支出Y预估为13293元

    答案:A,D,E
    解析:
    回归分析中,被预测或被解释的变量称为因变量, 一般用Y 表示;用来预测或解释因变量的变量称为自变量, 一般用X 表示。方程Y=1293+0.6X,可得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增加0.6元。(选项A正确)决定系数,也称为R2 ,可以测度回归直线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决定系数的取俏在0 - 1 之间,大体上说明了回归模型所能解释的因变量变化占因变量总变化的比例。决定系数越高模型的拟合效果就越好,即模型解释因变量的能力越强。(选项C错误)
    R2 为0.99,说明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很好,即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很好地解释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化。(选项D正确)
    将X=15000.0元代入回归方程,得:Y=1293+0.6X=1293+12000=13293元。(选项E正确)

  • 第7题:

    计算下列人均经济总量指标时,分母不会采用年末人口的是( )。

    A.人均汽车保有量
    B.人均居住面积
    C.人均耕地面积
    D.劳动生产率

    答案:D
    解析:
    劳动生产率是时期指标,人口数应采用年平均数,其余的指标是时点指标,可用年末人口计算。

  • 第8题:


    2011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长最快的是:

    A.江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B.江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C.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D.江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答案:D
    解析:

  • 第9题:

    计算下列人均经济总量指标时,分母应采用年均人口的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
    B.人均GDP
    C.人均储蓄存款
    D.人均耕地面积
    E.人均可支配收入

    答案:A,B,E
    解析:

  • 第10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按消费类别分,其指标的增长率超过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增长率的有几个?

    A.4
    B.5
    C.6

    答案:B
    解析:
    定位表格,可知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为 7.6%,按消费类别分,超过全国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的有居住(8.3%)、交通通信(9.6%)、教育文化娱乐(10%)、医疗保健(11.9%)、其他用品和服务(11.9%),共 5 个。
    故正确答案为 B。

  • 第11题:

    死亡案件中,抚养费应按哪种标准计算:()

    • A、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B、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
    • C、居民人均纯收入
    • D、年平均工资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多选题
    计算下列人均经济总量指标时,分母应采用年均人口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

    B

    人均GDP

    C

    人均储蓄存款

    D

    人均耕地面积

    E

    人均可支配收入


    正确答案: E,D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变量中,哪些是相对应的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 )

    A.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B.消费品价格水平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C.银行存款利率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D.消费者偏好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E.消费者身高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 )。

    A.人均月收入越高,人均消费支出也就越高

    B.就业者负担人数越多,则人均月收入越高

    C.人均消费支出越高的家庭人口越少

    D.人均可支配收入肯定大于人均消费支出,但一定小于人均实际月收入


    正确答案:D
    82.D [解析]人均消费支出与当地消费水平高低、人们消费习惯等有关,与人均月收入多少无必然联系,选项A说法错误。B、C两项从表格数据也无法得知,选项D符合表格所反映的数据特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 第15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按消费类别分,下列哪一个经济指标值最大?

    A.居住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B.食品烟酒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C.交通通信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D.医疗保健水平占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比重

    答案:B
    解析:

  • 第16题:

    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

    A.产品产量
    B.年末人口数
    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D.能源消费总量
    E.财政收入

    答案:A,D,E
    解析:
    本题考查时期指标。时期指标又称时期数,它所反映的是客观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总量,如产品产量、能源生产总量、财政收入和商品零售额等。

  • 第17题: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对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估计量的一元回归线模型Y=1000+0.7X(X为人均可支配收入,Y为人均消费额),关于该回归模型的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元,人均消费平均增长0.7元
    B.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平均增长0.7元
    C.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平均增长0.7%
    D.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将为15000元
    E.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答案:B,D
    解析:
    此题考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Y增加额=(1000+0.7×2)-(1000+0.7×1)=0.7元,选项B正确。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Y=1000+0.7×20000=15000元,选项D正确。

  • 第18题: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中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消费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000+0.7X,(X,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消费,单位为元),关于该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B.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
    C.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D.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将为15000
    E.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7%

    答案:A,D
    解析:
    考核第25章回归方程。
    Y=1000+0.7X,X为人均收入、Y为人均消费。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Y增加额=(1000+0.7×1)-(1000+0.7×2)=0.7*增加的X=0.7×1=0.7,即当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A选项正确。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1000+0.7×20000=15000元。D选项正确。

  • 第19题:

    描述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关系的合适图形是()。

    A.直方图
    B.折线图
    C.散点图
    D.条形图

    答案:C
    解析:

  • 第20题:

    计算下列人均经济总量指标时,分母应采用年末人口的是(  )。

    A.人均汽车保有量
    B.人均居住面积
    C.人均旅游消费支出
    D.劳动生产率
    E.人均耕地面积

    答案:A,B,E
    解析:

  • 第21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2元,增长8.1%(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增长8.5%。
    按收入来源分,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7435元,增长8.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7.5%;人均经营净收入2117元,增长5.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6.4%;人均财产净收入1056元,增长9.6%,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2%;人均转移净收入2324元,增长11.9%,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18.0%。



    关于2017年上半年全国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主要数据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水平不足交通通信消费支出水平的二分之一
    B.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倍
    C.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率低于人均经营净收入同比增长率
    D.居住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高于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

    答案:A
    解析:
    A 项:定位表格,可知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为 535 元,交通通讯消费支出为 1211 元,正确;
    B 项: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可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332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6562 元。

    ,错误;
    C 项: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可知人均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率(9.6%)>人均经营净收入同 4?比增长率
    (5.9%),错误;
    D 项:定位表格,可知居住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8.3%)<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同比增长率(11.9%),错误。 故正确答案为 A。

  • 第22题:

    根据下面表格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快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快
    B. 长三角16市中,人均消费支出最大的城市其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最高
    C. 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最低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却不是最低
    D. 长三角16市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最慢的城市其人均消费支出增长也最慢

    答案:B
    解析:
    项错误,故答案为B。

  • 第23题:

    对于某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依存关系的回归方程为:,在此估计方程中,0.7083表明()。

    • A、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
    • B、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1元
    • C、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525.8662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7083元
    • D、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0.7083元时,人均消费性支出将平均增长0.53元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