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是( )。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题目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是( )。

A.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
B.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
C.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D.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事故责任者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A,B,C,D
解析:
事故调查处理的遵循“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防范措施 不落实不放过,职工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故本题选择 ABCD 选项;
更多“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事故调查处理应当坚持的“四不放过”原则是( )。 ”相关问题
  • 第1题:

    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依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积极主动向社会公开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信息,通报事故原因,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几个等级?


    答案: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

  • 第3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的原则。

    A.精简、效能
    B.实事求是
    C.四不放过
    D.尊重科学

    答案:A
    解析: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事故调查组的组成应当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

  • 第4题:

    (2017年)某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在完成事故上报工作之后,进入事故调查阶段。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493 号),该事故调查工作实行的原则是( )。

    A.部门领导、部门负责
    B.政府领导、部门负责
    C.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D.部门领导、分级负责

    答案:C
    解析:
    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不管哪级事故,其事故调查工作都是由政府负责的;不管是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还是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都是在政府的领导下,都是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的,都是政府的调查行为,不是部门的调查行为。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 第5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从伤亡事故性质方面认定,生产安全事故可分为()。

    • A、自然事故
    • B、技术事故
    • C、责任事故
    • D、管理事故

    正确答案:A,C

  • 第6题:

    《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是根据()等法规制定的。

    • A、(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B、(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 C、(电监会令第4号)《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
    • D、《电力安全工作规程》

    正确答案:A,B

  • 第7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电力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9号令),发生(),事故发生地电力监管机构可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 A、未造成供电用户停电的一般事故
    • B、较大事故
    • C、重大事故
    • D、特大事故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从伤亡事故性质方面认定,生产安全事故可分为()。

    • A、自然事故
    • B、技术事故
    • C、责任事故
    • D、管理事故
    • E、意外事故

    正确答案:A,C

  • 第9题:

    不定项题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该起事故属于(  )事故。
    A

    特别重大

    B

    重大

    C

    较大

    D

    一般

    E

    轻微 <br>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
    A

    B

    C

    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结合案例背景,跟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要求,判断该事故等级。事故调查由哪个部门组织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说明该起事故等级。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或者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4题:

    某生产经营单位发生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在完成事故上报工作之后,进入事故调查阶段。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事故调查工作实行的原则是( )。

    A.部门领导、部门负责
    B.政府领导、部门负责
    C.政府领导、分级负责
    D.部门领导、分级负责

    答案:C
    解析:
    事故调查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不管哪级事故,其事故调查工作都是由政府负责的;不管是政府直接组织事故调查还是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都是在政府的领导下,都是以政府的名义进行的,都是政府的调查行为,不是部门的调查行为。故本题应选择C选项。

  • 第15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对事故调查组提交的重大事故调查报告,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之日起( )日内作出批复。

    A.10
    B.15
    C.20
    D.30

    答案:B
    解析:
    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应当自收到事故调查报告之日起15日内作出批复;特别重大事故,30日内作出批复,特殊情况下,批复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时间最长不超过30日。

  • 第16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根据农业机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农业机械事故分为5个等级。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事故调查与分析管理制度》中人身事故等级划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号进行划分。

    • A、483
    • B、493
    • C、495
    • D、498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生产安全事故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内容外,积极主动向社会公开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信息,通报事故原因,公布事故调查报告和责任追究处理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报送负责事故调查的()批准后,事故调查工作即告结束。

    •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B、监察机关
    • C、公安机关
    • D、人民政府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生产安全事故一般分为()个等级。

    • A、二
    • B、三
    • C、四
    • D、五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问答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该起事故属于什么事故?应如何成立事故调查组?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应如何组织调查,调查组成员有哪些?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不定项题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该起事故等级为()。
    A

    一般事故

    B

    较大事故

    C

    特别重大事故

    D

    重大事故

    E

    特大事故


    正确答案: B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