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建国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第十章)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C.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D.取得相应的物资

题目

建国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第十章)

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D.取得相应的物资


相似考题
更多“建国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第十章)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C.保护债 ”相关问题
  • 第1题:

    按应债资金来源划分,国债可分为()。

    A.货币国债与折实国债

    B.内债与外债

    C.本币国债与外币国债

    D.一次还本付息国债与定期付息国债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下列关于实物国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现代世界各国发行的国债基本上都是实物国债B.实物国债不能避免因货币贬值而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C.实物国债一般在通货紧缩时采用D.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实物国债


    正确答案:D
    现代世界各国发行的国债基本上都是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可以避免因货币贬值而给债权人带来的损失,故其一般在通货膨胀时采用。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实物国债。

  • 第3题:

    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属于()。

    A.货币国债

    B.实物公债

    C.上市流通国债

    D.外债


    正确答案:B

    [答案] B

    [解析] 参见教材P100

     

  • 第4题:

    国债的发行价格包括( )

    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低价发行

    D.折实发行

    E.议价发行


    正确答案:ABD

  • 第5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D.取得相应的物资

    答案: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任务繁重,物价波动大,币值不稳,为了保障公债购买者不受货币贬值的损失,所以采取按实物折算的办法发行公债。

  • 第6题:

    下列关于政府债券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地方政府债可以由地方政府自主发行
    B.国债可以由地方政府代理发行
    C.地方政府债可以由中央财政代理发行
    D.我国政府债券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

    答案:B
    解析:
    我国政府债券包括国债和地方政府债。其中,国债是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券。地方政府债包括由中央财政代理发行和地方政府自主发行的由地方政府负责偿还的债券。

  • 第7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公债。其目的是()。

    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D.取得相应的物资

    答案:B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任务繁重,物价波动大,币值不稳,为了保障公债购买者不受货币贬值的损失,所以采取按实物折算的办法发行公债。

  • 第8题:

    按应债资金来源划分,国债可分为 ( )
    A.货币国债与折实国债 B.内债与外债

    C.本币国债与外币国债 D.—次还本付息国债和定期付息国债


    答案:B
    解析:
    【精析】内债与外债的划分是按照应债资金的来源划分的。

  • 第9题:

    公司债信托的意义在于()

    • A、为债券公司发行提供举债便利
    • B、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 C、有利于保护债务人利益
    • D、有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A,B

  • 第10题:

    1950年我国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为( )。

    • A、实物国债
    • B、货币国债
    • C、固定利率债券
    • D、上市国债

    正确答案:A

  • 第11题:

    多选题
    公司债信托的意义在于()。
    A

    为债券公司发行提供举债便利

    B

    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

    C

    有利于保护债务人利益

    D

    有利于社会稳定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
    A

    打击投机资本

    B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

    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D

    取得相应的物资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任务繁重,物价波动大,币值不稳,为了保障公债购买者不受货币贬值的损失,所以采取按实物折算的办法发行公债。

  • 第13题:

    第 157 题 我国的首次国债发行始于1949年年底,当时称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
    我国的首次国债发行始于1949年年底,当时称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 第14题:

    永续债(可续期债)的融资优势不包括( )。

    A、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

    B、融资方式灵活

    C、保护债权人利益

    D、保护原股东利益


    答案:B

  • 第15题:

    债权人为了防止其利益被伤害通常采取( )措施。

    A.寻求立法保护

    B.规定资金的用途

    C.不再提供借款和提前收回借款

    D.限制发行新债数额


    正确答案:ABCD
    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由于目标的不一致,股东会伤害债权人利益,债权人为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伤害除寻求立法保护外,通常采取以下措施:⑴在借款合同中加入限制性条款,如规定资金的用途.规定不得发行新债或限制发行新债数额等;⑵发现公司有剥夺其财产意图时,拒绝进一步合作,不再提供新的借款或提前收回借款。

  • 第16题:

    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被称为( )。(第十章)

    A.国债依存度 B.财政偿债率

    C.居民应债率 D.国债负担率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可转换债券设置合理的回售条款的目的是(  )。

    A.保护债券投资人的利益
    B.保护发行公司的利益
    C.促使债券持有人转换股份
    D.实现发行公司扩大权益筹资的目的

    答案:A
    解析:
    选项B、C均是设置合理的赎回条款的目的。选项D是强制性转换条款设置的目的。

  • 第18题:

    我国建国初期发行的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

    A.打击投机资本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变化债务人的利益
    D.取得相应的物资

    答案:B
    解析:
    我国在1950年发行人们胜利折实公债,是因为当时财政状况非常紧张,物价波动较,币值不稳,为了保障公债购买者不受货币贬值的损失,所以采取按实物折算的办法发行公债。

  • 第19题:

    我国1981年后发行的国债品种有( )。
    ①储蓄国债
    ②记账式国债
    ③凭证式国债
    ④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目前我国发行的普通国债有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电子式)国债。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是在1981年前发行的。

  • 第20题:

    合同保全的目的是()

    • A、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C、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 D、保护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共同利益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发行折实国债。其目的是( )。

    • A、打击投机资本
    • B、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 C、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 D、取得相应的物资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单选题
    合同保全的目的是()
    A

    保护债务人的利益

    B

    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C

    保护第三人的利益

    D

    保护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共同利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属于中期公债的是()。
    A

    我国建国初期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B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C

    1981年发行的国库券

    D

    2016年第五期储蓄国债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