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甲借款给乙l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B.丙应承担l万元的保证责任C.丙不承担该保证责任D.丙不需承担保证责任,故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无权向乙追偿

题目

甲借款给乙l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

B.丙应承担l万元的保证责任

C.丙不承担该保证责任

D.丙不需承担保证责任,故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无权向乙追偿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本题核点是保证责任。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变动的,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更多“甲借款给乙l万元,丙为保证人,此后乙与甲私下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合同到期时,乙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甲借款给乙1万元,丙为乙的保证人。此后乙与甲协商变更借款数额为1.5万元,对此丙不知情。合同到期时,乙无力偿还该借款。对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A.丙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债务
    B.丙应承担1万元的保证债务
    C.丙不承担该保证债务
    D.丙承担保证债务后有权向乙追偿

    答案:A,C
    解析:
    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变动的,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

  • 第2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 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 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 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万元,甲 和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 期不能偿还债务。该案中的保证责任应如何承 担?( )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乙变更合 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1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 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丙对 于甲和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默认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 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答案:B
    解析:
    。本题涉及主合同变更对保证责任的影响问 题。依据《担保法解释》第30条规定,保证期间债权 人与偾务人对主合同的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 作了变更,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 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债务承担保证责任。如 果加重债务人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 证责任。故本题正确选项为B。

  • 第3题:

    甲与乙订立合同借款给乙1万元,乙与丙订立合同借款给丙1万元,两个债权均已届清偿期,甲将其债权转让给丙,则甲与乙、乙与丙之间的合同()。

    A、无效
    B、解除
    C、终止
    D、属于约定终止的情形

    答案:C
    解析:
    C项,合同的终止是指依法生效的合同,因具备法定情形或当事人约定的情形,合同债权、债务归于消灭,债权人不再享有合同权利,债务人也不再承担合同义务。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是指由于某种事实的发生,使一项合同中原本由一方当事人享有的债权和由另一方当事人承担的债务,统归于一方当事人,使得该当事人既是合同的债权人,又是合同的债务人。根据《合同法》第91条的规定,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的,合同终止。D项,债权和债务同归于一人,属于合同的法定终止的情形。A项,两个合同的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满足法律规定的形式要求,因此,合同有效。B项,合同的解除分为协商解除、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三种。本题中并无该三种情形,因此,B项不合题意。

  • 第4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万元,甲和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该案中的保证责任应如何承担?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与乙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⑴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丙对于甲和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默认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 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1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答案:B
    解析:
    。根据《担保法解释》第30条规定,甲企业与乙银行在未经保证人丙企业同意的情况下对主合同予以变动,加重了债务人的债务,丙企业对加重部分依法不承担保证责任。

  • 第5题:

    甲企业与乙银行签订借款合同,借款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借款期限为1年,由丙企业作为借款保证人。合同签订3个月后,甲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急需资金。遂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万元,甲企业和乙银行通知了丙企业,丙企业未予答复.后甲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该案中的保证责任应为()。
    A.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甲企业与乙银行变更合同条款未得到丙的同意
    B.丙企业对10万元应承担保证责任,增加的5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
    C.丙企业应承担15万元的保证责任,因为丙对于甲和银行的通知未予答复,视为默认
    D.丙企业不再承担保证责任,因为保证合同因甲、乙变更了合同的数额条款而致保证合同无效


    答案:B
    解析:
    《担保法解释》第30条第1款规定:“保证期间,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合同数量、价款、币种、利率等内容作了变动,未经保证人同意的,如果减轻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仍应当对变更后的合同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加重债务人的债务的,保证人对加重的部分不承担保证责任。”本题中丙企业为甲企业向乙银行借款10万元人民币提供担保.后甲企业与乙银行协商将贷款金额增加到15万元,虽然通知了丙企业,但丙企业未予书面的答复。由于他人单方意思表示不能对相对人发生拘束力,故将沉默推定为默认必须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本案中沉默不能视为默认。因此,丙企业对10万元仍应承担保证责任,而对于增加的5万元不承担保证责任。故应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