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例摘要:刘某,女,24岁,未婚,学生。患者2日前受风后出现咳嗽,咽痛口干,咯少量黏痰,身微热。刻下症见:咳嗽频剧,身微热,微恶风,咽痛口干,咯痰色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题目

病例摘要:刘某,女,24岁,未婚,学生。患者2日前受风后出现咳嗽,咽痛口干,咯少量黏痰,身微热。刻下症见:咳嗽频剧,身微热,微恶风,咽痛口干,咯痰色白质黏,不易咯出,纳尚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滑。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喘证相鉴别。


相似考题
更多“病例摘要:刘某,女,24岁,未婚,学生。患者2日前受风后出现咳嗽,咽痛口干,咯少量黏痰,身微热。刻下症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孙某,男,27岁,未婚,学生。患者昨日受风寒后出现发热,伴恶寒、流清涕、鼻塞,自行服用退热药后休息。今晨患者上述症状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身微热,恶寒,鼻塞声重,流清涕,肢体酸重,咳嗽,咯痰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温病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发热、恶寒1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发热1日,并见恶寒、流涕、鼻塞等症状,诊断为感冒。外感风寒,腠理闭塞,卫阳被郁,而见恶寒、发热、周身酸痛;肺气失宣,故鼻塞流涕、咳嗽;寒为阴邪,故咯痰色白质稀;舌苔薄白,脉浮紧为外感风寒之象。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感冒与温病相鉴别:感冒发热多不高,服用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多不传变;温病则病势急骤,发热高,传变迅速,由卫而气,入营入血,甚者出现谵妄、神昏等。感冒四时均有,温病则多有明显的季节性。诊断: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证中医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剂:荆防达表饮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第2题:

    病例摘要:陈某,女,24岁,未婚,教师。2016年5月10日初诊。患者1天前于炎热天气外出归来后出现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周身酸楚不适。现症:痰黏,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风温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感冒。中医证型诊断:风热犯表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鼻塞、流涕、多嚏、咽痒,周身酸楚不适为主症,辨病为感冒。现症见痰黏,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辨证为风热犯表证。风热犯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肺失清肃。·中医病证鉴别:风热感冒与风温初起颇为相似,但风温病势急骤,寒战发热甚至高热,汗出后热虽暂降,但脉数不静,身热旋即复起,咳嗽胸痛,头痛较剧,甚至出现神志昏迷、惊厥、谵妄等传变入里的证候。而感冒发热一般不高或不发热,病势轻,不传变,服解表药后,多能汗出热退,脉静身凉,病程短,预后良好。治法:辛凉解表。方剂名称: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金银花30g,连翘30g,黑山栀12g,淡豆豉12g,薄荷18g,荆芥12g,竹叶12g,芦根18g,牛蒡子18g,桔梗18g,甘草15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3题:

    咳嗽,咯黄稠痰,鼻流浊涕,口干咽痛,身热,微恶风寒者,应诊为()

    A风热犯肺证

    B燥邪犯肺证

    C肺肾阴虚证

    D痰浊阻肺证

    E肺脾两虚证


    A

  • 第4题:

    病例摘要:王某,男,25岁,未婚,学生。患者昨日受风后出现头痛,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今日前来就诊,行头颅CT未见异常。刻下症见:头痛而胀,双颞部及头顶为重,口渴喜饮,恶风,二便调。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眩晕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头痛1日。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头痛1日,诊断为头痛。风热外袭,上扰清窍,故头痛且胀;风热上扰,故面红耳赤;风热袭表,而见恶风;热伤津液,而见口干、大便偏干。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亦为风热袭表之象。辨证为风热头痛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头痛与眩晕的鉴别:头痛是以病人自觉头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可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头痛可由风邪挟寒、挟热、挟湿所致,内伤头痛则多责之于肝脾肾三脏。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辨证应分虚实,亦多于肝脾肾三脏相关。诊断:中医疾病诊断:头痛 中医证候诊断:风热头痛证中医治法:疏风清热,和络止痛方剂:芎芷石膏汤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第5题:

    咳嗽,咯黄稠痰,鼻流浊涕,口干咽痛,身热,微恶风寒者,应诊为

    A:风热犯肺证
    B:燥邪犯肺证
    C:肺肾阴虚证
    D:痰浊阻肺证
    E:肺脾两虚证

    答案: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