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例摘要:刘某,女,56岁,工人。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呕吐稍缓解,但未能根治。时作干呕,2天前因睡眠不佳又出现呕吐而来院就诊。现症见:时作干呕,或呕吐少许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噎膈相鉴别。

题目

病例摘要:刘某,女,56岁,工人。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为"萎缩性胃炎",经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治疗,呕吐稍缓解,但未能根治。时作干呕,2天前因睡眠不佳又出现呕吐而来院就诊。现症见:时作干呕,或呕吐少许涎沫,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噎膈相鉴别。


相似考题
更多“病例摘要:刘某,女,56岁,工人。3月前因高热一周,热退后即出现恶心呕吐,到某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诊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师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科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B、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C、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E、请上级医师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 第2题: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黏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厉再转诊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E

  • 第3题:

    病例摘要:宋某,男,50岁,业务员。15年前由于工作关系,经常不能按时进餐,出现胃脘部隐痛,曾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用中西药治疗(药物不详),未能根治。1周前因劳累后胃痛复作而就诊。入院症见: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泛吐清水,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真心痛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5年,加重1周。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该患者以"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15年,加重1周"为主诉,诊断当属于"胃痛"的范畴。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脾升胃降,纳运有常,患者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导致脾胃虚寒。由于脾胃虚寒,胃失温养,故胃痛隐隐不止,喜温喜按。胃腑需借饮食之温养以通血脉,故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则耗气,故劳累后胃痛复发。脾胃阳气亏虚,形体失于温养,故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脾胃运化失职,水饮内停,故大便溏薄,泛吐清水。舌淡苔白,脉虚弱均为阳气亏虚之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胃痛与真心痛的鉴别:心居胸中,其痛可波及心下,出现胃痛的表现,易与胃痛混淆。典型真心痛多见于老年人,为当胸而痛,其痛多为刺痛、绞痛、紧缩样痛或压榨样痛,且痛引肩臂,伴有心悸、气短、汗出肢冷等症,病情危急,正如《灵枢·厥病》日"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对于无胃病史而有眩晕头痛的中老年患者尤应警惕真心痛的可能。而胃痛多表现为胀痛、刺痛、隐痛,有反复发作史,一般无放射痛,常伴有嗳气、泛酸、嘈杂等脾胃症侯。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胃痛 中医证候诊断:脾胃虚寒证中医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剂:黄芪建中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 第4题:

    患儿刘某,因发热3日到县医院就诊,门诊接诊医生张某检查后发现刘某的颊粘膜上有考氏斑,拟诊断为麻疹。张某遂嘱患儿刘某的家长带刘某去市传染病医院就诊。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张某应当

    A.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再转诊

    B.请上级医生会诊,确诊后隔离治疗

    C.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由防疫部门进行转送隔离

    D.向医院领导报告,确诊后对刘某就地进行隔离

    E.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防疫机构报告


    正确答案:E

  • 第5题:

    病例摘要:方某,男,47岁。干部。患者有11年胃病史,每于秋冬季好发作。近2年来曾出现3次吐血和黑便,曾在市某医院作胃镜检查,诊为"胃溃疡"。就诊前一天饮酒较多,而后胃痛逐渐加重,自服法莫替丁疼痛稍缓解,次日晨自觉胸闷,恶心,随即吐出咖啡样液体约150ml,夹有食物残渣。家人即刻送往医院诊治。刻下症:脘腹胀满痞闷,口臭,大便色黑成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检查:血压:130/80mmHg,大便潜血:(++++)。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咳血相鉴别。


    参考答案:主诉:间断吐血、黑便2年,加重1天。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患者以呕吐咖啡色液体,内中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为主要临床表现,符合吐血诊断。既往有胃溃疡病史,此次病因饮酒较多,蕴积成热,热伤胃络而动血,故呕吐咖啡色之血。胃中食物随呕吐而出,则吐血夹有食物残渣;积热瘀血阻于胃中,升降失调,故脘腹胀满痞闷;胃中浊气上逆则口臭,血随糟粕而下,则大便色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为内有积热之征。故辨证为胃热壅盛证。中医病证鉴别(中医执业考生作答):吐血与咳血的鉴别:咳血与吐血均为血液经口而出的病证,但两者区别明显。(1)病位不同:咳血的病位在肺与气道,而吐血的病位在胃与食管。(2)血色不同:咳血之血色鲜红,常伴泡沫痰液;吐血之血色紫暗,常混有食物残渣。(3)伴随症状不同:咳血之前多伴有喉痒、胸闷之兆,血常随咳嗽而出;而呕血常伴胃脘不适、恶心等症状,血随呕吐而出。(4)出血后症状不同:咳血之后常持续多日的痰中带血症状,但大便不黑;而呕血则无痰中带血症状,而大便常呈黑色。(5)旧疾不同:咳血的病人常有咳嗽、肺痨、喘证或心悸等旧疾;而呕血则往往有胃痛、胁痛、黄疸、臌胀等既往史。诊断:中医疾病诊断:血证-吐血 中医证候诊断:胃热壅盛证中医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方剂:泻心汤合十灰散加减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