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32岁。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双侧附件均可及直径5~6cm之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串珠状痛性结节。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A、慢性盆腔炎B、结核性盆腔炎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E、卵巢癌

题目

患者,女,32岁。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双侧附件均可及直径5~6cm之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串珠状痛性结节。应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慢性盆腔炎

B、结核性盆腔炎

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癌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2岁。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妇科检查:子宫大小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女,35岁。5年前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经量较多。妇科检查:子宫如60天妊娠大小,质韧,触痛明显,活动好,盆底无触痛结节。考虑诊断为

    A.子宫肌瘤
    B.子宫肉瘤
    C.子宫内膜癌
    D.子宫腺肌病
    E.子宫内膜异位症

    答案:A
    解析:
    子宫腺肌病主要表现是经量增多,痛经常在月经来潮的前一周就开始,至月经结束,子宫里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结节隆起,质硬而有压痛,故D不正确。子宫内膜异位表现为原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盆腔有触痛性结节,E不正确。子宫肌瘤的典型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腹部扪及肿块,长期月经过多导致继发性贫血,故A正确。

  • 第2题:

    32岁女性,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双侧附件均可及直径5~6cm之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串珠状痛性结节,应考虑下述何种诊断

    A.慢性盆腔炎
    B.结核性盆腔炎
    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癌

    答案:C
    解析:
    [考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分析]本例不孕,继发痛经;子宫后倾不活动,双附件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低韧带痛性结节等,故支持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其余几项可有慢性腹痛、不孕,与继发痛经无大关系。

  • 第3题:

    30岁,不孕,进行性痛经4年,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粘连;双侧卵巢均有约直径5cm之囊肿,欠活动;阴道后穹隆处有紫蓝色结节,双骶韧带有串珠状痛性结节。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应考虑下述何种诊断()

    A慢性盆腔炎

    B结核性盆腔炎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癌


    C

  • 第4题:

    32岁女性,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双侧附件均可及直径5~6cm之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串珠状痛性结节,应考虑下述何种诊断()
    A.慢性盆腔炎
    B.结核性盆腔炎
    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癌


    答案:C
    解析:
    [考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
    [分析]本例不孕,继发痛经;子宫后倾不活动,双附件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痛性结节等,故支持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其余几项可有慢性腹痛、不孕,与继发痛经无大关系。

  • 第5题:

    32岁女性,原发不孕,痛经5年逐渐加重,经前1~2天开始下腹、腰痛.经后渐消失,检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不活动,双侧附件均可及直径5~6cm之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串珠状痛性结节,应考虑下述何种诊断

    A.慢性盆腔炎
    B.结核性盆腔炎
    C.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D.双侧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癌

    答案:C
    解析:
    本例不孕,继发痛经;子宫后倾不活动,双附件囊实性包块,欠活动,双骶韧带痛性结节等,故支持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其余几项均有慢性腹痛、不孕.与继发痛经无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