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血清总胆固醇临床意义 ”相关问题
  • 第1题:

    血清总胆固醇(TC)


    答案:
    解析:
    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脂,胆固醇脂由胆固醇与脂肪酸在肝脏合成。血液中胆固醇10%~20%从食物摄取,其余主要由肝(70%~80%)和肾上腺等组织合成。胆固醇作为细胞膜成分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是类固醇激素和维生素D的前体,胆固醇在肝脏中转化为胆汁酸。

  • 第2题:

    试述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蘸、脂蛋白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答案:
    解析:
    (1)血清总胆周醇(TC)
    【参考值】酶法:成人2.9~6.0mmol/L:儿童3.1~5.2mmol/L。
    【临床意义】
    TC增高;TC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高TC者动脉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较高。TC升高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或妊娠等。
    TC降低: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如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等。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重症营养不良等。
    (2)血清甘油三酯(TG)
    【参考值】酶法:男性0.44~1.76mmol/L;女性0.39~1.49mmol/L。
    【临床意义】
    TG增高: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症、肥胖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长期饥饿或高脂饮食等。
    TG降低: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参考值】沉淀法:0.94~2.0mmol/L。
    【临床意义】HDL-C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HDL-C<0.9mmol/L为明显降低,多见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肝硬化等。
    (4)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
    【参考值】沉淀法:2.07~3.12mmol/L。
    【临床意义】LDL-C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LDL-C≥3.64mmol/L为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
    (5)载脂蛋白A(Apo-A)
    【参考值】ELISA法:男性1.42±0.17g/L;女性1.45±0.14g/L。
    【临床意义】血清Apo-A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即血清Apo-A越低,冠心病发病率越高。
    (6)载脂蛋白B(Apo-B)
    【参考值】EUSA法:男性1.01±0.21g/L;女性1.07±0.23g/L。
    【临床意义】血清Apo-B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Apo-B≥4.20g/L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7)载脂蛋白A/B(Apo-A/B)比值
    【参考值】1.0~2.0
    【临床意义】比值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明显降低。

  • 第3题:

    1、血清总胆固醇包括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


    D

  • 第4题:

    血清总胆固醇(TC)*


    答案:
    解析:
    [参考值]
    <5.17mmol/L(<200mg/dl)为合适水平,5.17~6.47mmol/L(200~250mg/dl)为轻度升高(边缘水平),≥6.47mmol/L(≥250mg/dl)为高胆固醇血症,≥7.76mmol/L(≥300mg/dl)为严重高胆固醇血症。
    [临床意义]
    1)生理性变化 ①年龄和性别:70岁前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中青年女性低于男性,但50岁以后高于男性;②饮食: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和热量饮食TC升高;③长期精神紧张和缺乏运动TC升高。
    2)病理性变化增高:①原发性的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脂血症;②继发性的:甲减、肾脏疾病,如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降低:①严重的肝脏疾病;②严重的贫血;③甲亢。

  • 第5题:

    简述血清总蛋白浓度降低的临床意义。
    各种慢性肝病合成减少;长期营养不良及消耗增加如:肿瘤、结核、甲亢等;蛋白质大量丢失如:肾病综合症、严重烧伤、大出血等;各种原因引起体内水分过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