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病例摘要】患者,女,65岁。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查体:T 36. 7℃,P 52次/分,R 22次/分,BP 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题目

【病例摘要】患者,女,65岁。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查体:T 36. 7℃,P 52次/分,R 22次/分,BP 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答题要求】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相似考题
更多“【病例摘要】患者,女,65岁。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 ”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例摘要:陈某,女,59岁,已婚,会计。2014年6月10日初诊。患者平素体虚,咳嗽吐痰,气短懒言10余年。现症: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肺痨相鉴别。


    参考答案:中医疾病诊断:虚劳。中医证型诊断:肺气虚证。中医辨病辨证依据:以咳嗽吐痰,气短懒言为主症,辨病为虚劳。现症见咳嗽无力,痰液清稀,短气自汗,声音低怯,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辨证为肺气虚证。肺气不足,表虚不固。中医病证鉴别:肺痨系正气不足而被痨虫侵袭所致,主要病位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其病理特点,以咳嗽、咳痰、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而虚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久虚不复,病程较长,无传染性,以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其基本病机,分别出现五脏气血阴阳亏虚的多种症状。治法:补肺益气。方剂名称:补肺汤加减。药物组成、剂量、煎服方法:人参30g,黄芪30g,沙参15g,熟地15g,五味子6g,百合10g。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 第2题:

    【病例摘要】
    患者,女,65岁。
    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
    查体:T36.7℃,P52次/分,R22次/分,BP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
    (2)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
    (3)P5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
    (4)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
    二、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后者发生2:1窦房传导阻滞时,心率可以很慢,接近窦性心动过缓。鉴别方法是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突然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也可增加,但增加缓慢,且不是整倍数关系。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故可诊断为虚劳。腰为肾之府,督脉贯脊络肾而督诸阳,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背酸痛,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则多尿;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不能蒸化腐熟水谷,故下利清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均为阳气亏虚、阴寒内盛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阳气亏虚,阴寒内盛。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
    2.中医疾病诊断 虚劳。
    3.中医辨证诊断 肾阳虚。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温补肾阳。
    2.所选方剂名称 右归丸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2熟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丝子15g、附子10g、肉桂10g、当归6g、鹿角胶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等。
    2.药物治疗 可选用阿托品、氨茶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
    3.心脏起搏治疗。

  • 第3题:

    【单选题】患者平素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近月余观精神过度抑郁,胸闷太息,纳呆腹胀,泄泻。诊为:

    A.肝气郁结

    B.脾失健运

    C.心血不足

    D.心神失养

    E.肝脾不调


    E

  •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65岁。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查体:T 36. 7℃,P 52次/分,R 22次/分,BP 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请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


    参考答案:一、西医诊断依据(1)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2)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3)P 5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4)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二、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后者发生2:1窦房传导阻滞时,心率可以很慢,接近窦性心动过缓。鉴别方法是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突然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也可增加,但增加缓慢,且不是整倍数关系。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故可诊断为虚劳。腰为肾之府,督脉贯脊络肾而督诸阳,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背酸痛,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则多尿;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不能蒸化腐熟水谷,故下利清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均为阳气亏虚、阴寒内盛之象。2.病因病机分析 阳气亏虚,阴寒内盛。四、入院诊断1.西医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2.中医疾病诊断 虚劳。3.中医辨证诊断 肾阳虚。五、中医治疗1.中医治法 温补肾阳。2.所选方剂名称 右归丸加减。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熟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O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丝子15g、附子1Og、肉桂1Og、当归6g、鹿角胶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1.一般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等。2.药物治疗 可选用阿托品、氨茶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3.心脏起搏治疗。

  • 第5题:

    患者,女,65岁。
    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未及时进行医治,近月余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
    查体:T36.7℃,P52次/分,R22次/分,BP120/85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
    辅助检查: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请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


    答案:
    解析:

    一、西医诊断依据
    (1)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
    (2)精神明显衰退,行走需人扶助,畏寒肢冷,白天喜在户外晒太阳,面色苍白,下利清谷,尿多。
    (3)P52次/分,神志清楚,精神欠佳。
    (4)辅助检查:心电图提示心率52次/分,窦性心动过缓。
    二、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二度窦房传导阻滞相鉴别。后者发生2:1窦房传导阻滞时,心率可以很慢,接近窦性心动过缓。鉴别方法是活动或注射阿托品后心率突然成倍增加,而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也可增加,但增加缓慢,且不是整倍数关系。
    三、中医辨证依据与病因病机分析
    1.中医辨证依据 患者平素体虚,精神欠佳,腰背酸痛已有2年有余,畏寒肢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故可诊断为虚劳。腰为肾之府,督脉贯脊络肾而督诸阳,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背酸痛,畏寒肢冷;气化不及,水不化气则多尿;命门火衰,火不生土,不能蒸化腐熟水谷,故下利清谷;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脉沉迟均为阳气亏虚、阴寒内盛之象。
    2.病因病机分析 阳气亏虚,阴寒内盛。
    四、入院诊断
    1.西医诊断 窦性心动过缓。
    2.中医疾病诊断 虚劳。
    3.中医辨证诊断 肾阳虚。
    五、中医治疗
    1.中医治法 温补肾阳。
    2.所选方剂名称 右归丸加减。
    3.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2熟地黄30g、山药15g、山茱萸10g、枸杞子15g、杜仲15g、菟丝子15g、附子10g、肉桂10g、当归6g、鹿角胶15g;3剂,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用。
    六、西医治疗原则与方法
    1.一般治疗 一般不需处理,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等。
    2.药物治疗 可选用阿托品、氨茶碱或异丙肾上腺素等。
    3.心脏起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