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过敏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

题目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过敏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29岁,头晕、乏力3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脾未及,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0.55,血小板50×109/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最可能诊断为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正确答案:D

  • 第2题: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C
    皮肤反复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可推断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故首先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结果未见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减少,骨髓未见增生低下,故排除A。脾功能亢进及过敏性紫癜不出现该患者的骨髓变化,排除D和E。患者病程半年,除巨细胞外其他系均正常,骨髓增生活跃而不是极度活跃,综合考虑可排除B。

  • 第3题: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 /×109/1,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C
    皮肤反复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可推断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故首先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结果未见红细胞及白细胞的减少,骨髓未见增生低下,故排除A。脾功能亢进及过敏性紫癜不出现如该患者的骨髓变化。排除D和E。患者病程半年,除巨细胞外其他系均正常,骨髓增生活跃而不是极度活跃,综合考虑可排除B。

  • 第4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0×10/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A
    解析:
    患者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只有血小板减少,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

  • 第5题: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查体: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过敏性紫癜

    答案:C
    解析:
    皮肤反复出血,外周血小板减少,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可推断产板型巨核细胞减少,故首先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检查结果未见红细胞及白细胞减少,骨髓未见增生低下,故排除A项。脾功能亢进及过敏性紫癜不出现该患者的骨髓变化,排除D项和E项。患者病程半年,除巨细胞外其他系均正常,骨髓增生活跃而不是极度活跃,综合考虑可排除B项。

  • 第6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20g/L。白细胞8×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缺铁性贫血
    • D、过敏性紫癜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缺铁性贫血
    • D、过敏性紫癜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A

  • 第8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缺铁性贫血
    • D、过敏性紫癜
    •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
    A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

    缺铁性贫血

    D

    过敏性紫癜

    E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的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表觋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B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以淋巴细胞为主;C、E都有血红蛋白的降低;D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表现为皮肤瘀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故本题选A。

  • 第10题:

    女孩,13岁,月经量增多10多天,查体:贫血貌,皮肤散在出血点,肝、脾未触及,Hb 120g/L,WBC10×109/L,血小板25×109/ L,骨髓增生活跃,全片可见巨核细胞55个,可能的诊断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白血病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脾功能亢进

    E.系统性红斑狼疮


    正确答案:C
    C。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Hb和WBC正常,血小板减少,可见巨核细胞等),即可作出诊断。

  • 第11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l09/1。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A
    A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症。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B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以淋巴细胞为主;C、E都有血红蛋白的降低;D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淤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

  • 第12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 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A
    A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症。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而骨髓中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幼稚化。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B白细胞数明显增加,且以淋巴细胞为主;C、E都有血红蛋白的降低;D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淤点,多出现于下肢关节周围及臀部。

  • 第13题:

    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10/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30%,血小板5×10/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缺铁性贫血
    D.过敏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答案:A
    解析:
    患者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只有血小板减少,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符合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特征。

  • 第14题:

    患者男,20岁。头昏、乏力3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脾未及,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每升3.5×109,中性粒细胞0.35g,淋巴细胞0.55,血小板50×109/L,酸溶血试验阳性,骨碎片巨核细胞未见。最可能的诊断为()。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男,29岁,头晕、乏力3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脾未及,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5×109/L,中性粒细胞0.35,淋巴0.55,血小板50×109/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最可能诊断为()

    •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男性患者,29岁,头昏、乏力3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脾未触及,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5×109/L,中性粒0.35,淋巴0.55,血小板50×109/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最可能诊断为()

    • A、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B、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男,29岁,头昏、乏力3个月,皮下散在出血点,脾未及,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3.5×109/L,中性粒0.35,淋巴0.55,血小板50×109/L,酸化血清溶血试验阴性,骨髓片巨核细胞未见,最可能诊断为()

    •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B、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 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D、再生障碍性贫血
    • E、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患者,女,34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109/L,血小板4.6×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首先考虑的是()
    A

    再生障碍性贫血

    B

    急性白血病

    C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D

    脾功能亢进

    E

    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