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出自()。A.《礼记·大学》B.《孟子·离娄下》C.《韩非子·五蠹》D.《中庸》

题目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出自()。

A.《礼记·大学》

B.《孟子·离娄下》

C.《韩非子·五蠹》

D.《中庸》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更多““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出自()。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句子中“之”字是代词的是()

    A、当其无,有车之用。

    B、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C、之二虫又何知?

    D、故行仁义者非所誉,誉之则害功。


    参考答案:CD

  • 第2题:

    “法律应该是稳定的。”下列与题干体现的意思类似的是()。

    A.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B.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
    C.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
    D.一人一义,十人十义

    答案:B
    解析:
    题干体现的是法律的稳定性以体现法的尊严。A项错误,“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意思是不分亲疏,不分贵贱,一切用法律来判断,是平等适用法律的体现。B项正确,“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的意思是法要具有稳定性并且要让人民知道,体现了法律的尊严。C项错误,“凡命夫、命妇不躬坐狱讼”的意思是大夫以上及其妻子可不出庭受审,以维护其尊严,反映了宗法制度对中国古代司法传统的影响。D项错误,法是一种是非的标准,“一人一义,十人十义”,即各人有各人的是非标准,以致不断发生争乱。因此,本题选B项。

  • 第3题: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执法必严,执法必公
    B.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法律具有强制性
    C.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依法治国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出自《管子*任法》,意思是“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非法律具有强制性,B项对应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选B。

  • 第4题:

    材料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责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
    (1)根据材料,总结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2)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分析这两种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答案:
    解析:
    (1)老子认为圣人治下的社会状态应是统治者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得普通民众物质生活有保障,身体健康且精神追求贫乏,没有求知的意愿和更大的欲望,有知识的人不敢施展才智和理想抱负。即“无为而治”。董仲舒认为国家实现统一后。教育和社会舆论不统一.意见多样,统治者就不能维护国家统一。官员不知职责所在。因此,统治者应该统一思想意识,禁绝除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六艺”以外的其他学说,如此才能统一法纪.民众有所遵从。 (2)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相互征战.由此造成学术教育向社会底层的下移和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局面。
    董仲舒生活在西汉时期,国家实现政治统一。为适应政治上的中央集权需要,董仲舒以先秦儒学为基础,吸收道家、法家等思想中的合理因素,形成以“天人感应”“德主刑辅…‘三纲五常“大一统”等学说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采纳。

  • 第5题: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格言与其蕴含的法学理论对应不正确的是()。

    A.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以不正:执法必严,执法必公
    B.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法律具有强制性
    C.治国使众莫如法,禁淫止暴莫如刑:依法治国
    D.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答案:B
    解析:
    “不知亲疏、远近、贵贱、美恶,以度量断之”出自《管子·任法》,意思是“法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在法律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非法律具有强制性,B项对应错误。其他三项均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