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合同节水管理是促进节水、缓解缺水的重要手段。(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题目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合同节水管理是促进节水、缓解缺水的重要手段。(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相似考题

2.节水行动【背景链接】2019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联合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节水政策法规、市场机制、标准体系趋于完善,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分别降低23%和20%,规模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1%以上,节水效果初步显现;到2022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节水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初步建立;到2035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月22日是第27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2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提出观点】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严重不均,水安全问题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健康福祉。【意义】水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我国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全社会节水意识不强、用水粗放、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效率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要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认识节水的重要性,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深入推动缺水地区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形成全社会节水的良好风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参考对策】要坚持“节水优先”思路,综合施策,坚决遏制部分领域用水浪费的行为。一是农业节水增效,优化调整作物的种植结构,实施灌区节水技术改造,大力推广、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包括灌区现代化改造。二是工业节水减排,加快实施高耗水行业节水改造,推广国家鼓励的先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三是城镇节水降损,推进城镇供水管网改造,降低漏损率,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开展公共领域节水,建设节水型机关、高校,控制包括宾馆、洗车、滑雪场、高尔夫球场等高耗水行业的服务用水。四是加快推进非常规水源的开发利用。

更多“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瓶颈,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根本途径。合同节水管理是促进节水、缓解缺水的重要手段。( ) ”相关问题
  • 第1题:

    5、我国水资源短缺类型有三种:资源型缺水、 ___ ____、__ _____。


    我国水资源短缺按其原因来分类,大致可以分成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三类。 资源性缺水,是指当地水资源总量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供水紧张的局面。如京津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辽河流域、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地区。 工程性缺水,是指一些水资源总量并不短缺的地区,由于工程建设能力不足,造成供水不足。这种情况主要分布在长江、珠江、松花江流域,西南诸河流域以及南方沿海地区,尤以西南诸省较为严重。 水质性缺水,是指大量排放的污染物造成淡水资源受污染而出现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丰水区。如珠江三角洲地区,虽然被誉为“水乡”,但由于河道水体受污染,冬春枯水期又受咸潮影响,造成清洁水源严重不足。因此,要节约用水,保护好珍贵的淡水资源。

  • 第2题:

    2、解决水资源问题短缺的对策有()

    A.人工降水

    B.海水淡化

    C.发展节水农业

    D.提高节水意识


    ABC

  • 第3题:

    【单选题】“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和工程用水应分别计量” 属于评价要素()的内容。

    A.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一般项

    B.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控制项

    C.节水与水资源利用优选项

    D.施工管理控制项


    ABDE

  • 第4题:

    834、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优化配置水资源,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AB

  • 第5题:

    161、下列不可作为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决策依据的是()。

    A.北方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

    B.南方水资源充足,可以适当调出

    C.南方多洪涝灾害,水资源太多

    D.节水灌溉技术不能完全解决北方缺水问题


    南方多洪涝灾害,水资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