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0℃,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A、多晒太阳B、居室定期食醋熏蒸C、按时预防接种D、加强体格锻炼E、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题目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0℃,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A、多晒太阳

B、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C、按时预防接种

D、加强体格锻炼

E、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E
更多“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0℃,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3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39℃,因全身抽搐就诊。为明确抽搐原因,在收集患儿健康史时,应重点询问

    A.出生史

    B.喂养史

    C.家族史

    D.过敏史

    E.既往发作史


    正确答案:E

  • 第2题:

    患儿,4岁。咳嗽、流涕2天,发热1天,外出时突发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30/分,呼吸35/分,神志清楚,咽明显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他无异常。患儿最可能的情况是A、上呼吸道感染并高热惊厥

    B、化脓性脑膜炎

    C、脑血管畸形

    D、癫痫发作

    E、低钙性惊厥

    该患儿抽搐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A、水合氯醛

    B、地西泮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


    问题 2 答案:B

  • 第3题: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3℃,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A:多晒太阳
    B:按时预防接种
    C:加强体格锻炼
    D: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E: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答案:E
    解析:
    小儿因高热惊厥发生抽搐,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应尽快降温。

  • 第4题:

    患儿男,2岁。人工喂养,4天前咳嗽、发热、腹泻,体检:体温38.6℃,中度脱水,患儿在补液中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高热惊厥
    B.急性心衰
    C.低钙血症
    D.低钠血症
    E.中毒性脑病

    答案:A
    解析:
    小儿高热惊厥多发生在半岁至4岁之间,一般是由于感冒初的急性发热,惊厥大都发生在体温骤升达到38.5~39.5℃时,持续数秒钟或数分钟,根据该患儿的症状可确定抽搐因高热惊厥所致。

  • 第5题:

    患儿男,3岁,因“发热、咽痛2天”来诊。2天前患儿出现发热、咽痛,体温38.4℃,在家服药后未见明显好转,现高热,气急鼻煽,烦躁,昏迷,两目上视,四肢阵发性抽搐,苔薄黄,脉浮数。该患儿可初步诊断为()

    • A、惊风
    • B、发热
    • C、急惊风
    • D、慢惊风
    • E、咽痛

    正确答案:C

  • 第6题:

    患儿,4岁。咳嗽、流涕2天,发热1天,外出时突发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30次/分,呼吸35次/分,神志清楚,咽明显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他无异常。该患儿抽搐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 A、水合氯醛
    • B、地西泮
    • C、苯巴比妥
    • D、苯妥英钠
    • E、甘露醇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入院后测得体温103.3°F,相当于多少摄氏度温度()

    • A、38.1
    • B、38.6
    • C、40.3
    • D、40.1
    • E、39.6

    正确答案:E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观体温39.3℃,半小时前发生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
    A

    多晒太阳

    B

    按时预防接种

    C

    加强体格锻炼

    D

    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E

    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患儿,女,4个月。因发热3天.抽搐1天入院,体温波动于38~39.5℃,无咳嗽,一天前出现频繁抽搐,伴喷射性呕吐。体格检查:精神萎靡,易激惹,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克氏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该患儿发生化脓性脑膜炎的原因可能是( )
    A

    频繁抽搐所致

    B

    体温过高所致

    C

    上呼吸道感染所致

    D

    中耳炎所致

    E

    频繁呕吐所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儿8个月,晨起咳嗽,流涕,午后发热38.3℃,18时突然抽搐持续2分钟,去医院途中停止,神志清,体检:发育正常,体温39.1℃,前囟已闭,咽充血,心肺(-),颈无抵抗。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B

    婴儿手足抽搐症

    C

    癫痫发作

    D

    破伤风

    E

    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儿女,9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5℃,突然出现双目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首先采取哪项护理措施?(  )
    A

    立即针刺人中穴止惊

    B

    立即物理降温

    C

    立即给予吸氧

    D

    立即将患儿送入抢救室

    E

    立即测量血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儿女,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3℃,半小时前发生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A

    按时预防接种

    B

    加强体格锻炼

    C

    多晒太阳

    D

    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E

    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

    B、床档处放置棉垫

    C、用纱布包裹压舌板

    D、强行牵拉患儿肢体

    E、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患者,男,25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就诊。

    入院后测得体温103.3°F,相当于多少摄氏度温度
    A.38.1
    B.38.6
    C.40.3
    D.40.1
    E.39.6

    答案:E
    解析:

    摄氏=5/9(°F-32)。5/9(103.3°F-32)=39.6℃
    温水拭浴,通过蒸发和传导作用,增加机体的散热,多用于高热患者的降温。

  • 第15题:

    患儿,4岁。咳嗽、流涕2天,发热1天,外出时突发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30次/分,呼吸35次/分,神志清楚,咽明显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他无异常。

    该患儿抽搐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A.水合氯醛
    B.地西泮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甘露醇

    答案:B
    解析:
    发作时就地抢救。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将舌轻轻向外牵拉,防止舌后坠。患儿上下臼齿之间垫牙垫,防止舌咬伤。将柔软的棉质物放在患儿手中或腋下,防止皮肤摩擦受损。

  • 第16题:

    患儿,男,2岁。人工喂养,4天前咳嗽、发热、腹泻。体检:体温38.6℃,中度脱水,患儿在补液中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抽搐最可能的原因是().

    A.高热惊厥
    B.急性心力衰竭
    C.低钙血症
    D.低钠血症
    E.中毒性脑病

    答案:C
    解析:
    该患儿发生腹泻、中度脱水,导致电解质大量丢失,补液使血钙浓度进一步降低,应考虑低钙抽搐。

  • 第17题:

    患儿1岁半,半天来打喷嚏、发热,1小时前突然抽搐持续2分钟。去医院途中抽搐停止,神志清。查体:发育正常,体温38.5℃,前囟已闭,咽充血,心、肺无异常,颈无抵抗。该患儿最可能是()

    • A、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B、败血症
    • C、癫痫发作
    • D、上呼吸道感染,热性惊厥
    • E、婴儿手足搐搦症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患儿男,1岁,因“发热、鼻塞、流涕、咳嗽”来诊。患儿先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继而出现发热,自测体温38.9℃。候诊探热时患儿突然出现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唇发绀,呼之不应,经急救处理约2分钟后苏醒,体温39.7℃,心肺听诊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神经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结合该病例,有意义的诊断要点是()

    • A、1岁儿童
    • B、急剧高热(38.9℃)
    • C、抽搐发作持续2分钟
    • D、发作停止后患儿意识正常
    • E、鼻塞、流涕
    • F、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目上视,面唇发绀

    正确答案:A,B,C,D,F

  • 第19题:

    单选题
    患儿男,7个月。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7℃,突然出现全身抽搐、双眼凝视、意识丧失。为防止患儿受伤,以下处理错误的是()
    A

    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

    B

    床档处放置棉垫

    C

    用纱布包裹压舌板

    D

    强行牵拉患儿肢体

    E

    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


    正确答案: E
    解析: 本例患儿出现惊厥发作,护理应将患儿头偏向一侧,给予口腔保护以免舌咬伤,拉好床档,将可能伤害患儿的硬物移开,并在床档放置棉垫,或在患儿手中或腋下垫上纱布,避免躁动及惊厥时受伤或坠床,及时清理患儿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造成误吸,压舌板应用纱布包裹,不能强行牵拉患儿肢体,故选D。解题关键:惊厥发作时应注意避免患儿受伤或坠床。 【考点】: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措施

  • 第20题:

    单选题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 。现体温39 .3℃,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 。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
    A

    多晒太阳

    B

    按时预防接种

    C

    加强体格锻炼

    D

    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E

    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儿,4岁。咳嗽、流涕2天,发热1天,外出时突发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30次/分,呼吸35次/分,神志清楚,咽明显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他无异常。该患儿抽搐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A

    水合氯醛

    B

    地西泮

    C

    苯巴比妥

    D

    苯妥英钠

    E

    甘露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患者,男,26岁,农民,入院前2周出现,发热,头痛,咳嗽,鼻塞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昨日因受凉后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继而出现胸段脊髓以下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而于今晨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双下肢瘫痪,小便潴留.请问:该患者最可能诊断是什么?护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急性脊髓炎”
    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护士应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反应,关心,体贴,尊重患者,多与他们交谈,倾听他们的感受,帮助他们了解本病的治疗,护理与预后等相关知识,肯定和表扬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饮食指导: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饮食,供给足够的热量与水份,多吃蔬菜水果,以刺激肠蠕动,减轻便秘和肠胀气。预防并发症:保持肢体功能位,并辅以理疗,针灸,按摩等,防止关节变形,肌肉萎缩,全身温水擦浴每日2次,每两小时翻身一次,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避免皮肤的机械性刺激和骨突处受压,防止压疮,鼓励咳嗽和深呼吸,协助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和肺部感染。病情监测: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费力,吞咽困难和构音障碍,注意有无药物治疗所致不良反应。康复护理: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早期进行肢体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促进早日康复。留置导尿的护理:①严格无菌操作,定期更换尿管及引流袋,每天进行尿道口清洗和消毒。②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与量,注意有无血尿,脓尿或结晶尿,③每3~4小时开放尿管一次,训练膀胱排尿功能,④鼓励患者多饮水,2500~3000ml/天,以稀释尿液,促进代谢产物的排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7个月的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发热,体温39.5℃。请问:说出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叙述其护理措施。

    正确答案: 该患儿主要的护理诊断是:①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②潜在并发症:高热惊厥。
    护理措施主要如下:采取降温措施:①保持室内温度在18~22℃,湿度为55~65%;松解衣被以利散热;②给予物理降温,由于婴儿皮肤娇嫩,降温时先选用温水浴,患儿易于接受,效果不佳时可用30%乙醇擦浴,并配合用冷敷如冰枕、冷毛巾湿敷患儿前额或腹股沟、腋下等大血管处等;物理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于体温单上;③必要时按医嘱给予抗感染药及退热药,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④让患儿卧床休息,多喝温开水,保证患儿摄入充足水分,以加快毒素排泄和降低体温;⑤及时给患儿更换衣服,并适度保暖,避免因受凉或过度保暖而使症状加重或反复;⑥每4小时测体温1次,并记录。预防高热惊厥的护理:①婴幼儿体温超过38.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②密切观察有无惊厥先兆,若该患儿曾有高热惊厥史更应注意,当出现兴奋、烦躁、惊跳等惊厥先兆,应立即通知医生,按医嘱给予镇静药并同时采取降温措施;③发生惊厥时按惊厥护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