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男性.37岁。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余,休息后缓解。近1年来活动中发作晕厥3次。身体评估: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X线:心影轻度增大。超声心动图:室间隔18mm。首先应考虑的临床诊断是A、病毒性心肌炎B、扩张型心肌病C、肥厚型心肌病D、限制型心肌病E、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题目

患者男性.37岁。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余,休息后缓解。近1年来活动中发作晕厥3次。身体评估:胸骨左缘第3肋间闻及收缩期杂音。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出现病理性Q波。X线:心影轻度增大。超声心动图:室间隔18mm。首先应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A、病毒性心肌炎

B、扩张型心肌病

C、肥厚型心肌病

D、限制型心肌病

E、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


相似考题
更多“患者男性.37岁。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余,休息后缓解。近1年来活动中发作晕厥3次。身体评估:胸骨左缘第 ”相关问题
  • 第1题:

    男性,62岁,10年前体检曾被告知患心脏病,近1~2年来心前区不适,心悸,逐渐加重。查体:BP160/60mmHg,心浊音界增大呈靴型。

    对该患者心脏听诊时,可能听到的杂音是
    A.胸骨左缘第2肋间收缩期杂音
    B.胸骨左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
    C.胸骨左缘第3肋间收缩期杂音
    D.胸骨左缘第3肋间舒张期杂音
    E.胸骨右缘第2肋间舒张期杂音

    答案:D
    解析:

  • 第2题:

    女性,48岁。5年来渐进性劳累后心悸、气短,1年来加重,曾有夜间憋醒,需坐起后缓解,既往有关节痛史。检查发现心脏扩大,可闻及杂音,胸片显示如下。

    该患者可能闻及的心脏杂音是
    A.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B.胸骨左缘第三肋间舒张期叹气样杂音
    C.胸骨右缘第二肋间收缩期喷射样杂音 D.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机器样连续性杂音


    答案:A
    解析:

  • 第3题:

    患者女性,20岁,主因G1P0,妊娠30周,活动后觉心悸、胸闷3日来院就诊。患者3日前上两层楼梯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无夜间睡眠后呼吸困难。查体:Bp110/60mmHg,HR100次/分,R:25次/分,SPO97%,胸骨左侧第3-4肋闯柔和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超声心动:右室增大,左心正常,室间隔缺损膜周回声中断12mm。待产期间,患者出现提示早期心衰的症状包括()

    A心界扩大

    B休息时心率>110次/分

    C肺底部持续性湿啰音

    D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

    E轻微活动后觉心悸、胸闷、气短,休息后缓解

    F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


    B,C,E,F

  • 第4题:

    患者男性,28岁。劳累后心悸、气短5年,休息可缓解。近1年活动中曾发作过晕厥2次。体检: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X线检查心影增大不明显;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胸前导联常出现巨大倒置T波。在Ⅰ、EVL或Ⅱ、Ⅲ、EVF、V4、V5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超声心动图: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应考虑的临床诊断是

    A、病毒性心肌炎
    B、扩张型心肌病
    C、肥厚型心肌病
    D、限制型心肌病
    E、克山病

    答案:C
    解析:
    肥厚型心肌病是以心室对称性或不对称性肥厚,并累及室间隔使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态的心肌病。
    绝大多数病人可有劳力性呼吸困难(题干患者劳累后心悸、气短);部分病人可有胸痛、心悸、多种形态的心律失常;伴有流出道梗阻的病人由于左心室舒张期充盈不足,心排血量减低,可出现黑朦,在起立或运动时可出现眩晕(题干患者活动中曾发作过晕厥2次),甚至神志丧失等。室性心律失常、室壁过厚、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大,常是引起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为左心室肥大,ST-T改变,胸前导联常出现巨大倒置T波。在I、EVL或Ⅱ、Ⅲ、EVF、V5、V4可出现深而不宽的病理性Q波,在V1有时可见R波增高,R/S比增大。超声心动图可示室间隔的非对称性肥厚,舒张期室间隔的厚度与后壁之比≥1.3,间隔运动低下(题干患者与此相符)。由此可见,本题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男性,20岁。有四肢关节疼痛病史,近半年来时感心悸,活动后气急,休息后缓解。体检:两颧轻度发绀,听诊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二尖瓣开放拍击音,P2亢进、分裂。

    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普萘洛尔
    B、利多卡因
    C、毛花苷丙
    D、苯妥英钠
    E、新斯的明

    答案:C
    解析:
    房颤的治疗原则包括转复窦律、控制心室率、抗凝、预防栓塞并发症等。对于首次发作的房颤,且病史1年以内者,可试行转复窦律,可以选择药物复律(普罗帕酮、莫雷西嗪、胺碘酮)、电复律等,但未出现在答案选项中,故本例的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该患者为二峡合并房颤,心率较快,是洋地黄治疗的适应证,因为洋地黄既可强化缓解症状,又可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减慢心率。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只能减慢心率,不能迅速改善症状,不作为快速房颤的首选。利多卡因、苯妥英钠为抗室性心律失常的常用药物。新斯的明为拟胆碱药,主要用于肌无力和肠麻痹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