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王先生,58岁。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2年余,站立位时包块明显,平卧位时消失,有时包块进入阴囊,但可回纳。该病人有阑尾炎手术史、长期便秘和吸烟史。体检:左侧腹股沟包块6cm×8cm大小,质地软,可回纳,压住内环口后,包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该病人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A、腹股沟直疝B、腹股沟斜疝C、股疝D、切口疝E、睾丸鞘膜积液该病人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是A、门诊随访B、灌肠通便C、戒烟戒酒D、择期手术治疗E、急诊手术治疗评估发现该病人近日便秘加重,恰当的治疗是A、应用缓泻剂通便B、急诊手术以免延误治疗C、门诊

题目

王先生,58岁。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2年余,站立位时包块明显,平卧位时消失,有时包块进入阴囊,但可回纳。该病人有阑尾炎手术史、长期便秘和吸烟史。体检:左侧腹股沟包块6cm×8cm大小,质地软,可回纳,压住内环口后,包块不再出现,透光试验阴性。该病人目前最可能的情况是A、腹股沟直疝

B、腹股沟斜疝

C、股疝

D、切口疝

E、睾丸鞘膜积液

该病人目前最有效的处理是A、门诊随访

B、灌肠通便

C、戒烟戒酒

D、择期手术治疗

E、急诊手术治疗

评估发现该病人近日便秘加重,恰当的治疗是A、应用缓泻剂通便

B、急诊手术以免延误治疗

C、门诊随访观察

D、心理疏导减轻焦虑

E、多食蔬菜预防便秘

该病人在家用力排便后,包块出现变大变硬,并且伴有明显疼痛、恶心、呕吐,遂来院急诊,最有效的处理是A、静脉输液

B、抗生素治疗

C、应用止痛剂

D、应用止吐剂

E、手术治疗


相似考题
更多“王先生,58岁。右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2年余,站立位时包块明显,平卧位时消失,有时包块进入阴囊,但可 ”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右侧阴囊包块,质软,卧位后包块缩小或消失,透光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A.睾丸鞘膜积液SX

    患儿,右侧阴囊包块,质软,卧位后包块缩小或消失,透光试验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A.睾丸鞘膜积液

    B.精索鞘膜积液

    C.右侧隐睾

    D.右侧腹股沟疝

    E.右侧交通性鞘膜积液


    正确答案:E

  • 第2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参考答案:【评分要点】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1)诊断:腹股沟斜疝(右侧)。(2)诊断依据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③透光实验(-)。2.鉴别诊断(5分)①腹股沟直疝。②鞘膜积液。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 第3题:

    主诉: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
    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答案:
    解析:
    分析:
    1.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1)诊断 腹股沟斜疝(右侧)。
    (2)诊断依据
    ①男性,56岁,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
    ②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可坠入阴囊,平卧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
    ③透光实验(-)。
    2.鉴别诊断(5分)
    ①腹股沟直疝。
    ②鞘膜积液。
    ③腹股沟肿大淋巴结。
    3.进一步检查(4分)B超或CT。
    4.治疗原则(3分)手术治疗:疝囊高位结扎+修补术。

  • 第4题:

    上述阴囊包块,卧位时可消失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男,65岁。右腹股沟可复性球形包块3年。查体:站立时右耻骨结节外上方可见一球形包块,未进入阴囊,平卧时可自行回纳,压迫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2cm处,站立时包块复出。应诊断为

    A.右侧股疝
    B.右侧腹股沟直疝
    C.右腹股沟斜疝
    D.右侧精索鞘膜积液
    E.交通性鞘膜积液

    答案:B
    解析:
    腹股沟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站立时在腹股沟内侧端、耻骨结节上外方出现一球形包块,其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斜疝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入阴囊。鞘膜积液多为透光,而疝块不能透光。精索鞘膜积液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块移动。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