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关于侧入路法上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B、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C、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

题目
关于侧入路法上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将针退至皮下,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B、在眶下缘正下方1cm,鼻正中线外侧3cm处为穿刺点,于眶下孔下缘进针,穿刺针指向外、上、后方,进针1~1.5cm即可进入眶下孔,刺中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由鼻翼向上唇的放散痛

C、穿刺点位于下颌骨喙突与颧弓下缘交点,由穿刺点向前方眼窝尖部刺入约4~5cm深度,针尖可触及颌骨后面(针尖过于向前)或触及蝶骨的翼突外侧板的根部(针尖过于向后方),调整针尖方向,直至出现上颌神经支配区域的放散痛,同时回吸无血和脑脊液

D、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与皮肤成直角刺入约4.5~5cm,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E、穿刺点位于外耳孔前3cm,颧弓下缘中点,穿刺针对准同侧瞳孔方向进针1~1.5cm,针尖进入翼腭窝时,上唇、牙龈和颊部出现放散痛,回吸无血和脑脊液回流,证明穿刺到位


相似考题
更多“关于侧入路法上颌神经阻滞的定位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能同时双侧阻滞的臂丛入路有 ( )

    A、腋入路

    B、锁骨上法

    C、锁骨下血管旁法

    D、肌间沟法

    E、颈入路法


    参考答案:ABCDE

  • 第2题:

    血、气胸发生率最高的臂丛神经阻滞方法是

    A、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

    B、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C、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

    D、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法

    E、经颈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参考答案:C

  • 第3题:

    在肌间沟阻滞一侧臂丛30分钟后,还可用哪些入路阻滞另一侧( )

    A.腋入法
    B.肌间沟法
    C.喙突下法
    D.锁骨上法
    E.颈路臂丛阻滞

    答案:A,C
    解析:

  • 第4题:

    在肌间沟阻滞一测臂丛30分钟后,还可用哪些入路阻滞另一侧

    A、腋入法

    B、肌间沟法

    C、喙突下法

    D、锁骨上法

    E、颈路臂丛法


    参考答案:ABE

  • 第5题:

    不能同时双侧阻滞的臂丛入路有( )

    A.腋入路
    B.锁骨上法
    C.锁骨下血管旁法
    D.肌间沟法
    E.颈入路法

    答案:A,B,C,D,E
    解析:

  • 第6题:

    根据臂丛神经分布,行臂丛神经阻滞是可有多个入路,在小儿最常用的入路是

    A.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
    B.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法
    C.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
    D.喙突下臂丛神经阻滞法
    E.经锁骨臂丛神经阻滞法

    答案:A
    解析:
    小儿最常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易于定位,且并发症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