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A.继续龈下洁治和根面平整 B.切牙龈治疗 C.牙周药物治疗 D.拔出病牙 E.牙周翻瓣治疗

题目
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

A.继续龈下洁治和根面平整
B.切牙龈治疗
C.牙周药物治疗
D.拔出病牙
E.牙周翻瓣治疗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E
解析:
更多“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22岁,因刷牙出血,牙齿松动半年就诊。无全身疾病。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临床检查见左下颌第一磨牙颊侧中央仍有7mm深牙周袋,探诊出血。

    请分析牙周龈上、龈下洁治后,深牙周袋存在的原因是


    A.牙周洁治不彻底
    B.自我菌斑控制不良
    C.不良修复体
    D.釉突
    E.以上都可能

    答案:E
    解析:
    本题主要提示并不是所有患者牙周龈上洁治、龈下洁治后,深牙周袋仍存在,都需要采取牙周手术治疗。应仔细分析其原因,如可能是:①牙周洁治不彻底,残留牙石,未完全控制牙周组织炎症。②患者菌斑控制差,牙周组织炎症复发。③存在釉突,牙周膜无法附着在牙釉质表面,仅有结合上皮,故在牙龈有炎症时,牙龈和牙体组织之间易形成盲袋,菌斑易滞留,刺激牙周组织,致使炎症难以控制。④存在充填体悬突、不良修复体等,易滞留菌斑,刺激牙周组织,致使炎症难以控制。因此应选答案(E)以上都可能。然后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第2题:

    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

    • A、继续龈下洁治和根面平整
    • B、牙周药物治疗
    • C、拔出病牙
    • D、牙周翻瓣治疗
    • E、切牙龈治疗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单选题
    患者45岁,男性,牙周袋探诊深度为6.5mm,袋内牙石量大,龈下洁治后2周后无明显好转,应考虑、治疗为()
    A

    继续龈下洁治和根面平整

    B

    牙周药物治疗

    C

    拔出病牙

    D

    牙周翻瓣治疗

    E

    切牙龈治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4题:

    共用题干
    女,21岁。咬苹果和馒头时牙龈出血半年。检查:下前牙舌侧牙石(++),其他牙牙石(+),牙龈缘色红,龈缘及龈乳头圆钝,探诊后出血较明显,探诊深度3mm,未见牙龈退缩,未探查到附着丧失。

    此时对该患者的治疗应为
    A、口服替硝唑
    B、刮治
    C、根面平整
    D、洁治
    E、袋壁搔刮

    答案:D
    解析:
    题7:标准答案为B。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慢性龈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从题干中可看到,患者的临床表现中没有妊娠期龈炎和坏死性龈炎的特征性表现,可排除A和C;无附着丧失,可排除两个牙周炎的诊断,即D和E;而主要表现为有局部刺激因素——牙龈炎症,且局限于边缘龈,符合慢性龈炎的表现。题8:标准答案为D。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慢性龈炎的治疗,治疗原则为去除病因和防止复发,主要是通过洁治术以彻底清除菌斑和牙石,因此正确答案为D。慢性龈炎局部治疗即可获得疗效,没有必要全身使用抗生素,且该患者无全身疾病,也不用预防性用药,因此可排除A;备选答案B、C、E的治疗都是针对牙周炎的治疗方法,因此都可排除。题9:标准答案为E。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牙周炎与牙龈炎的鉴别。鉴别点有两点:牙周炎有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从再次给出的条件中看到,该患者此时通过探诊的方法不能确定是否有附着丧失,那就需要看是否存在另一个能鉴别的指标:牙槽骨是否吸收,因此需要拍摄X线片。备选答案A、B、C、D查的指标都不是牙周炎与牙龈炎鉴别的关键指标,可排除。

  • 第5题:

    女性,44岁,下前牙牙齿松动1年。检查:左、右下中切牙松动Ⅰ°,牙石(++),牙龈退缩2mm,边缘红,质软,探诊深度5mm,全口其他牙的牙石(+)~(++),牙龈缘水肿,探诊出血,牙周袋深度4~6mm,牙齿未见松动。此时对该患者的第一步治疗是()

    • A、口服阿莫西林
    • B、牙周袋内上四环素药膏
    • C、拔除松动的下中切牙
    • D、刮治
    • E、洁治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