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休克治疗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休克治疗时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描述正确的是

    A.应在补充血容量后使用
    B.小剂量多巴胺可增加心肌收缩性
    C.感染性休克时可使用抗胆碱药物
    D.多种血管活性药物可同时使用
    E.注意输注处皮肤损伤

    答案:A,C,D,E
    解析:

  • 第2题:

    试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


    正确答案: ①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扩血管药物主要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和酚妥拉明等。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及低排高阻型感染性休克,由于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微血管痉挛,可应用扩血管药物以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
    ②缩血管药物的应用:缩血管药物主要有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等。对血管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可应用缩血管药。如休克合并有酸中毒,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缩血管药。

  • 第3题:

    抢救感染性休克可使用哪些血管活性药物?


    正确答案: (1)α-受体阻滞剂:如苄胺唑啉、苯苄胺、氯丙嗪等。
    (2)β-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上腺素和多巴妥。
    (3)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等。
    (4)肾上腺皮质激素。

  • 第4题:

    在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微循环的灌流量。
    (2)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
    (3)对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应用缩血管药物后血管高度痉挛的患者,可选用血管扩张剂,但一定要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
    (4)对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或高动力型休克的病人可选用缩血管药物。

  • 第5题: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缩血管药物宜在()

    • A、冷休克伴心力衰竭时使用
    • B、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 C、应用扩血管药物病情未见好转时使用
    • D、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 E、暖休克时使用

    正确答案:C,E

  • 第6题:

    问答题
    试述休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种类和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休克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种类和注意事项:
    血管活性药物包括拟交感胺类和血管扩张剂。①拟交感胺类主要通过兴奋β受体而对心肌产生正性作用,兴奋α受体收缩非生命器官(如肌肉、内脏和皮肤等)血管,以利于血液的再分布。常用的有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②血管扩张剂直接或通过阻滞血管α受体而扩张小血管,以减少心脏前负荷和充盈压.或减少心脏后负荷而提高心排血量、降低需氧量并扩张小血管。常用的有硝普钠、酚妥拉明、硝酸甘油、胆碱能受体阻滞剂如阿托品、山莨菪碱(654-2)和东莨菪碱。
    注意事项:①除非患者血压极低,一时难以迅速补充血容量,可先使用血管收缩剂暂时提高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血供外,应首先补足血容量,在此前提下才使用血管活性药,尤其是血管扩张剂,否则会加剧血压下降,甚至加重休克;②必须及时纠正酸中毒,在酸性环境下血管活性药不能发挥作用;③使用血管收缩剂剂量不能太大,以免血管强烈收缩,加剧微循环障碍和肾脏缺血,诱发或加剧急性肾衰竭,避免因周围血管强烈收缩使外周血管阻力过大而增加心脏后负荷;④原无高血压者收缩压维持在90~100mmHg,高血压者维持在100~120mmHg,脉压差维持在20~30mmHg,避免血压剧烈波动;⑤应用血管扩张剂初期血压可能下降,若休克症状无加重,可继续观察,若观察0.5~1小时后血压仍低,患者烦躁不安,可加用血管收缩剂或减慢血管扩张剂滴速以提高血压;⑥应用血管扩张剂后由于淤积在毛细血管床的酸性代谢产物可大量进入体循环,加重机体酸中毒,应及时补碱;⑦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必须配合病因治疗和其他综合治疗措施,否则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试举例说明如何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治疗休克?

    正确答案: ①扩血管药物的应用:扩血管药物主要有阿托品、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异丙肾上腺素和酚妥拉明等。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早期及低排高阻型感染性休克,由于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微血管痉挛,可应用扩血管药物以解除微血管痉挛,提高微循环血液灌流量;
    ②缩血管药物的应用:缩血管药物主要有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去氧肾上腺素等。对血管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高排低阻型感染性休克,可应用缩血管药。如休克合并有酸中毒,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合理应用缩血管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填空题
    治疗外科休克目前最常使用的血管活性药物为()。

    正确答案: 多巴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需用微量输液泵控制滴速。
    (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根据血压、心率等参数的变化,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滴速。
    (3)血管活性药物应尽量从中心静脉输入。
    (4)采用专用通路输入血管活性药物,不要与中心静脉压测量及其他静脉补液在同一条静脉管路。
    (5)缩血管药和扩血管药应在不同管路输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扩血管药物宜在()
    A

    冷休克时使用

    B

    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C

    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D

    暖休克时使用

    E

    DIC时使用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抗休克过程中使用的扩血管药物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必须在血容量补足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扩血管药物,使用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防止血压骤降。使用后观察病人的反应,出现脉压差增大,皮肤红润,四肢转暖,尿量增多,之后血压回升,表明微循环及组织灌流改善。

  • 第12题:

    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注意事项:①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调节滴速。②防止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③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及静脉穿刺部位,输液肢体适当制动。

  • 第13题:

    给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护理上有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应用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血压骤降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1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15~30分钟测1次,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
    严防药物外渗。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血压平稳后,经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 第14题: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扩血管药物宜在()

    • A、冷休克时使用
    • B、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 C、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 D、暖休克时使用
    • E、DIC时使用

    正确答案:A,B

  • 第15题:

    问答题
    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注意事项:①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调节滴速。②防止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③注意保护血管,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及静脉穿刺部位,输液肢体适当制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在休克治疗中,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目的是提高组织微循环的灌流量。
    (2)必须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
    (3)对低排高阻型休克或应用缩血管药物后血管高度痉挛的患者,可选用血管扩张剂,但一定要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使用。
    (4)对过敏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或高动力型休克的病人可选用缩血管药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多选题
    血管活性药物中的缩血管药物宜在()
    A

    冷休克伴心力衰竭时使用

    B

    休克任何时期使用

    C

    应用扩血管药物病情未见好转时使用

    D

    充分扩容基础上使用

    E

    暖休克时使用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休克病人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给休克患者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护理上有何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应用过程中,监测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输液速度,预防血压骤降引起不良后果。使用时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10分钟测1次血压。血压稳定后每15~30分钟测1次,并按药物浓度严格控制滴速。
    严防药物外渗。若注射部位出现红肿、疼痛,应立即更换滴注部位,患处用0.25%普鲁卡因封闭,以免发生皮下组织坏死。血压平稳后,经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减慢速度后撤除,以防突然停药引起不良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