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A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B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C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D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题目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A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B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C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D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相似考题
更多“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相关问题
  • 第1题:

    解释发射光谱中元素的最后线、共振线及分析线与它们彼此间的关系。


    正确答案: 最后线:元素含量减少而最后消失的谱线。
    共振线:是基态原子与最低激发态(共振态)原子间跃迁产生的谱线,谱线强度大,常用作分析线。
    分析线:用于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谱线。

  • 第2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

    • A、减小基体效应
    • B、提高激发几率
    • C、消除弧温的影响

    正确答案:C

  • 第3题:

    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
    • B、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 C、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 D、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

    正确答案:C

  • 第4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法分析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

    • A、减少基体效应
    • B、提高激发几率
    • C、消除弧温的影响
    • D、降低光谱背景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产生较大背景而又未扣除分析线上的背景,会使工作曲线的下部()。

    • A、向上弯曲
    • B、向下弯曲
    • C、变成折线
    • D、变成波浪线

    正确答案:A

  • 第6题:

    摄谱法原子光谱定量分析是根据下列哪种关系建立的(I——光强, N——基态原子数, S——分析线对黑度差, c——浓度, I——分析线强度, S——黑度)?()

    • A、I-N
    • B、ΔS-lgc
    • C、I-lgc
    • D、S-lgN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请解释发射光谱分析中的原子线、离子线;定性分析中的灵敏线、分析线;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对。


    正确答案: 原子线:原子被激发所发射的谱线;离子线:离子被激发所发射的谱线;
    灵敏线:一些激发电位低的谱线,它的发光强度大;分析线:分析过程中所使用的谱线,也即确定某一元
    素是否存在的谱线。
    分析线对:定量分析中的分析线对由分析线与内标线组成。从被测元素中选一根谱线作为分析线,从内标
    元素中选一条谱线作为内标线,以它们的相对强度比lgR作工作曲线,使光源强度对谱线强度影响得到补
    偿。

  • 第8题:

    试说明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及应用条件。


    正确答案: 原子发射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关系式:
    I=aCb式中a为与测定条件有关的系数,b为自吸系数;
    应用条件:测量中必须保证a稳定,即试样蒸发过程基本一致,所以试样形态、试样组成等要基本一致;为了保证b=1,则试样浓度不能太大。

  • 第9题:

    下面关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 A、原子发射光谱是分子中电子振动能级的跃迁而产生的
    • B、原子发射光谱是带状光谱
    • C、原子发射光谱法适合做定量分析,不适合做定性分析
    • D、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仪器主要由光源和光谱仪组成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及方法。

    正确答案: 定性分析依据:特征谱线的波长;
    定性分析方法: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元素光谱图比较法。
    定量分析依据:特征谱线的强度(黑度)。
    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选用的吸收分析线一定是最强的共振吸收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要判断某元素是否存在,至少应有2-3条灵敏线出现

    B

    光谱线的自吸现象对发射光谱定量分析影响很大

    C

    分析线中必须包含着最后线

    D

    谱线的灵敏度标记数字越大,说明谱线越灵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发射光谱定量分析中,下列选用的“分析线对”正确的是()。

    • A、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 B、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 C、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 D、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发射光谱半定量分析有哪些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 通常有四种方法:(1)显现法(2)比较光谱线法(3)均称线对法(4)阶数法

  • 第15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消除发射光谱干扰的方法可采用()。(1)用次灵敏线作为分析线(2)氘灯校正(3)自吸收校正(4)选用窄的光谱通带

    • A、1、3
    • B、2、4
    • C、3、4
    • D、1、4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在光谱定量分析中推算某一元素在试样中的含量靠()。

    • A、测出分析线对的强度
    • B、找出被测元素的最后线
    • C、选定分析线对
    • D、谱线的高度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发射光谱定量分析选用的“分析线对”应是这样的一对线()。

    • A、波长不一定接近,但激发电位要相近
    • B、波长要接近,激发电位可以不接近
    • C、波长和激发电位都应接近
    • D、波长和激发电位都不一定接近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电离度增大会产生()减弱,()增强。

    • A、原子线;离子线
    • B、离子线;共振线
    • C、共振线;分析线
    • D、分析线;原子荧光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通常选择每种元素的共振线作为(),可保证检测具有高灵敏度。

    • A、比对线
    • B、分析线
    • C、放大器
    • D、检测线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简述原子发射光谱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及方法。


    正确答案:定性分析依据:特征谱线的波长;
    定性分析方法: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元素光谱图比较法。
    定量分析依据:特征谱线的强度(黑度)。
    定量分析方法:内标法。

  • 第21题:

    用摄谱法进行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时,应选用的狭缝宽度为()

    • A、0.1mm
    • B、0.05mm
    • C、15~20μm
    • D、5~7μm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判断题
    原子吸收光谱法选用的吸收分析线不一定是最强的共振吸收线,当有干扰时,可用次分析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用摄谱法进行发射光谱定量分析时,应选用的狭缝宽度为()
    A

    0.1mm

    B

    0.05mm

    C

    15~20μm

    D

    5~7μm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在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选择激发电位相近的分析线对是为了()
    A

    减少基体效应

    B

    提高激发几率

    C

    消除弧温的影响

    D

    降低光谱背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