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快速循环发作特指()

    • A、目前为抑郁发作,且过去的确没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但具备某些特征的抑郁障碍,这些特征可以预测今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B、发作时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持续2周以上,躁狂和抑郁症状均很突出
    • C、在2年中有多次不符合躁狂或抑郁诊断标准的轻躁狂或抑郁症状的时期,交替出现,在两组症状周期间可有不超过2个月的正常间歇期
    • D、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每次发作形式不定,但符合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标准
    • E、轻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交替出现,但均未达到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程度

    正确答案:D

  • 第2题:

    ICD-10中,对于没有明显抑郁发作的躁狂患者,若2次或以上发作,则诊断为()。

    • A、“双相I型障碍”
    • B、“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
    • C、“躁狂发作”
    • D、“心境障碍”

    正确答案:B

  • 第3题:

    双相Ⅱ型障碍是指()

    • A、反复的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
    • B、反复的抑郁发作或混合发作
    • C、反复的轻躁狂发作,从无抑郁发作
    • D、反复的躁狂发作,从无抑郁发作
    • E、反复的抑郁发作及轻躁狂发作,从无躁狂发作

    正确答案:E

  • 第4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治疗。


    正确答案: 躁狂发作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1)药物治疗:①锂盐:常用碳酸锂,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对躁狂的复发也有预防作用。急性躁狂发作时碳酸锂的剂量为600mg~2000mg/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5天内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分2~3次服用,一般在1周后见效。;维持治疗剂量为500mg~1500mg/日。老年及体弱者、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适当减少。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维持治疗时为0.4~0.8mmol/L,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盐中毒。②抗癫痫药:主要有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广泛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及用锂盐治疗无效的快速循环型及混合性发作。两者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卡马西平治疗剂量为600~1200mg/日,丙戊酸盐治疗剂量为800~1200mg/日。③其他:在常规心境稳定剂疗效不好时,可考虑换用或加用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等。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和碳酸锂合并可治疗躁狂发作,而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能治疗难治性躁狂症。
    (2)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极度兴奋躁动、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一次,4~10次为一疗程。

  • 第5题:

    简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中老年人。
    (2)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①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多见,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语。可出现面部,单上、下肢或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一过性失明,同向偏盲等。②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的症状为阵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瘫痪等。
    (3)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次发作持续数秒至24小时。
    (4)症状完全恢复,不留神经缺损。
    (5)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血管供区的脑功能障碍。

  • 第6题:

    关于双相障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包括轻躁狂发作
    • B、既有抑郁发作又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C、无抑郁和躁狂同时存在的混合发作形式
    • D、抑郁和躁狂发作可反复循环
    • E、抑郁和躁狂发作可交替出现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双相Ⅰ型障碍是指()

    • A、既有躁狂发作又有重型抑郁发作
    • B、有轻躁狂发作,无躁狂发作
    • C、只有重型抑郁发作
    • D、诊断较为困难
    • E、急性期可单用抗抑郁药物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单选题
    双相障碍Ⅰ和双相障碍Ⅱ的特征分别为()。
    A

    完全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

    B

    轻躁狂发作;完全躁狂发作

    C

    躁狂和抑郁发作;完全躁狂发作

    D

    完全躁狂发作;抑郁和躁狂发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病程和预后。

    正确答案: 自然病程一般持续数周到6个月,平均为3个月左右,有的只持续数天,个别可达10年以上。多次发作后可成慢性,少数患者残留轻度情感症状,社会功能也未完全恢复至病前水平。现代治疗最终能使50%的患者完全恢复。对每次发作而言,显著和完全缓解率为70%~8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中老年人。
    (2)表现为颈内动脉系统或椎.基动脉系统的症状和体征。①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性偏瘫或单肢轻瘫最多见,主侧半球病变可出现失语。可出现面部,单上、下肢或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一过性失明,同向偏盲等。②椎-基底动脉系统TIA:常见的症状为阵发性眩晕伴恶心、呕吐。也可出现一侧或两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复视、眼震、共济失调、平衡障碍、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及交叉瘫痪等。
    (3)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次发作持续数秒至24小时。
    (4)症状完全恢复,不留神经缺损。
    (5)常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出现的局灶症状符合一定血管供区的脑功能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躁狂发作时,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的增多。大多数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异常与高涨的心境相协调。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如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既往有类似的发作。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DSM-5中,对于没有明显抑郁发作的躁狂患者,诊断为()。

    • A、“双相I型障碍”
    • B、“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
    • C、“躁狂发作”
    • D、“心境障碍”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ICD-10中,对于没有明显抑郁发作的躁狂患者,若仅1次发作,诊断()

    • A、“双相I型障碍”
    • B、“双相情感障碍,目前为躁狂发作”
    • C、“躁狂发作”
    • D、“心境障碍”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试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躁狂发作时,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的增多。大多数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异常与高涨的心境相协调。可伴有躯体不适症状如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大多都具有发作性病程,而在发作间歇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既往有类似的发作。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 第15题:

    在精神科临床诊断中,躁狂发作包括()。

    • A、轻躁狂
    • B、神经症性症状躁狂
    • C、无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 D、有精神病性症状躁狂

    正确答案:A,C,D

  • 第16题:

    双相障碍快速循环发作的定义是()

    • A、目前为抑郁发作,且过去的确没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但具备某些特征的抑郁障碍,这些特征可以预测今后躁狂或轻躁狂发作
    • B、发作时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持续2周以上,躁狂和抑郁症状均很突出
    • C、在2年中有多次不符合躁狂或抑郁诊断标准的轻躁狂或抑郁症状的时期,交替出现,在两组症状周期间可有不超过2个月的正常间歇期
    • D、过去12个月中,至少有4次情感障碍发作,每次发作形式不定,但符合轻躁狂或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标准
    • E、轻躁狂症状和抑郁症状交替出现,但均未达到躁狂发作或抑郁发作的程度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双相障碍Ⅰ和双相障碍Ⅱ的特征分别为()。

    • A、完全躁狂发作;轻躁狂发作
    • B、轻躁狂发作;完全躁狂发作
    • C、躁狂和抑郁发作;完全躁狂发作
    • D、完全躁狂发作;抑郁和躁狂发作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躁狂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心境高扬、兴高采烈、易激惹、激越,重症者可发生意识障碍,严重者也可出现与心境协调或不协调的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即以情感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精神运动性兴奋等症状。具体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语量明显增多。
    (2)联想加快,意念飘忽,自称言语跟不上思维活动的速度,常可出现音联、意联等症状。
    (3)自我评价过高,常夸耀有巨大的财富、权力及声望等,可达妄想程度。
    (4)自我感觉良好,常称头脑特别灵活,身体特别健康,精力特别充沛。
    (5)注意力不能集中,或随境转移,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终日百忙不定。
    (6)睡眠需要减少,且不感疲乏。
    (7)活动增多,好管闲事,热心助人,精神运动性兴奋。
    (8)行为轻率,追求享乐,狂购乱买,随意挥霍,不顾后果。
    (9)性欲明显亢进,体重下降,舌干唇燥,以及有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瞳孔扩大、便秘等交感神经活动亢进的症状。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主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1)情感高涨:患者主观体验特别愉快,自我感觉良好,兴高采烈,得意洋洋等。患者这种高涨的心境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常博得周围人的共鸣。有的患者情绪不稳,易激惹,甚至可出现破坏及攻击行为。自我评价过高,可出现夸大或富贵妄想,但内容并不荒谬,有时也可出现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等,但一般持续时间不长。
    (2)思维奔逸:联想过程明显加快,自觉思维非常敏捷,思维内容丰富多变,有时感到舌头与思维赛跑,言语跟不上思维的速度,表现为言语增多,滔滔不绝。注意力随境转移,意念飘忽,有的患者可出现音联意联。
    (3)活动增多:精力旺盛,兴趣范围广,动作快速敏捷,活动明显增多,整日忙碌,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爱管闲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任意挥霍钱财、十分慷慨,招引周围人的注意,甚至当众表演,乱开玩笑,狂妄自大,社交活动多,行为轻浮,好接近异性,睡眠减少,自我控制力下降,可有冲动毁物行为。
    (4)躯体症状:少有躯体不适主诉,常表现为面色红润,两眼有神,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且有交感神经亢进的症状如便秘,易引起失水,体重减轻。患者食欲增加,性欲亢进,睡眠需要减少。
    (5)其他症状:患者的主动和被动注意力均增强,但不能持久,部分患者有记忆力的增强,常充满许多细节琐事,可有短暂、片段的幻听,行为紊乱而毫无目的指向,伴有冲动行为,也可出现意识障碍,有错觉、幻觉、思维不连贯等(谵妄性躁狂)。多数患者在病病的早期即丧失自知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躁狂发作时,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意志活动增多。大多数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异常与高涨的心境相协调。
    (2)可伴有躯体症状。躁狂时躯体不适少,常伴有食欲亢进,性欲亢进,睡眠减少。
    (3)病程特点:大多具有发作性病程,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可恢复病前水平。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或病程中出现躁狂和抑郁的交替发作对诊断有帮助。
    (4)家族中特别是一级亲属有较高的同类疾病的阳性家族史。
    (5)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发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躁狂发作的治疗。

    正确答案: 躁狂发作的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电抽搐治疗。
    (1)药物治疗:①锂盐:常用碳酸锂,既可用于躁狂的急性发作,也可用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对躁狂的复发也有预防作用。急性躁狂发作时碳酸锂的剂量为600mg~2000mg/日,一般从小剂量开始,3~5天内逐渐增加到治疗剂量,分2~3次服用,一般在1周后见效。;维持治疗剂量为500mg~1500mg/日。老年及体弱者、与抗抑郁药或抗精神病药合用时,剂量适当减少。急性期治疗血锂浓度应维持在0.8~1.2mmol/L,维持治疗时为0.4~0.8mmol/L,血锂浓度的上限不宜超过1.4mmol/L,以防锂盐中毒。②抗癫痫药:主要有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盐,广泛用于治疗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维持治疗及用锂盐治疗无效的快速循环型及混合性发作。两者均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卡马西平治疗剂量为600~1200mg/日,丙戊酸盐治疗剂量为800~1200mg/日。③其他:在常规心境稳定剂疗效不好时,可考虑换用或加用拉莫三嗪、托吡酯、加巴喷丁或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等。奥氮平、利培酮与喹硫平和碳酸锂合并可治疗躁狂发作,而氯氮平和碳酸锂合并能治疗难治性躁狂症。
    (2)电抽搐治疗:对急性重症躁狂发作极度兴奋躁动、对锂盐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有一定治疗效果。可单独应用或合并药物治疗,一般隔日一次,4~10次为一疗程。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