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同时设置的宣告文种有()”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同时设置的宣告文种有()。

    • A、报告
    • B、通告
    • C、通报
    • D、布告
    • E、公告

    正确答案:B,D,E

  • 第2题:

    (),是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的,由政府负责人直接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


    正确答案:签报

  • 第3题:

    没有()一项,是用宣告文种撰写的公文之共同规律。


    正确答案:收文者

  • 第4题:

    试阐述建国初报告文种涵盖两类用途所带来的缺陷,以及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


    正确答案: 建国之初设置的报告文种实质是把历史上由解放区设置的“报告”、“请示”两种文种作为其两项用途。
    所带来的缺陷是实际政务活动中可能产生两种偏误:一是下级仅汇报工作情况,但上级误解为请示而给予答复,导致因已经完成的活动与复文精神不完全吻合而返工;二是下级请求批复,但因上级误解为只报告情况,所以迟迟没有做出答复,贻误工作。
    为求得上下级之间对同一篇报告公文的目的明确认同,在写作实践中就流行了“请示报告”形式,作为约定俗成的弥补措施。以此来和不要求批复的报告相区分。
    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是在吸取解放区文种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分离出建国初报告文种的部分用途(“请示报告”),取代签报要求答复的功用而设置,作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种。

  • 第5题:

    公文的标题在实际运用中可以有()形式。

    • A、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 B、发文机关+文种
    • C、事由+文种
    • D、文种

    正确答案:A,B,C,D

  • 第6题:

    交片是民国初所设置的在中央政府内部使用的特殊()文种。


    正确答案:下行

  • 第7题:

    填空题
    (),是建国初作为报告的分支文种而设置的,由政府负责人直接送政府首长批返的上行公文。

    正确答案: 签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多选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同时设置的宣告文种有()
    A

    报告

    B

    通告

    C

    通报

    D

    布告

    E

    公告


    正确答案: B,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示?简述示的文种渊源及正式设置。

    正确答案: 示是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
    从文种源流考察,示派生于榜。宋以前一般官署行移公文的程式用语,尚不如后世严密,榜文很多不写标题。榜文末多有“告尔”、“谕众”字样。其演变的大体阶段是:
    (l)起先将榜文的使用特色称为告示;
    (2)以后逐渐将榜别称为告示,实际使用中有时称榜,有时称告示;
    (3)后来成为可互换使用的两种公文名称,随着频繁使用中的用途分工,逐渐成为两种公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的继承和发展。

    正确答案: 批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识记布告、通告、公告文种的同时设置。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政务院1951年《办法》同时设置布告、通告、公告三个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阐述建国初报告文种涵盖两类用途所带来的缺陷,以及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

    正确答案: 建国之初设置的报告文种实质是把历史上由解放区设置的“报告”、“请示”两种文种作为其两项用途。
    所带来的缺陷是实际政务活动中可能产生两种偏误:一是下级仅汇报工作情况,但上级误解为请示而给予答复,导致因已经完成的活动与复文精神不完全吻合而返工;二是下级请求批复,但因上级误解为只报告情况,所以迟迟没有做出答复,贻误工作。
    为求得上下级之间对同一篇报告公文的目的明确认同,在写作实践中就流行了“请示报告”形式,作为约定俗成的弥补措施。以此来和不要求批复的报告相区分。
    1957年确立请示文种的实质是在吸取解放区文种设置经验的基础上,分离出建国初报告文种的部分用途(“请示报告”),取代签报要求答复的功用而设置,作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的上行文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阐述批复文种对应性演变和设置批示文种的意义。


    正确答案: 批复文种对应性演变:
    (1)建国初批复对应于报告;
    (2)现行工作中批复对应请示。
    1957年设置批示文种的意义:
    (1)适应了由“批复批报告”到“批复批请示”的变化,作为报告的对应文种,批示填补了批复移位后遗留的空间,从而巩固了报告与请示的区分。
    (2)将转发、批转第一次正式列入设置文种时应考虑的重要用途。
    (3)拓宽了“还可以主送其他应该遵照办理的有关机关”这一行文关系。

  • 第14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批复”文种是对建国前“()”的继承和发展。


    正确答案:批答

  • 第15题:

    “奏”这一古代公文文种,其设置是在()时期。


    正确答案:秦始皇

  • 第16题:

    什么是示?简述示的文种渊源及正式设置。


    正确答案: 示是古代官府对属吏、民众有所告诫、劝谕、禁约时明白昭示的下行文种。
    从文种源流考察,示派生于榜。宋以前一般官署行移公文的程式用语,尚不如后世严密,榜文很多不写标题。榜文末多有“告尔”、“谕众”字样。
    其演变的大体阶段是:
    L.起先将榜文的使用特色称为告示;
    (2)以后逐渐将榜别称为告示,实际使用中有时称榜,有时称告示;
    (3)后来成为可互换使用的两种公文名称,随着频繁使用中的用途分工,逐渐成为两种公文。

  • 第17题:

    设置初制动风缸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设置初制动风缸的目的是实施初制动时,尤其是小减压量起到剧减作用,提高制动波速,使后部车辆制动机也能出闸,缓和压力回升现象,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最小减压量得到控制。

  • 第18题:

    多选题
    我国公文文种演化发展的阶段有()。
    A

    规范文种时期

    B

    前文种时期

    C

    准文种时期

    D

    变易文种时期

    E

    文种孑遗时期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设置初制动风缸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设置初制动风缸的目的是实施初制动时,尤其是小减压量起到剧减作用,提高制动波速,使后部车辆制动机也能出闸,缓和压力回升现象,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最小减压量得到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阐述批复文种对应性演变和设置批示文种的意义。

    正确答案: 批复文种对应性演变:
    (1)建国初批复对应于报告;
    (2)现行工作中批复对应请示。
    1957年设置批示文种的意义:
    (1)适应了由“批复批报告”到“批复批请示”的变化,作为报告的对应文种,批示填补了批复移位后遗留的空间,从而巩固了报告与请示的区分。
    (2)将转发、批转第一次正式列入设置文种时应考虑的重要用途。
    (3)拓宽了“还可以主送其他应该遵照办理的有关机关”这一行文关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清代设置的平行文种有()。
    A

    B

    C

    D

    E


    正确答案: E,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交片是民国初所设置的在中央政府内部使用的特殊()文种。

    正确答案: 下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没有()一项,是用宣告文种撰写的公文之共同规律。

    正确答案: 收文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务院于1951年9月颁布《公文处理暂行办法》设置“报告”文种,并发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报告制度。

    正确答案: 《关于工作报告制度的暂行规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