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usouti.com
更多“简述历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相关问题
  • 第1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上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阶段:从上古到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仅粗具规模,尚未成熟,但其内容和形式对后代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中,小说由口头传说到局面记载,由分散混同在子书氏逸史之中,到专书记录故事人物。初步形成了小说特有的文体特征,为下一阶段的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五代阶段:在唐、五代约三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小说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传奇小说的兴起和繁荣,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唐小说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成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
    宋辽金元阶段: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话本就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说话”是宋代民间娱乐场所中的一种伎艺,有着广大的听众群。“说话”的脚本和记录稿,成为最早的“话本”。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以当时口头语言——白话为表述语言的小说体裁的形成。
    明清阶段:明代与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繁荣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宏大的场面和细致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巨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短篇话本、拟话本小说大量刊行,“三言”“二拍”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把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 第2题:

    简述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脉络。


    正确答案: ①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保持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
    ②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③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在这整个期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④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一个健康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 第3题:

    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


    正确答案: 周朝“天府”,汉朝东观、兰台,唐朝“史馆”,宋元“架阁库”,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内阁大库。

  • 第4题:

    简述汉代辞赋发展的脉络线索。


    正确答案: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其实,《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辞赋的源泉,尤其是楚辞和纵横家的散文,在体式和表现特色方面都直接影响到汉代辞赋,其渊源及传承关系十分清楚。汉代辞赋,依其内容及表现形式,大体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同于先秦时期的楚辞,这类作品一般称为‚辞‛或‚骚‛,即骚体赋。这种抒情述志、情感浓郁的骚体赋从西汉初年的贾谊开始,其《吊屈原赋》、《鸟赋》均为代表作,与此同时的严忌,稍后的淮南小山、东方朔,西汉后期的刘向、王褒,东汉的班固、王逸、蔡扈等均有所作,可以说是延续了整个两汉时期。
    另一种是以状物为主的作品,铺排摹绘,夸饰文采。这类作品一般称为‚大赋‛或汉赋。西汉前期枚乘的《七发》开创汉大赋的体制,而司马相如则以其《子虚赋》、《上林赋》等把大赋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至扬雄,又以其《蜀都赋》、《长杨赋》等五篇代表作,在题材及写法上均有新的拓展,使大赋的创作又达到一个高峰;东汉时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为汉大赋的代表作,而以《二京赋》为汉大赋的极致和绝响。东汉后期,汉赋中又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幅度较小,铺叙摹绘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增大的赋作,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抒怀言志,绝无夸饰堆砌,语言清丽流畅,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张衡之后,重要的抒情小赋作家有赵壹、祢衡等。
    整个汉代辞赋,就是沿着骚体赋和汉发赋这两条线索发展:骚体赋从次喊初至东汉末时时出现,延续不绝;汉大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

  • 第5题:

    简述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区分全宗。
    2.分类。
    3.组卷。
    4.卷内文件整理。
    5.装订(或盒装)。
    6.排列案卷的目录和编制。
    7.编目。

  • 第6题:

    问答题
    简述闽学在历代的发展状况?

    正确答案: 北宋仁宗时期是闽学的萌芽阶段,北宋末和南宋初是闽学的创始阶段,南宋绍兴至淳熙年间是朱熹思想形成的时期,也是闽学成熟发展阶段。元代靠天时地利,闽学进一步发展;明代由于统治者提倡和推崇,朱熹学说在全国曾极为盛行,嘉靖初年出现王阳明学说后,朱熹学说开始由盛转衰;清代福建理学更为盛行,乾隆皇帝曾说福建为理学之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新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发展阶段(1898~1919年),学堂乐歌的普及为新音乐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从事现代古风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
    2.以专业音乐教育的确立为中心的初步发展阶段(1919~20年代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新音乐的发展日益加速,特别是新型音乐机构的纷纷建立,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出现了第一批专业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等,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直接影响后代的音乐家。
    3.以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30年代),国立音专的繁荣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歌咏运动贯穿。此时的音乐创作大多集中在声乐领域,器乐创作较少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黄自聂耳冼星海等。并出现了像《黄河大合唱》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是新音乐十年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4.以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为中心的不同政权区域并存的局面,决定了音乐生活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三种不同政权统治并存的局面{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三个地区音乐生活的、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现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仍以声乐作品为主,但器乐创作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作品的艺术水平上都比30年代有明显的提高,另外,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别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稽核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

    正确答案: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规定及保密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监督执行。
    3、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和所接受的撤销单位的各种门类的载体的档案及有关资料。
    4、负责提供档案利用工作,编制检索工具,编辑档案参考资料,总结利用经验,提高利用水平,为工作服务。
    5、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期限划分和及时归档。
    6、组织安排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7、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移交有关档案。
    8、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汉代辞赋发展的脉络线索。

    正确答案: 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荀子的《赋篇》。其实,《诗经》、楚辞以及先秦散文都是孕育辞赋的源泉,尤其是楚辞和纵横家的散文,在体式和表现特色方面都直接影响到汉代辞赋,其渊源及传承关系十分清楚。汉代辞赋,依其内容及表现形式,大体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以抒情为主,体制基本同于先秦时期的楚辞,这类作品一般称为‚辞‛或‚骚‛,即骚体赋。这种抒情述志、情感浓郁的骚体赋从西汉初年的贾谊开始,其《吊屈原赋》、《鸟赋》均为代表作,与此同时的严忌,稍后的淮南小山、东方朔,西汉后期的刘向、王褒,东汉的班固、王逸、蔡扈等均有所作,可以说是延续了整个两汉时期。
    另一种是以状物为主的作品,铺排摹绘,夸饰文采。这类作品一般称为‚大赋‛或汉赋。西汉前期枚乘的《七发》开创汉大赋的体制,而司马相如则以其《子虚赋》、《上林赋》等把大赋的创作推向了高峰,至扬雄,又以其《蜀都赋》、《长杨赋》等五篇代表作,在题材及写法上均有新的拓展,使大赋的创作又达到一个高峰;东汉时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为汉大赋的代表作,而以《二京赋》为汉大赋的极致和绝响。东汉后期,汉赋中又出现了一种句法类于大赋,但幅度较小,铺叙摹绘成分减少而抒情成分增大的赋作,这类作品一般称为抒情小赋张衡的《归田赋》抒怀言志,绝无夸饰堆砌,语言清丽流畅,标志着汉赋创作倾向的重大转变。张衡之后,重要的抒情小赋作家有赵壹、祢衡等。
    整个汉代辞赋,就是沿着骚体赋和汉发赋这两条线索发展:骚体赋从次喊初至东汉末时时出现,延续不绝;汉大赋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演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历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夏朝,设有保管档案的官职“太史令”;
    商朝,按照一定的规则收藏,保管甲骨档案;
    周朝,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保存档案的机构“天府”,并首创“金藤之匮”制度;
    秦朝,建立“藏府”书府“等档案库,并建立了防火,防盗和定期检查等保管制度;
    汉代,建造了石渠阁,兰台,东观等颇具规模档案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都有档案库,另外此时期盛行谱牒档案;
    唐朝,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开始分离,建立了归档,鉴定,一案一卷,检查修缮,查阅等制度;
    宋代,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全面分离,各级官衙普遍设立档案库,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查阅,保密等制度发展完备;
    明代,修建了”皇史窚“后湖黄册库’等规模巨大,具有很高建筑水平的档案库,其保卫,保密制度十分严格,档案的分类,装订,保管,查阅等制度进一步发展;
    清代,产生了档案上缴,分类存放,定期修缮等制度。在历史档案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利用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1.将档案作为施政的工具2.利用档案修史和汇编典籍3.将档案作为教育官民的教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历代农民起义口号的发展。

    正确答案: (1)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
    (2)东汉末张角黄巾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唐末黄巢起义表现出了“平均”的思想和要求;
    (4)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
    (5)南宋钟相、杨么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
    (6)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从农民起义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农民起义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农民阶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政治发展到经济,然后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影响了后代的农民起义,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正确答案: 1.区分全宗。
    2.分类。
    3.组卷。
    4.卷内文件整理。
    5.装订(或盒装)。
    6.排列案卷的目录和编制。
    7.编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稽核档案管理工作的任务?


    正确答案: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档案工作的法令、政策、规定及保密制度,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2、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档案工作实施细则,并负责监督执行。
    3、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和所接受的撤销单位的各种门类的载体的档案及有关资料。
    4、负责提供档案利用工作,编制检索工具,编辑档案参考资料,总结利用经验,提高利用水平,为工作服务。
    5、做好各类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立卷、保管期限划分和及时归档。
    6、组织安排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对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销毁。
    7、按规定向有关部门移交有关档案。
    8、办理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 第14题:

    简述我国历代农民起义口号的发展。


    正确答案: (1)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提出了“伐无道,诛暴秦”;
    (2)东汉末张角黄巾起义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3)唐末黄巢起义表现出了“平均”的思想和要求;
    (4)北宋王小波、李顺起义提出了“均贫富”;
    (5)南宋钟相、杨么起义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
    (6)明末李自成起义提出了“均田”、“免粮”。从农民起义口号的提出,可以看出农民起义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农民阶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从政治发展到经济,然后深刻触及到封建社会的土地问题。它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影响了后代的农民起义,也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第15题:

    简述新音乐的发展脉络及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以学堂乐歌为中心的启蒙发展阶段(1898~1919年),学堂乐歌的普及为新音乐的发展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也出现了我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从事现代古风音乐教育的音乐家,如沈心工、李叔同等。
    2.以专业音乐教育的确立为中心的初步发展阶段(1919~20年代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新音乐的发展日益加速,特别是新型音乐机构的纷纷建立,为中国现代专业音乐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出现了第一批专业音乐家:萧友梅、刘天华等,他们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直接影响后代的音乐家。
    3.以国立音专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为中心的全面提高阶段(30年代),国立音专的繁荣的专业音乐创作演出和蓬勃的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歌咏运动贯穿。此时的音乐创作大多集中在声乐领域,器乐创作较少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音乐家如黄自聂耳冼星海等。并出现了像《黄河大合唱》这样具有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是新音乐十年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4.以民族民主解放斗争为中心的不同政权区域并存的局面,决定了音乐生活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三种不同政权统治并存的局面{沦陷区、国统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因此也就决定了三个地区音乐生活的、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色彩现象,由于客观条件所限,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仍以声乐作品为主,但器乐创作在形式的多样化和作品的艺术水平上都比30年代有明显的提高,另外,歌剧《白毛女》的创作,特别是中国歌剧创作中第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

  • 第16题:

    档案管理工作包括()。

    • A、档案行政管理工作
    • B、档案馆工作
    • C、档案室工作
    • D、档案宣传工作

    正确答案:B,C

  • 第17题:

    问答题
    请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上古秦汉魏晋南北朝阶段:从上古到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国的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仅粗具规模,尚未成熟,但其内容和形式对后代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中,小说由口头传说到局面记载,由分散混同在子书氏逸史之中,到专书记录故事人物。初步形成了小说特有的文体特征,为下一阶段的小说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五代阶段:在唐、五代约三个半世纪的时间内,小说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传奇小说的兴起和繁荣,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唐小说与唐诗并称一代之奇,成为中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阶段。
    宋辽金元阶段: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话本就是“说话艺人”的底本。“说话”是宋代民间娱乐场所中的一种伎艺,有着广大的听众群。“说话”的脚本和记录稿,成为最早的“话本”。话本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以当时口头语言——白话为表述语言的小说体裁的形成。
    明清阶段:明代与清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繁荣昌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以宏大的场面和细致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等长篇巨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短篇话本、拟话本小说大量刊行,“三言”“二拍”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把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顶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历代福建道教发展概况?

    正确答案: 道教形成于东汉,福建道教在唐五代有很大发展,宋代达到鼎盛。元明时期,由于统治者对全真正一两派亦予以支持,明代统治者对道教采取推重与利用控制相结合的办法,使福建道教久盛不衰,清代福建道教开始衰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西文社会保障理论的流派及其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1、民主社会主义学派。
    2、自由主义学派。
    3、中间道路学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现代城市化发展的脉络。

    正确答案: ①城市建设健康发展时期(1949~1957),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和城市化水平保持协调发展的较好时期;
    ②城市发展波折时期(1958~1965),这一时期,城市发展出现大起大落;
    ③城市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在这整个期间,城市建设和发展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④城市发展恢复正常、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1978年以后),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逐渐转入城市,我国城市发展步入一个健康的、快速发展的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历代福建造船业的发展。

    正确答案: 古闽越族以“习于水斗,便用于舟”著称。早在石器时代,他们就发明了独林舟。三国时期,孙吴把福建当作造船的基地。南朝时期,福建已能制造远洋木船。唐代,福州和泉州成为造船的中心。宋代福建造船业达到新的高峰。元代福建造船业随着海外贸易的频繁而更加兴旺。明代福建是全国造船中心之一,福建造船工业在全国继续居邻先地位。清初厦门成为福建造船中心,造船工人数以万计建造成了数以千计的横洋船等在型船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历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脉络。

    正确答案: 夏朝,设有保管档案的官职“太史令”;
    商朝,按照一定的规则收藏,保管甲骨档案;
    周朝,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保存档案的机构“天府”,并首创“金藤之匮”制度;
    秦朝,建立“藏府”书府“等档案库,并建立了防火,防盗和定期检查等保管制度;
    汉代,建造了石渠阁,兰台,东观等颇具规模档案库;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都有档案库,另外此时期盛行谱牒档案;
    唐朝,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开始分离,建立了归档,鉴定,一案一卷,检查修缮,查阅等制度;
    宋代,档案工作与文书工作全面分离,各级官衙普遍设立档案库,档案的集中,整理,保管,鉴定,销毁,查阅,保密等制度发展完备;
    明代,修建了”皇史窚“后湖黄册库’等规模巨大,具有很高建筑水平的档案库,其保卫,保密制度十分严格,档案的分类,装订,保管,查阅等制度进一步发展;
    清代,产生了档案上缴,分类存放,定期修缮等制度。在历史档案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档案的利用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将档案作为施政的工具、利用档案修史和汇编典籍、将档案作为教育官民的教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列举历代管理档案的机构(4个)。

    正确答案: 周朝“天府”,汉朝东观、兰台,唐朝“史馆”,宋元“架阁库”,明朝有“皇史宬”,清朝内阁大库。
    解析: 暂无解析